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防治
通过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樁施工过程的介绍,质量控制要点的强调和质量通病的分析,确定了防治措施,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工程进度。

标签: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质量通病防治
桩基础是由若干个沉入岩石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或承台梁组成,它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岩石上,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是深基础应用最多的一种基础形式。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是利用泥浆保护稳定孔壁的机械钻孔方法,通过循环泥浆将切削碎的泥石渣屑悬浮后排出孔外。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地质情况复杂,软硬变化大的岩层,以及成孔深度内没有地下水的一般粘土层、砂土及人工填土地基。

因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无挤土、无震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危害较小,且桩径不受限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众多优点,因此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不尽相同。

有些比较直观,易于控制,如钢筋笼的加工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的制备、桩位偏差等;而有些是隐蔽的,难以完全检测,因而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如钻孔、灌注混凝土一般都是在水下进行,成桩后不能进行开挖验收,工程质量只能通过科学的过程控制和完工后的仪器检测来确认。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稍有疏忽,就难免出现质量缺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实际情况,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控制。

1.1施工及管理人员
(1)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管理体系,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五大员”是否持证上岗。

(2)检查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机操工是否持证上岗。

1.2原材料
(1)现场所用钢筋、水泥、砂、石子、电焊条等原材料,均需有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

(2)对现场所用的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及钢筋焊接接头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测中心复试。

(3)若使用商品砼,需考察商品砼厂家及其质量保证体系,每次灌注砼需提供砼配合比通知单。

1.3施工方法
(1)复测现场水准控制点和定位基点。

(2)复测桩位,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3)检查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

(4)开钻前,检查钻机磨盘的平整度及主钻杆的垂直度。

(5)钻孔过程中要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少加压慢钻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大压力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中等压力,慢转速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

(6)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可使钻机空钻不进尺,射入较稀的泥浆,使孔中较浓的泥浆能置换出来,待泥浆比重降到1.15~1.20左右,才能允许提钻,并用测绳量测孔深。

(7)水下砼灌注
①导管使用前须经过球和压水试验,确保无漏水、渗水,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接头连接处须加密封圈并上紧丝扣。

②待导管下完后,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在砼灌注前须再次用测绳量测孔深、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灌注。

③砼灌注时,应检查隔水栓是否放置,首次浇筑砼量应根据孔径进行计算,保证首次浇筑砼埋管深度大于1m。

在砼浇筑过程中,卸管时须测量砼面高度,以控制卸管节数,防止导管拔脱,造成断桩。

④检查每根桩砼的实际浇筑量,充盈系数要求大于1,砼顶标高须符合设计要求。

(8)在砼灌注过程中,必须抽样检测砼坍落度,并在现场对砼试块进行见证取样。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块,并且编号,与桩号相对应。

1.4施工机械、设备
(1)现场所用的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须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校定合格的证明。

(2)现场施工所用钻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须有出厂合格证。

(3)量测钻头直径是否符合要求。

1.5施工现场环境
在钻孔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泥浆时,必须检查现场循环泥浆池安排是否合理,并且督促施工单位将多余泥浆外运倒置,确保施工现场不积泥浆。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为了提高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必须认真分析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展。

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方法如下:
2.1通病名称:孔斜
(1)产生原因
①地质原因:相邻两种地层的硬度相差较大,钻头在软层一边进尺速度较快,在硬岩层一边进尺速度较慢,从而在钻头底部形成进尺速度差,导致钻头趋向软地层方向。

②设备因素:如提吊中心、转盘中心、孔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直线上,钻杆刚性差,钻进过程中钻机发生平面位移或不均匀沉降。

③操作不当,钻进参数不合理。

(2)预防措施
①必须使钻进设备安装符合质量要求。

②根据准确的地质柱状图选择钻进工艺参数。

③通过软硬不均地层时采用轻压慢转。

④钻进砂层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泥浆性能及钻头转数。

(3)处理措施
将扫孔纠斜钻头下到偏斜值超过规定的孔深部位的上部,慢速回转钻具,并上下反复串动钻具。

下放钻具时,要严格控制钻头下放速度,借钻头重锤作用纠正孔斜。

2.2通病名称:扩孔、塌孔、缩孔、糊钻
(1)产生原因
①砂层钻进泥浆性能差(如粘度太小、含砂量大等),不能起到护壁作用。

②孔斜、地层软硬不均等原因造成扩孔。

③在某一孔段进尺速度极不均衡或重复钻进。

④在非稳定层段(如砂层)钻进过程中反复抽吸造成孔壁局部失稳。

⑤钻进速度太快引起塌孔。

(2)预防措施
①保证泥浆的性能及水头压力以满足护壁要求。

②采取合理的钻进工艺,反对片面追求进尺而盲目钻进。

③在粘性土层中钻进,每钻进一个钻杆,回次重复进行扫孔。

(3)处理措施
①小扩孔、轻微塌孔可不做处理。

②大扩孔、塌孔严重采用粘土回填。

③保证钻头直径重新下钻扫孔,缓慢提起钻头,处理后重新下钻。

结语: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环节多,工艺复杂,成桩质量有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严重时会导致桩身承载力的明显降低,甚至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

为了确保成桩质量和桩基工程的安全,必须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及时补救。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定工期完成。

参考文献:
[1]林远鹏.房建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6(31).
[2]陈华兴.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