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总结陈词(原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大家晚上好:
无论是语言还是网络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所以面对这样一个辩题,我方和对方都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论辩来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示,但是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对方辩友,您方的论点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下面就由我来为对方辩友将其指出:
毫无疑问,今天双方的交锋主要集中在“丰富”和“污染”上面,这两个词语的概念已经提过多次,在此不再赘述。
对方辩友一再提及诸如担忧网络用语进入中小学生课堂使中小学生用错语言等等例子,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绝对是用语错误而并非网络用语的污染。
网络语言作为一些新词新义,本身就是对汉语数量上的丰富,而如果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使用,一定会在质量上提高我们日常用语准确性,对方辩友所说的污染却又从何谈起呢?
子曾经曰过: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是可以被教育的,我们大学生99%都是网民,但在校辩赛上,我们都知道我们要穿正装,使用文明用语,使用普通话。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到长辈和老师的教育,让我们要遵守规则,所以我们知道什么场合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措辞,因此对方辩友根本就是杞人忧天,你们也告诉我们上海市规定高考的时候不允许使用网络用语等例子,这不就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孩子们应该如何规范地使用语言了吗?
下面还是再来重新为大家理顺一下我方观点:
第一,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
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以汉语为基础,包含英文、方言、图像还有符号,使我们表达更加多元,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也许广大网民文化背景、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但是网络语言广纳百川,博采众长,打破了语言的地域差异,补充了社会临场感,从而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我们的内心感受。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它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对语言的要求。
网络用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更便捷的表达,更形象更直观的沟通,这难道不是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吗?
第二,语言发展的脚步永远是向前走的,没有人可以阻拦。
在五四运动中,很多学者都对白话文的普及持反对意见,认为白话文的普及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语言的杂质、语言的糟粕会冒出来。
但是五四以后,还是这些学者们,他们为了白话文能够更尊严地存在中国的历史中,一起创立了白话文的语法,适用了白话文的标点,写出了许多范文以供后人参考,为汉语的进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言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是一个民族文明成果的象征,它会随着我们的文明一起走向进步。
随着我们的社会全面步入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的引导,让网络语言走上一条正确的,光明的大道,使民族的语言更具有文化价值,使网络用语能够更好地丰富到我们的语言中来。
让我们用网络上流传着的一句话来结束本场比赛吧,网友说:上帝赐予了我青春,但同时也赐予了我青春痘。
但是我们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青春终将变成成熟,而青春痘只会消逝在过去
的岁月中。
因此,我方依然坚持我方观点:网络用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谢谢!
(词汇变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近几十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一大批汉语新词汇,而广大网民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网络这个新奇而独特的环境中,自然会被网络用语的新奇、便利所吸引,从而将其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对方辩友就说,这是对我们语言的污染。
)
本辩词系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辩论队原创,
转载敬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