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 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
制研究
摘要:各行各业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BIM技术的普及,也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得到了有效协同。
仅就造价管理领域,BIM就能够让工程建设所有施工作业活动产生的成本进行整合,也能够让决策者直观发现项目当前成本与预期造价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全生命周期跟踪式动态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应用
1.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造价管理和市场脱节
作为当前国内建筑工程行业计算的主要方式,清单计价是根据当地主管部门编制的定额预算作为基础后,以市场动态进行调整的计价方式[1]。
通常情况下,有关部门每5年就会更新一次计价清单,并不能够真正体现出当地的市场价格情况,所以导致所谓的结合市场动态成为了空谈,如此一来也只能够进行二次价格调整,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效率。
1.2多次计价使造价失控
通常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在不同工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根据特定阶段的特点展开造价计算。
不仅如此,因为每一个环节负责计算造价、编制造价的主体各不相同,几乎所有主体都会将自身利益作为主要价值取向,所以多次计价也会导致造价出现失控,难以完成并表[2]。
1.3造价数据更新不及时
因客观原因而出现设计变更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常见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
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出现变化也是正常的[3]。
然而在实践当中,许多工程造价工作
者并不能够及时更新造价数据,就很容易出现造价计算不准确的情况。
2.BIM技术在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
2.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投资决策,指的是寻找并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案。
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
是从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上的投资回报率上论证相关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如
果有投资价值那么应该通过哪一个建设方案才能实现[4]。
在BIM出现以前,传统
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需要依靠主观经验、专家评价以及经济计算等方式割裂分析,最终得到的结论不仅主观随意风险较大,而且因为工作量巨大、论证周期长
且各项分析结果之间难以耦合,所以也容易让最终的决策失去科学性。
换言之,
在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难度较大。
而如果能够采用BIM技术进行
造价管理,就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决策变化对项目造价最终形成的具体影响,有利于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后做出判断。
同时BIM还能够用于迅速预估工程量与材
料费用,在输入足够精确数据的情况下,甚至能够自动生成准确度较高的投资估
算与概算,如此一来便可以从一开始就抓好造价管理工作,避免后续持续追加投资。
2.2 项目设计阶段
2.2.1 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造价方案在BIM模型之下可以实现自动生成,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设
计单位要从中选择最优的工程造价方案,运用价值工程综合评价方法来为选择提
供参考,从而确保选择的方案更加科学和合理,从根本上保障工程造价方案的可
行性[5]。
2.2.2 实现限额设计
通过BIM模型还能导入设计概算费用和限额设计指标数据。
在计算项目工程
造价与设计指标之后,还能运用BIM模式来对比分析设计概算费用、限额设计指
标等数据指标,做好限额设计等工作。
2.3 项目招投标阶段
通过BIM模型还可以完成工程量汇总、工程量清单编制等工作。
基于此,能
够有效避免因为工程量清单编制信息量太大而产生的错漏,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
准确有效完成工程量清单编制之后,建设单位将清单加在招标文件上,从而为投
标人准确核算工作量提供条件。
2.4 项目施工阶段
2.4.1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
充分利用BIM技术构建3D模型,就能够将各类信息包括分项工程的成本、
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以及人工价格等数据纳入精确管理范畴当中,不但能够准确
展示当前各项工程的建设进度,还能够结合进度来观察建设与资源的消耗比。
通
过BIM模型,施工组织者就能够利用BIM模型来不断调整施工组织,保证各个班
组的施工作业都能够在重组休息后以充沛的经历、充足的材料以及状态良好、数
量足够的设备开展作业。
2.4.2进一步强化工程款管理工作
当前工程款的结算包括阶段性结算、月结、分项工程结算以及全面验收后的
结算等等。
月结模式下的工程款管理其实难度很大,因为很难分清楚当月实际作
出了多少工程量,因为这时候有的施工方为了获得更多的工程款虚报工程量,导
致工程款管理失序。
通过BIM来管理工程款结算,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每一
个阶段的工程款管理,为项目财务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2.4.3进一步优化工程变更管理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很多情况下都必然会因为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出现工程变更,而在设计变更后施工、材料的变化,自然也会导致造价出现变化。
但同时,
工程的变更也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审核工作,因为审核对象不仅仅是出现变更的分项工程,还包括其他受到影响的工程,但如果灵活应用BIM系统,就能够直接更改相关数据之后,使得所有关联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出现变化,有效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效率。
2.5 项目竣工决算阶段
传统手工与软件相结合的竣工结算方式工程量大,核算内容复杂。
而通过BIM模型能够快速获得竣工结算的工程量。
目前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的合同方式是固定单价合同,综合单价不调整的情况下,工程量和工程造价都会发生变化,而将BIM模式运用到单价数据导入当中,可以实现框图出价,这样既能够有效提高结算效率,还能避免纠纷的出现。
3.多主体合作完成
现代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建设周期十分漫长,参建单位也很多,这也意味着不同单位所采用的信息系统、软件各不相同,收集数据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信息彼此沟通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数据信息联动性不强、数据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情况。
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BIM展开各单位的数据对接,就能够有效规避各单位因在数据采集以及资料凭证提交等方面各行其是而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
可以说,BIM模型不但能够有效整合各单位的造价信息,还能够迅速将各个分项工程以及各个阶段的造价信息实现整合,从而规避了传统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因为造价信息不全或彼此难以并表而导致的造价控制困难。
同时,BIM模型还能够通过3D效果图来呈现出不同单位在不同分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合理性,确保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能够通过一个系统界面就造价问题进行有效沟通,最终使工程造价控制在业主所能够接受的、预期之内的程度。
即便是在过程中因为设计变更造价出现变化,也可以及时体现在BIM模型当中,这对于最终的造价控制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晓刚,曹聪慧.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5):56-58.
[2]谭正清,夏念恩.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应用点探讨[J].福建建材,2017(05):112-113.
[3]李媛媛.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6.
[4]张日芬,邓军,林培添.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精细化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21(04):203-205.
[5]高振荣.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