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重头源头龙头”作用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重头源头龙头”作用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11年6月20日第 5999 期 F2版
●抓好“五个加快”,发挥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头”作用
●落实“五项措施”,发挥加强社会管理的“源头”作用
●探索“五个创新”,发挥创新社会管理的“龙头”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以聚人才、稳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2010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通过充分发挥“重头、源头、龙头”三个作用,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建功立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以聚人才、稳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2010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通过充分发挥“重头、源头、龙头”三个作用,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力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建功立业。

■抓好“五个加快”,发挥推进社会建设的“重头”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坚持不懈抓好“五个加快”:
一是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工作格局。

全市城乡从业人员增加到217.84万人,几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加快健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

全市城镇职工总参保 668.6 万人次,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三是加快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和教师“两相当”,逐步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四是加快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建设,在128家企业、227个村(社区)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24个镇区设立劳动仲裁办事处,评选“百佳雇主”、“百佳农民”等,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使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五是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认真实施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的意见》,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做好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管理。

全市共有9.79万高层次人才、51.37万专业技术人员、67.97万技工(其中高技能人才6.24万人),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落实“五项措施”,发挥加强社会管理的“源头”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全部工作围绕“人”来开展,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既是群众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从源头上减少、化解社会管理矛盾风险的最重要关口之一。

为切实保障群众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利益,我们积极落实“五项措施”:
一是解决民困。

在社区(村)设立大嫂工作坊、企业社区车间、农业工作坊、家政服务坊、残疾人工作坊等就业服务基地150 多个,帮扶2万多名农村困难人员、1300多户“零就业家庭”就近就地灵活就业。

二是提升民力。

大力开展城乡劳动者技能提升培训工程,设立 3 个省级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基地,认定市技师学院等40多个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一年来培训劳动者 6.56 万人次,2009、2010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考评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三是促进民和。

实行社保全覆盖,全市参加养老保险180.8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232.6万人,工伤保险133.1 万人,失业保险131.5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0.1万人。

今年6月1日起将非本市户籍职工及大中专学生、外来工纳入门诊统筹医保范围。

四是增加民用。

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适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及时出台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促进劳动者收入合理增长。

五是维护民权。

大力推进“两网”化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年来,共检查用人单位1万多家,办理劳动仲裁6000多宗,调解劳动纠纷1.2万宗,调解率达80%,基本实现劳资纠纷“调解不出村企、仲裁不出镇”。

■探索“五个创新”,发挥创新社会管理的“龙头”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迫切要求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及时回应并率先创新。

我们积极探索“五个创新”:
一是创新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满足群众自由流动择业要求。

全市设立25个人力资源市场、279个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形成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规范化、网络化、标准化、全覆盖,一站式的公共就业服务。

二是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满足人口老龄化发展要求。

2005 年率先建立起覆盖全市所有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全市农保参保75.62万人,参保率99%,近年来连续提高农保待遇。

在此基础上,试点实施扩大参保范围至城镇居民,全市共有近5万名城镇居民实现参保。

三是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建立覆盖城乡各类人群、联接各级服务平台的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就业、社保、人才、收入分配、权益维护等工作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使城乡居民平等享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信息服务。

四是创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机制,以适应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加快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纠纷调处机制、监察执法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是创新技能人才服务机制,满足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激励和保障机制,根据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开展技术工人技能培训工程,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以满足我市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迫切需求。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