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上5.14.4 生物的分类 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等级。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生物分成若干不同的类群。

生物分类的等级是将各种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并描述种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能力目标:
1、增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
1、形成热爱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情感。

2、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
描述种的概念。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时,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已知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200万种,我们怎么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同样,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二、明确任务:
1.生物分类的依据?
2.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重要单位?
4.什么是种?种的特征?
5.怎样界定两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三、自主学习:
学生用10分钟时间根据课前预习,速读课本内容,梳理知识,寻找问题答案。

有疑惑的问题提到组内。

四、合作探究:
各个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迅速整理,并讨论完成疑惑问题。

活动一尝试对生物分类:观察36页图14-40(各种生物)
讨论:你能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的分类吗?
活动二分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教科书37页图14-41中的“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

五、展示反馈:
按照教师分配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小组展示问题1;第二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

第三小组展示问题2;第四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

第五小组展示问题3;第六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教师点评讲解。

第七小组展示问题4;第八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教师讲解。

第九小组展示问题5;第十小组补充评价,课件显示,教师点评讲解。

第十一小组完成课件显示‘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问题,第十二小组评价,教师补充讲解。

六、评价提升
1.学生完成课件中思考1、2、3;
2.小组讨论“生物分类的意义”和“对日常生活用品分类的意义”并进行代表发言,师生共评。

七、布置作业:
39页自我评价;练习册相关内容。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依据: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的意义:有利于认识和利用各种生物。

九、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