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逐渐养成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2、能够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感悟并描述昼夜产生的条件以及晨昏线的存在和时间差异。
(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汇报与交流
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
A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
B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
C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
C
A
(2),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
在乙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3),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
在丙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
丙
会出现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没有昼夜现象的!
原来,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
夜
昼
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验在演示的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并指出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
线。
线
昏线
【当堂达标】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_________的.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__________的缘故。
3.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
A.自转
B.公转
C.不发光,不透明
D.地轴是斜的
4.晨昏线是( )
A.黎明和黄昏的分界线 B、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5.下列四幅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6.读右图,回答:
(1)右图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
理由是。
(2)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分组实验演示法的运用,使学生训练恰到好处,通过分组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
尤其重视运用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我通过编写“记忆歌诀”,把本节课知识凝练,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便于理解记忆。
2.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应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际例子、具体模型、动画演示、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
3.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是要纠正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错误。
二是要引导部分学生正确区分顺时针和逆时针这两个常识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