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之乡,三十而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年 11 月,德国企业伟思富奇在太仓 举办了首届啤酒节。随后,每年举办啤酒节成 为太仓对德合作的代表性人文交流活动之一。 在这里,足球赛、马拉松友谊赛、中德艺术家 沙龙等活动不胜枚举,德国酒店、拜仁慕尼黑 太仓足球学校、中德友好幼儿园等服务型设施 不断引入,为广大德国友人和太仓市民营造沉 浸式德式生活场景。
手可达。“我们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 ‘太仓一网通办平台’推出 19 项涉企类主题服务,
审批时限压缩 80%,申请材料减少一半以上。” 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党组书记蔡健告诉《瞭 望东方周刊》,“在审批过程中,有 47 万次评价, 好评率达到 99.9%。”
营 商 环 境 优 不 优, 企 业 和 百 姓 说 了 算。 2023 年 7 月,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亮洁有了一个新身份——太仓政务营商环境 首席体验官。每周,他都会到附近企业车间里 走走,了解大家近期遇到的问题,询问申报的 政策进展。
ORIENTAL OUTLOOK
勒……截至目前,太仓有德企 497 家。在早期 落户的德企中,90% 都进行了增资扩股。多家 德企将总部或研发、销售等部门设在太仓。舍 弗勒在太仓先后增资 13 次,累计投资超 110 亿 元,年产值突破 200 亿元。
随 着 德 企 集 聚 度 越 来 越 高,“ 德 企 之 乡 ” 名气越来越响。2008 年 11 月,中国商务部 和德国经济部授予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称号 ;2019 年,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写 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3 年 6 月,作为国内四座受邀城市之一、唯一 县级市,太仓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 作论坛。
“我们与太仓政府的沟通十分顺畅,遇到 任何困难,都有相应部门安排专人解决。”西蒙 说,“有了彼此间的信任,双方合作在融洽的气 氛中稳步推进。”
如今走进太仓南京路,会发现众多知名制 造业德企汇聚于此 :托克斯、通快机床、舍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9 2023.10.05
37 2023.10.05
ORIENTAL OUTLOOK
太仓海运堤旁,走进罗腾堡风情街,仿佛置身于原汁原味的德国小镇
德企之乡,三十而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方舟重洋 编辑高雪梅、覃柳笛
从 2010 年来到中国,西蒙在 13 年间见证了太仓诸多变迁,“我有两颗心,一颗是德国心,一 颗则是太仓心”。
于, 对 城 市未 来 发展具备长期的 规 划, 方便 企 业 根据自身情况进 行 相 应 的 布局。” 西蒙认为。
完成职业教育。
高天文毕业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 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在舍弗勒(中国)有限
公司担任质量工程师。“进入专业学习后,一半 时间接受工厂企业和学校的职业培训,一半时 间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同学们将入职该德企。” 高天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企业有需时及时现身。即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汪香元说。
“太仓特别之处在
人才密码
在太仓某“双元制”培训中心,机电一体 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穿着统一工装在铣床操作 区生产线接受实训。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 委委员、副院长周晓刚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双元制”职业教育即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 人才培养任务,学生入学即入职,“工学交替”
“太仓特别之处在于,对城市未来发展具 备长期的规划,方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 应的布局。”西蒙认为。
近年来,两国的合作与交融,已从企业逐 步延伸至文体、教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日前, 漫步太仓浏河之畔,水杉林声依旧,海运堤早 已建起了一条德式风情街,一幅原汁原味、独 具特色的德式生活风情画在这里徐徐展开。“有 正宗的德国啤酒、德国香肠、德国面包,生活 中的德式元素不断增多。”德国人安娜告诉《瞭
从 1 到 497
“这是一个浪漫的偶遇。”谈起克恩 - 里 伯斯落地太仓的原因,西蒙向《瞭望东方周刊》 表示。
克恩 - 里伯斯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 企业,1888 年创立于德国巴符州黑森林地区一 个名为施兰贝格的小镇,专营多领域精密弹簧 等元件的生产和销售。
1993 年 夏 天, 克 恩 - 里 伯 斯 前 往 中 国 寻 找新的机遇,时任总裁斯坦姆博士考察了十几 个城市,正当他倍感纠结之时,偶然途经太仓, 路边河塘两岸连片的水杉吸引了他的目光,“仿 佛看到了德国的黑森林,顿时有了家的感觉”。 于是,斯坦姆博士决定留下,克恩 - 里伯斯成
