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范伏元
[摘要]学校固定资产既是学校财产,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了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不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防止浪费和流失,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点粗略看法。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因此,我们应管好、用好学校的固定资产,挖掘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认真解决管理落后、观念淡薄、账与实物不符、损失浪费严重等管理问题。
针对固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当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观念淡薄。
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学校领导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等各个环节的制度意识不强。
购置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到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进行验收登记,没有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使固定资产的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责权不明,固定资产丢失、损失了也不追究、不赔偿,固定资产报废不按规定办理手续,擅自变价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浪费和流失现象严重,在管理上无章可循,违反固定资产的采购、付款、入库验收等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没有每年进行盘点,甚至连清查核资都不能如期进行,造成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等情况。
2、管理体制失控。
学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长期以来,存在着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
固定资产来源渠道的广泛性,性质的多元性,管理的复杂性,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总是停留在“只管使用,不注重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上。
由于体制问题导致职能交叉、分工不明,造成制定制度、开展监督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局面。
管理体制是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弱化的一个根本问题。
3、账与实物不符。
固定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是学校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中存在的又一严重问题。
在现实中,财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的界定往往把握不准,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混乱。
由于固定资产各异,价格变化较大,名称不规范,从而造成账实不符。
其次,财产管理员又不深入到各使用部门加以认真清查盘点,有的虽然进行过清产核资,但前清后乱的状态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固定资产发生增减变动和报废时,没有及时对固定资产
进行账务处理,局限于静态管理,没有实行动态控制,其资金管理与数量管理严重脱节,因而普遍存在账账、账实、账卡不相符现象。
4、损失浪费严重。
学校资产购置资金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教育主管部门拨入,也有学校公用经费购买。
由于缺乏统一的调控和规划, 不是出现了盲目购置、重复购置、利用效率低下、资金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中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意识淡薄,重买轻管问题突出,采购时无计划,购入后不管理,日常使用中的维护、修理不到位,大批固定资产购入后并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主管部门拨入后未及时在财产管理员处进行登记,在财务上登记固定资产账目,学校采购、验收、保管脱节,导致有账无物,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致使财会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数字严重失真,不能为学校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数据。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提。
通过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全体师生对学校固定资产的概念、登记、移交、报废等内容和程序的学习,强化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开展一些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研讨活动,增强广大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自觉性。
提高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建立一支责任心、事业心强,素质高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
改革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合理安排预算。
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把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只有建立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涉及计划、论证、决策、购置、使用、维护、调剂、处置等多方面,对各个环节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并健全监督机制
和惩处机制。
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采购前,对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保证优质优价。
要把好资产的验收关,实行采购与验收分开,对质量达不到要求和以次充好的资产,要坚决拒绝接收,杜绝暗箱操作,防止腐败滋生。
3、加强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长期以来, 学校的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是主管教育部门配备和学校公用经费购买,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正确核算学校教育成本,必须划清各种费用界限,确定成本开支范围,采用权责发生制严格划分经费发生的受益期间。
根据会计制度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学校的全部设备编制详细分类目录,并确定设备分类序号,以便学校使用部门统一使用。
这样做有利于准确计算学校运行成本,有利于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准确制定学费收取标准。
同时能
够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固定资产基金在价值上得到补偿,使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有了物质上的保证。
为准确、及时、详细地反映设备的增减情况和设备使用、转移情况,学校应对固定资产的设备设置“固定资产卡片”或“固定资产台账”。
这样有利于保护学校设备的完整,有利于促使设备使用部门及人员关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有利于做到账实相符,为管好、用好设备创造良好条件。
4、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必然的趋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统计数据多,变化频繁,准确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人工记账的方式导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很大,经常加班加点核对数据,制作统计报表。
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统计结果准确性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实行电算化管理,还可以更全面详细地反映资产信息,快速查阅各种固定资产价格、现存情况、使用状态等,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学校主要资产之一,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问题虽然亟待解决,但仍任重道远。
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设立必要而精干的专业机构,让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要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设立必要的总账、明细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定期进行分类盘点和全面清查,每月底与财务帐核对以保证固定资产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浪费,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我们相信,只要各个部门在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落实,各司其职,协同努力,一定能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监督机制,保证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真正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真正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