噶米精编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
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D.创设了科举制度
2.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
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3.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
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4. “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
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
指的是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6. 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8.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
举措的是
①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9.下列科技成就中,哪一项是隋朝时期出现的
A. 设计建造赵州桥
B. 发明活字印刷术
C. 发明地动仪
D.《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
史的基本特征的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1. 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2. 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13. 辽军大举攻宋时,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大臣是
A.岳飞
B.赵构
C.寇准
D.文天祥
1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B.北宋的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C.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
D.南宋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一二百家
15. 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的发展
16.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印刷术、火药 B. 造纸术、印刷术
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7. 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18. 《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19. 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
20.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①广州;②泉州;③苏州;④杭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 元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设立三司
C.科举制度
D.文字狱
22.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B.与建文帝时的都城相对应
C.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D.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3. 王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他想了解唐朝和五代的有关史实。
你认为他可查阅的史书是
A.《史记》B.《梦溪笔谈》C.《论衡》D.《资治通鉴》
24.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匈奴贵族
25.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册封五世班禅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26.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书法家是
A.苏轼
B.黄庭坚
C.欧阳修
D.董其昌
27. 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
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这里“贵国”指的是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28.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
古典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29. 假设某班正在开一讨论会,是关于“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
叛乱、“中央册封达赖、班禅”、等等内容,你认为主题应为
A.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清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强硬措施
C.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D.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30. “人与自然要相协调、相配合”的观点,出自于古代哪位科学家
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沈括
二、材料分析题(22分)
31.阅读材料:(10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
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在借题发挥……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2分)此制度诞生的标志是?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的什么措施?(2分)明成
祖时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督和侦察的机构是什么?(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有什么影响?(2分)
32.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
私仓禀俱丰实。
”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三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
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2分)唐朝农民制成什么耕地工具,使得国家出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景象?(2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这种现象是在哪个朝代最终完成的?
(2分)
(3)材料三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三、问答题(18分)
33.(8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
个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⑴唐朝时有两位公主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问是哪两位?(2分)
⑵唐朝时六诏是白族和哪个民族的祖先?(2分)
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元朝
是哪一民族建立的?(2分)
⑷为了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祖国东南海防,清政府建立了
什么机构?(2分)
34.(10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
蜿蜒的陆海丝绸之路,
成为中外交往的纽带;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留下了中外使者的足迹。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为世界和平友好做了榜样。
在交往中
也发生了一些我们无法避免的冲突。
⑴唐朝时有位僧人历经重重困难远渡重洋传播中国的文化。
请问这位僧人是谁(2分)
⑵元末明初由于倭寇入侵,明朝杰出将领谁最终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
寇?(2分)
⑶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
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分)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2分)
⑷清康熙时为了抵抗沙俄的入侵中国人民和沙俄进行了什么战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