“通过文化的不断交融,太仓构筑起难以 复制的营商竞争优势,由此培养引进人才资源, 推动产业发展,从深层次上推动城市创新能力 的提升。”王维峰表示。
他乡亦是故乡,目前常年在太仓生活的德 籍人士超过千人。从 2010 年来到中国,西蒙 在 13 年间见证了太仓诸多变迁,“我有两颗心, 一颗是德国心,一颗则是太仓心”。
“2001 年,在中德政府的推动下,太仓建 成国内首家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时至 今日,德企纷纷效仿克恩 - 里伯斯设立了自己 的培训中心。”周晓刚表示。
在“双元制”本土化探索中,太仓围绕“产 学研”痛点下功夫。2018 年起,太仓不断出台 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每年设立 2000 万元专项资 金扶持双元制教育,并为获得德国 AHK 职业资 格证书的学生进行比照认定后颁发中国技师证 书,实现“一考双证”。
8 月 29 日,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在市行政 中心会见了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克 劳斯·罗森菲尔德等一行,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罗森菲尔德表示,于舍弗勒而言,太仓是 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克 恩 - 里 伯 斯( 太 仓 ) 有 限 公 司 是 另 一 家扎根太仓的代表性企业。克恩 - 里伯斯中 国业务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区域代表西蒙 (Simon Veit)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里 有家的感觉。”
太仓中德合作文化交流音乐节 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孩子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纵情歌唱
望东方周刊》。 在海运堤旁,一家名为“1886 汽车餐厅”
的德国饭店备受安娜喜爱。这里的食客除了 附近的上班族、居民,还有许多专程而来的 德 国 人。 中 午 12 时, 餐 厅 人 流 如 织, 德 式 猪肘香气扑鼻,人们喝着啤酒一起观看球赛, 开怀大笑。
他乡亦故乡
8 月 23 日,在“中国典型钣金制作设备与工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1 2023.10.05
ORIENTAL OUTLOOK
艺论坛”上,民营企业康辉医疗科技分享了引 进德企通快集团智能制造技术、打造国内医疗 器械行业智能车间的经验,引发了众多同行的 共鸣。
4 月 19 日, 在 德 国 汉 诺 威 工 博会江苏省太仓市展区,工作 人员(右)与参观者交谈 ( 任 鹏飞 / 摄 )
“双元制”与太仓的渊源由来已久。1993 年落户太仓后,克恩 - 里伯斯每年需要生产数 以亿计的高质量零件,“当时技术学校毕业生不 仅 专 业 不 对 口, 实 操 经 验 也 甚 少。 见 此 情 况, 时任总裁斯坦姆博士想把德国‘双元制’职业 教育引入太仓。”西蒙说。
中德企业在不断发展中相互融合,取长补 短。德国通快集团在太仓布局高端科技核心部 件 ;主攻汽车线束的欧托凯勃,以太仓公司为 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舍弗勒向航空航天 产业进军……
“太仓通过全局思维和系统谋划,不仅让 德企实现自身发展,也让对德合作从企业合作 升级为产业合作,实现城市产业发展与企业自 身发展的同向而行。”万芬奇说。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被誉为“德企之乡”,这里集聚德企近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8 幸福城市 HAPPY CITY
500 家,涉及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等多个 领域 ;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 6 家在太仓落户。 “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中国前驻 德国大使史明德说。
“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与注重人才发展密不 可分。本地德企主要以‘高、精、细’制造产 业为主,需大量专业型人才作为支撑。”太仓市 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维峰告诉《瞭望东方周 刊》。在他看来,“德企之乡”的形成,离不开 太仓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有良好的环境,就会有优秀的人才。 在德国工作多年的沈李耀威,回国后选择 在太仓扎根,创办了云耀深维(江苏)科技有 限公司。沈李耀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太仓 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产业集 群,加之营商环境有口碑,“所以我把整个科研 团队都带了过来”。 2022 年 9 月 5 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 区 启 用, 千 余 名 学 生 迁 入 新 校 园。 按 照 规 划, 到 2025 年,该校区每年将为太仓输送不少于 2000 名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创新 人才。在不远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也在 拔节成长,为“人才仓”建成添砖加瓦。 王维峰认为,人才要“培得优”“引得进”, 更要“留得住”。“将人才资源经营好,这是从‘人 才培养引进’到‘人才集聚’的重要抓手,以 此助力太仓产业创新转型,助推城市能级进一 步发展。”
