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浅析及演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浅析及演奏研究
作者:陈小玮
来源:《艺苑》2012年第02期
【摘要】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于1866年举行首演,很快就取得成功。

乐谱出版时,布鲁赫把它题献给小提琴的一代宗师约阿纪姆,由于约阿纪姆的演出推广,这首协奏曲很快就被许多演奏家接受,并列为自己的保留曲目。

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部协奏曲从来没有衰微过。

本文主要对这首协奏曲的结构及其演奏技巧作分析。

【关键词】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演奏
一、布鲁赫生平及作品
马克思·布鲁赫(Max Bruch),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1938年6月生于科隆。

布鲁赫学音乐的机缘始于歌唱家的母亲,他在童年便开始作曲,7岁时作了一首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管弦乐七重奏,19岁时已在故乡科隆担任音乐教授,25岁时推出歌剧《罗蕾莱》。

他曾在科不伦士担任管弦乐团指挥,为期两年,这期间他完成了他的代表作《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他42岁时担任利物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54岁起在柏林音乐院任教直到退休。

他的一生都在持续地创作。

在那个时期他是最受人尊敬和钟爱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超过了200部,包括歌剧、交响曲、小提琴和管弦乐作品器乐协奏曲、室内乐、合唱、歌曲和一些钢琴曲。

根据研究他作品的学者表示,他最主要的作品是清唱剧《Odysseus》,但是在近百年已经很少有机会听到了,其苏格兰幻想曲及大提琴和管弦乐的《Kol Nidrei》偶尔还会被演奏。

《g 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布鲁赫唯一还活跃在世界各音乐厅的作品,这是他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

二、关于《g 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布鲁赫的代表作,《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占有一席,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属一类,优美而浪漫,旋律性强,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

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于1866年举行首演,很快就取得成功。

乐谱出版时,布鲁赫把它题献给小提琴的一代宗师约阿希姆,由于约阿希姆的演出推广,这首协奏曲很快就被许多演奏家接受,并列为自己的保留曲目。

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部协奏曲从来没有衰微过。

小提琴名师奥尔在他的一部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著作里专门论述过布鲁赫的这首协奏曲。

三、《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分析
1.第一乐章前奏曲,中庸的快板,g小调,4/4拍子,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

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再现部中省略了传统奏鸣曲式中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再现。

乐曲开始,在以两小节的定音鼓滚奏和3 小节管乐器的乐句后,小提琴独奏以随想风格的两个乐句,作为引子进入,用了其速度可以随意处理的标记(ad lib)。

之后,奏出宏伟的有力的第一主题。

然后乐队又给以一个节奏类似的答复,小提琴回以一个降B大调的类似旋律,然后再乐队强烈的行进中进入正题,定音鼓沉稳镇定地一步步走来,暗示着某种不安,使洋溢着优美旋律的第一乐章罩上一层隐含的忧郁,感情就更丰富了。

然后是小提琴的第一主题进入。

经过发展之后,小提琴独奏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

慢速的第二主题经过发展后恢复原速,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小提琴独奏以第一主题的材料开始,乐队隐约地衬以第二主题开始时的下行分解和弦的音型。

再现部也是以开始时的随想风格的引子式乐句导入,但并未正式重现。

接着由乐队奏出以乐曲开始时乐队的两小节引子的音型构成的过渡部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2.第二乐章,柔板,降E 大调,3/8 拍
第二乐章和第一乐章是不间断的,因此第一乐章的尾段就直接引出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

本乐章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感与歌谣性。

由三个旋律优美的主题构成。

接着,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第二主题。

随后进入展开部。

接着以复调形式,小提琴继续发展,而由圆号吹出了第三主题。

接下来是小提琴拉出了第三主题,更加甜美的大调旋律。

最后,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先后再现,在一个小高潮后结束了第二乐章。

3.第三乐章终曲,有活力的快板,G大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

第三乐章充满了光辉与激情,小提琴使用了大量的双音技巧,这部协奏曲的演奏难度都集中在这个乐章。

在这个精神饱满的乐章里,小提琴和乐队都有热情的发挥,带给人内心的动。

乐章开始由乐队奏出第一主题的动机,再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

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四、布鲁赫《g 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演奏技巧探讨
小提琴的演奏上,是需要右手与左手的极佳配合,然而要制造出美好的声音,最重要的是靠右手的运弓。

