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的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的优化设计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的优化设计
特别推荐:《2010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年鉴》
(王成伟/文)随着新能源被重视和全球性的太阳能投资热潮涌动,太阳能聚光热发电CSP慢慢的浮出水面。

槽式线聚焦系统,碟式点聚焦系统,菲涅尔线聚焦系统和塔式固定目标聚焦系统都展示了各自的优点。

国际上塔式系统在美国Solar Two 之后又出现了西班牙的PS10和PS20,2008年美国又一个新建项目esolar开始建设。

但是现阶段的塔式热发
电技术仍然还没有成熟,每一个系统都在不断的改变设计,采用新的设计方案。

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最佳方案。

我们早在2005年就将目标制定在塔式热发电研究上,2007年在北京注册公司,并在2008年8月建造塔式测试系统,到现在运行一年。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十几种反射镜方
案的测试,传感器跟踪的历史性突破,定日镜结构优化的多种方案设计。

经重复论证和长期测试,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放弃了追求大型化高塔设计,简化定日镜结构设计。

使定日镜成本降低的同时简化了施工建设流程。

对后期系统运行和运行维护的成本降低有更完善的思考。

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过程中,采用GPS定位跟踪和PLC控制数据库管理优化跟踪是
主流。

都认为传感器跟踪是不可行的。

各家公司也在传感器跟踪上都作了大量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采用传感器跟踪的成本最低。

我们坚持不懈的研究解决传感器跟踪的技术关键,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技术瓶颈。

长达五年的研发和无数次的测试。

最终解决了传感器跟踪的技术难题。

跟踪精度高于GPS跟踪,更重要的是跟踪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了保证。

设计思想
一. 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首先要解决反射效率低的问题。

提高反射
效率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反射镜跟踪精度,一个是跟踪丢失率(即跟踪可靠性)。

反射镜92% (玻璃银镜的最高反射率)
光散射3% (镜面与焦点距离越远,散射越多。

3%---8%之间)
跟踪丢失率8% (跟踪精度和可靠性决定的因素)
合计82.1% (合计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根据上表,由反射镜(定日镜)反射到目标焦点上的聚光率只有82.1% 。

以上数据由
实验得到。

其中反射镜的反射率是不可改变的,光散射也是不可改变的。

那我们只能在跟踪精度和跟踪可靠性上下功夫。

跟踪技术就成为塔式热发电系统的关键核心。

我们采用的是“相差放大”型的传感器结构,此传感器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已经
申请多个国家的专利。

在国际PCT检索报告中检索结果非常理想,属于原创性发明。

在此传感器基础上我们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

并构建了双环路思想,即开环和闭环自动切换功能。

即好于开环的GPS及PLC的固定跟踪,又好于传统传感器闭环控制。

采用GPS和PLC都是开环控制的跟踪技术,其缺点是精度不足。

传统传感器的精度高,但是可靠性不好,容易受环境干扰。

我们的闭环控制跟踪精度已经达到0.005度。

二. 利用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施工成本两部分。

定日镜的大型化在电厂建设施工时安装成本高,要求施工设备大型化和重型化。

我们考虑的是分解定日镜,适合安装人员操作,比如反射镜小型化,考虑施工人员所能负担的重量。

工厂批量化制造流程也会降低成本。

小尺寸反射镜平整度更好,能降低聚光的光斑变形率。

机械传动机构的简化降低了驱动机构的成本,过去的定日镜设计追求大型化是为了分担机械部分的成本,但是系统成本却被抬高。

我们简化传动机构设计,使单位定日镜面积的制造成本降到更低。

多片镜小型化的设计使抗风稳定性更好。

我们设计了一种测试系统,这里是测试系统的参数。

1.反射镜:3.2mm厚的超白玻利,尺寸是0.6m X 0.6m 。

2.定日镜:反射镜数量是80片,总面积是(0.6m X 0.6m)X 62片= 28.8 m2 。

3.镜片排列:横向9列,竖向9行。

80片镜片。

有一片的位置留给光伏电池。

4.水平旋转角度:120度(90度就可以满足系统需要)
5.俯仰角度:75度。

向上达到水平,向下75度。

6.驱动功耗:4安培小时/日。

12V自备直流光伏电池,配6AH蓄电池。

7.驱动机构:两套步进电机结合涡轮蜗杆减速机。

步进电机采用42型,驱动电流1A。

8.有效跟踪时间:不低于6.5小时/日
系统测试时间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
三. 降低定日镜驱动的能耗。