李平认为,除了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 质营商环境生态也是太仓的竞争力所在。从“营 商”到“宜商”,太仓将满足企业需求作为第一 抓手,集中突破。“从办企业的视角看问题,从 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给予最大支持。”太仓市发 改委主任万芬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企业需求在哪,支持就跟到哪。2023 年 6 月, 太仓奕瑞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瑞公 司)原有设备已满负荷运行,但若此时停下生 产线进行增容,将不能如期交付产品。“了解情 况后,我们为该公司制定了个性化的‘两步走’ 解决方案。首先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完成外部 电源切割,不影响正常生产 ;同时掌握用户的 生产计划,在生产空档时期完成增容送电。”国 网太仓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余小毛告诉《瞭 望东方周刊》。
太仓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李博 / 摄 )
为首家进驻太仓的德国企业。 除了“一见钟情”的因素,让斯坦姆作下
决定的还有太仓临沪沿江的区位优势 :经沪苏 通铁路从太仓至上海虹桥枢纽,车程仅 26 分钟。 “太仓地处苏南,紧邻上海,交通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适合企业扎根发展。”西蒙说。
刚落户太仓时,克恩 - 里伯斯试探性投资 50 万马克,租下 400 平方米厂房,用于生产安 全带弹簧,整个公司只有 6 名员工。30 年间, 这家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发展迅速,目前 已发展成为拥有近 1000 名员工、5 万平方米现 代化自主厂房的大型企业,其生产的安全带弹 簧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 70%。
“我是政策宣传员、问题反馈员、建议提 供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换位思考,对众人的 政策感受进行反馈。”王亮洁告诉《瞭望东方周 刊》。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已记下不少意见。
“在太仓,企业正常发展时政府绝不干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0 幸福城市 HAPPY CITY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2021 年 8 月,太仓德企博泽驱动系统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博泽公司)进口了一批专业设备, 需要多名外籍专家前来调试,但正值新冠疫情 防控时期,专家行程遇阻。
正当众人焦虑万分时,获知这一情况的太 仓市政府立即给予协助。“他们迅速帮助协调签 证加急办理,一点都没耽误外籍专家到访。”博 泽公司生产技术总监李平向《瞭望东方周刊》 回忆道。
股权变更一件事、市场主体“1+N”注销 一件事、开办便利店一件事……打开“太仓一 网通办平台”,不同类别的企业服务“套餐”触
“在太仓,企业正 常发展时政府绝 不干 扰, 企 业有 需时及时现身。有 呼 必应,无 事 不 扰。”汪香元说。
3 月 14 日,在位于太仓市高新 区的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 司学徒车间内,学徒在学习了 解生产设备 ( 李博 / 摄 )
手可达。“我们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 ‘太仓一网通办平台’推出 19 项涉企类主题服务,
审批时限压缩 80%,申请材料减少一半以上。” 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党组书记蔡健告诉《瞭 望东方周刊》,“在审批过程中,有 47 万次评价, 好评率达到 99.9%。”
营 商 环 境 优 不 优, 企 业 和 百 姓 说 了 算。 2023 年 7 月,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亮洁有了一个新身份——太仓政务营商环境 首席体验官。每周,他都会到附近企业车间里 走走,了解大家近期遇到的问题,询问申报的 政策进展。
ORIENTAL OUTLOOK
勒……截至目前,太仓有德企 497 家。在早期 落户的德企中,90% 都进行了增资扩股。多家 德企将总部或研发、销售等部门设在太仓。舍 弗勒在太仓先后增资 13 次,累计投资超 110 亿 元,年产值突破 200 亿元。
随 着 德 企 集 聚 度 越 来 越 高,“ 德 企 之 乡 ” 名气越来越响。2008 年 11 月,中国商务部 和德国经济部授予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称号 ;2019 年,太仓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写 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3 年 6 月,作为国内四座受邀城市之一、唯一 县级市,太仓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 作论坛。