好的运弓技术能使拉奏出的音乐俘获人心,随着时间的演变,乐曲形式的内容逐渐丰富,弓本身的构造也随着音乐的需求而改变,使得小提琴弓法技术也日趋复杂和困难。

布鲁赫有一个强烈的爱好,喜欢给小提琴演奏者留下充分发挥的机会,在他的第一个音上表现爱的信息。

第六小节开始的这一句小提琴solo,solo 是基本节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自由发挥。

也就是整体上是自由的,但要注意每句之间的节奏还是严格的。

第一个音是在四拍的定音鼓之后出来,小提琴的出现一定要从容稳定,因为定音鼓是一个延续的p,所以音乐在意境上不要太突然造成破坏。

第一个音要没有音头,触弦就发音很好,但是不要提前放好弓子,提前放弓子就会有一个“啃”的音头,这是需要练习的。

同时三指在D 弦高八度的solo 上做揉弦,第一个音不要感情色彩,尽量平静,运弓找好琴弦的最佳发音点,匀速走下来。

后面的四个上行音,节奏要准确,这四个音在f 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渐强,但不能一下太强,否则后面的高潮就无法体现,也不能突然渐快。

接下来的降si 是前面四个音推出来的一个情绪高潮,用三把位三指的强揉音,这时候内心的情绪一定要跟着音乐流动起来。

随后是一个渐弱,拖弓la 注意不要和前面间断。

后面每组八分音符的四个音也是心里建立准确的节奏,性质和前面一样,属于上行推动,到达这一乐句的最高点。

到达峰顶的高音降si 要立住,还要注意揉弦。

第二句第一个音降mi 一定要用G 弦(按谱例指法),并伴随强烈的揉音,声音才能显得厚些。

第五拍开始的附点sol 要把时值拉足,有的演奏家会在这个音上稍微做一个延长,然后是略顿的fa。

这里八个渐快渐强的上行音,指法见谱例上方换把是3-5-7 把位。

最后几个音注意rit,在最后一个音出现之前在#fa 稍作停留。

激动人心的律动跟着乐队的节拍同行,后面的“广板”(Largamente)是充满戏剧性而不是夸张。

相反,在第46 小节起的音乐带有一种祝福般的神圣感。

小提琴与乐队在这几拍中的对话确实是很神圣的。

这一段要注意节奏力度要与乐队的力度相吻合。

当拉到98—107 小节,一定要给最底下的节拍音符加上重音。

拉到第100 到106 小节中的每个琶音的最低音时,要做到一个轻微的右肘发力。

这个轻微的发力给节拍加了重音,扩大了戏剧效果并且也使握弓手臂有所控制。

这个时候千万别让手腕发力来代替肘部发力,否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压、闷的,毫无弹性。

每拉完一个重音,都要注意手臂的放松,为下个音符做好准备。

第二乐章是小提琴演奏者的独奏声部和乐队间的爱的对话。

小提琴演奏者在这一乐章可以较为自由的演奏,但要在基本的节奏框架里面。

音乐表现上要热情、柔和、诗意地从第一个音符一直飞到末尾。

在这一乐章中,不是要考验演奏者的技巧,而是要考验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及诠释。

第三乐章,乐队在第三小节中表现出节奏的气势。

要保证八分音符、三连音、十六分音符等,演奏的节奏的准确。

节拍上的重音使得乐章的标记“快板,有精力的”(AllegroEnergico)变得活生生的并保持下去。

如果对此乐章中的十度音程感到困难,聪明的
办法是把它们当作八度来练习,渐渐地把四指伸张至舒适的十度音程。

太快地提高伸张能力很容易扭伤四指,而且最好是从慢速练起。

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现今的演奏会上,几乎是小提琴家的必备曲目之一。

而此协奏曲相对于当时其它的协奏曲,在小提琴本身的技巧上并无过份的炫技,但它运用了很多基本技巧于其中,皆是在展现此部作品优美抒情的音色,使之唱出丰富的旋律,从而成功地展现小提琴本质上优美的歌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