定日镜独立,每一台定日镜都是一个的独立的跟踪机器人,定日镜本身配备20W光伏
供电系统。

取消了镜场的中央控制系统,这直接减少了系统的成本。

定日镜和定日镜之间没有连线,地下埋管和电缆布线被彻底放弃。

四. 反射镜对塔式系统成本的影响
跟踪精度的提高又减小了塔上接收器的接收面积,塔的负重减轻进一步降低塔的建造成本,焦点能量密度高,散热面积减小,散热损失也减小。

我们2008年8月建立20米高的测试塔。

测试塔参数如下表:
定日镜距离焦点光斑直径定日镜型号光斑偏移量安装时间
25米0.8米I型(8m2)、II型(12m2)无2007年底70米 1.0米III型(28.8平方米)10mm 2008年7月100米1.25米II型(12m2)24mm 2008年2月
(注:测试条件(光斑偏移量)---- 中午连续运行两小时,无风条件下。

)
接收器采用屏式接收器350号导热油传输,0.1t/h导热油交换蒸汽发生器。

测试最高蒸汽输出温度195℃, 塔上接收屏最高温度220℃。

蒸汽输出表压力1MPa。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跟踪驱动,可以使定日镜的聚光效率大幅度提升。

定日镜分散镜片,可以提高抗风性能。

但是又给单镜片调整增加工作量。

我们实测结果是,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调校两台28.8平方米的定日镜(80个镜片)。

也就是100台定日镜10个工人要调五天。

塔式系统综合效率分析:
按照我公司新开发并取得试验成功的屏式接收器为分析依据。

日照条件按照1000w/m2 聚光面积70平方米,聚光倍数250。

1. 接收器的吸收率92%
2. 热损失12% (包括接收屏的热对流损失和保温损失)
3. 屏式接收器表面反光损失8%
屏式接收器实际接收效率为:74.48%
定日镜成本分析
新的定日镜设计方案:
每台定日镜反射镜采用62片,加上一片光伏电池。

排列结构是:横向9列,竖向7行。

最大垂直高度5米。

回转体立柱高度2.8米。

降低高度有利于安装施工,也有利于未来镜场的清洗维护。

1. 反光镜片:采用0.6m X 0.6m 的尺寸分切镜片,浪费最小。

一般原厂玻璃尺寸是1830mm X 2440mm 。

每张分切出12片。

超白玻璃镀银镜,加背玻璃保护(可抗风沙,30年不脱膜)。

每平方米造价仅166元。

合计60元(一块0.6m X 0.6m)。

每台定日镜需要62片镜片。

镜片总造价3720元。

2. 绗架梁:每台定日镜所需绗架总重量:150Kg。

全部采用热度锌工艺。

加工成本800元。

3. 立柱回转支撑结构:6500元。

4. 跟踪及驱动:6000元。

包括:a.步进电机2台,42型
b.步进电机驱动器2个
c.涡轮蜗杆减速机2台
d.精密传动机械2套
e.跟踪控制器2套
5. 光伏电池及充电控制,400元。

合计:每台定日镜17420.00元。

每台定日镜22.32平方米。

生产造价:780元/m 2 (以上计算均以我公司设计,并委托工厂加工所统计的结果。

实际生产造价会有材料价格因素的变化。

)如果年产量百兆瓦规模以上,专业化的工厂生产,成本可以降到600元/平方米。

带动整个产业链,可解决10万人的就业。

发电成本低到可以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条件下实现盈利。

另外,我公司在聚光接收塔上的实验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发电技术体系已经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