“我们与太仓政府的沟通十分顺畅,遇到 任何困难,都有相应部门安排专人解决。”西蒙 说,“有了彼此间的信任,双方合作在融洽的气 氛中稳步推进。”
如今走进太仓南京路,会发现众多知名制 造业德企汇聚于此 :托克斯、通快机床、舍弗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9 2023.10.05
37 2023.10.05
ORIENTAL OUTLOOK
太仓海运堤旁,走进罗腾堡风情街,仿佛置身于原汁原味的德国小镇
德企之乡,三十而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方舟重洋 编辑高雪梅、覃柳笛
从 2010 年来到中国,西蒙在 13 年间见证了太仓诸多变迁,“我有两颗心,一颗是德国心,一 颗则是太仓心”。
于, 对 城 市未 来 发展具备长期的 规 划, 方便 企 业 根据自身情况进 行 相 应 的 布局。” 西蒙认为。
完成职业教育。
高天文毕业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 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在舍弗勒(中国)有限
公司担任质量工程师。“进入专业学习后,一半 时间接受工厂企业和学校的职业培训,一半时 间学习理论知识,毕业后同学们将入职该德企。” 高天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企业有需时及时现身。即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汪香元说。
“太仓特别之处在
人才密码
在太仓某“双元制”培训中心,机电一体 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穿着统一工装在铣床操作 区生产线接受实训。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 委委员、副院长周晓刚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双元制”职业教育即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 人才培养任务,学生入学即入职,“工学交替”
“太仓特别之处在于,对城市未来发展具 备长期的规划,方便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 应的布局。”西蒙认为。
近年来,两国的合作与交融,已从企业逐 步延伸至文体、教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日前, 漫步太仓浏河之畔,水杉林声依旧,海运堤早 已建起了一条德式风情街,一幅原汁原味、独 具特色的德式生活风情画在这里徐徐展开。“有 正宗的德国啤酒、德国香肠、德国面包,生活 中的德式元素不断增多。”德国人安娜告诉《瞭
从 1 到 497
“这是一个浪漫的偶遇。”谈起克恩 - 里 伯斯落地太仓的原因,西蒙向《瞭望东方周刊》 表示。
克恩 - 里伯斯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 企业,1888 年创立于德国巴符州黑森林地区一 个名为施兰贝格的小镇,专营多领域精密弹簧 等元件的生产和销售。
1993 年 夏 天, 克 恩 - 里 伯 斯 前 往 中 国 寻 找新的机遇,时任总裁斯坦姆博士考察了十几 个城市,正当他倍感纠结之时,偶然途经太仓, 路边河塘两岸连片的水杉吸引了他的目光,“仿 佛看到了德国的黑森林,顿时有了家的感觉”。 于是,斯坦姆博士决定留下,克恩 - 里伯斯成
“通过文化的不断交融,太仓构筑起难以 复制的营商竞争优势,由此培养引进人才资源, 推动产业发展,从深层次上推动城市创新能力 的提升。”王维峰表示。
他乡亦是故乡,目前常年在太仓生活的德 籍人士超过千人。从 2010 年来到中国,西蒙 在 13 年间见证了太仓诸多变迁,“我有两颗心, 一颗是德国心,一颗则是太仓心”。
“2001 年,在中德政府的推动下,太仓建 成国内首家德资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时至 今日,德企纷纷效仿克恩 - 里伯斯设立了自己 的培训中心。”周晓刚表示。
在“双元制”本土化探索中,太仓围绕“产 学研”痛点下功夫。2018 年起,太仓不断出台 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每年设立 2000 万元专项资 金扶持双元制教育,并为获得德国 AHK 职业资 格证书的学生进行比照认定后颁发中国技师证 书,实现“一考双证”。
8 月 29 日,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在市行政 中心会见了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克 劳斯·罗森菲尔德等一行,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罗森菲尔德表示,于舍弗勒而言,太仓是 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克 恩 - 里 伯 斯( 太 仓 ) 有 限 公 司 是 另 一 家扎根太仓的代表性企业。克恩 - 里伯斯中 国业务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区域代表西蒙 (Simon Veit)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里 有家的感觉。”
太仓中德合作文化交流音乐节 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孩子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纵情歌唱
望东方周刊》。 在海运堤旁,一家名为“1886 汽车餐厅”
的德国饭店备受安娜喜爱。这里的食客除了 附近的上班族、居民,还有许多专程而来的 德 国 人。 中 午 12 时, 餐 厅 人 流 如 织, 德 式 猪肘香气扑鼻,人们喝着啤酒一起观看球赛, 开怀大笑。
他乡亦故乡
8 月 23 日,在“中国典型钣金制作设备与工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1 2023.10.05
ORIENTAL OUTLOOK
艺论坛”上,民营企业康辉医疗科技分享了引 进德企通快集团智能制造技术、打造国内医疗 器械行业智能车间的经验,引发了众多同行的 共鸣。
4 月 19 日, 在 德 国 汉 诺 威 工 博会江苏省太仓市展区,工作 人员(右)与参观者交谈 ( 任 鹏飞 / 摄 )
“双元制”与太仓的渊源由来已久。1993 年落户太仓后,克恩 - 里伯斯每年需要生产数 以亿计的高质量零件,“当时技术学校毕业生不 仅 专 业 不 对 口, 实 操 经 验 也 甚 少。 见 此 情 况, 时任总裁斯坦姆博士想把德国‘双元制’职业 教育引入太仓。”西蒙说。
中德企业在不断发展中相互融合,取长补 短。德国通快集团在太仓布局高端科技核心部 件 ;主攻汽车线束的欧托凯勃,以太仓公司为 重点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舍弗勒向航空航天 产业进军……
“太仓通过全局思维和系统谋划,不仅让 德企实现自身发展,也让对德合作从企业合作 升级为产业合作,实现城市产业发展与企业自 身发展的同向而行。”万芬奇说。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被誉为“德企之乡”,这里集聚德企近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8 幸福城市 HAPPY CITY
500 家,涉及汽车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等多个 领域 ;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 6 家在太仓落户。 “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中国前驻 德国大使史明德说。
“打造营商环境高地与注重人才发展密不 可分。本地德企主要以‘高、精、细’制造产 业为主,需大量专业型人才作为支撑。”太仓市 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维峰告诉《瞭望东方周 刊》。在他看来,“德企之乡”的形成,离不开 太仓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有良好的环境,就会有优秀的人才。 在德国工作多年的沈李耀威,回国后选择 在太仓扎根,创办了云耀深维(江苏)科技有 限公司。沈李耀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太仓 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产业集 群,加之营商环境有口碑,“所以我把整个科研 团队都带了过来”。 2022 年 9 月 5 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 区 启 用, 千 余 名 学 生 迁 入 新 校 园。 按 照 规 划, 到 2025 年,该校区每年将为太仓输送不少于 2000 名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创新 人才。在不远处,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也在 拔节成长,为“人才仓”建成添砖加瓦。 王维峰认为,人才要“培得优”“引得进”, 更要“留得住”。“将人才资源经营好,这是从‘人 才培养引进’到‘人才集聚’的重要抓手,以 此助力太仓产业创新转型,助推城市能级进一 步发展。”
李平认为,除了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 质营商环境生态也是太仓的竞争力所在。从“营 商”到“宜商”,太仓将满足企业需求作为第一 抓手,集中突破。“从办企业的视角看问题,从 企业的需求角度出发给予最大支持。”太仓市发 改委主任万芬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企业需求在哪,支持就跟到哪。2023 年 6 月, 太仓奕瑞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瑞公 司)原有设备已满负荷运行,但若此时停下生 产线进行增容,将不能如期交付产品。“了解情 况后,我们为该公司制定了个性化的‘两步走’ 解决方案。首先通过不停电作业方式完成外部 电源切割,不影响正常生产 ;同时掌握用户的 生产计划,在生产空档时期完成增容送电。”国 网太仓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余小毛告诉《瞭 望东方周刊》。
太仓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李博 / 摄 )
为首家进驻太仓的德国企业。 除了“一见钟情”的因素,让斯坦姆作下
决定的还有太仓临沪沿江的区位优势 :经沪苏 通铁路从太仓至上海虹桥枢纽,车程仅 26 分钟。 “太仓地处苏南,紧邻上海,交通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适合企业扎根发展。”西蒙说。
刚落户太仓时,克恩 - 里伯斯试探性投资 50 万马克,租下 400 平方米厂房,用于生产安 全带弹簧,整个公司只有 6 名员工。30 年间, 这家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发展迅速,目前 已发展成为拥有近 1000 名员工、5 万平方米现 代化自主厂房的大型企业,其生产的安全带弹 簧占中国国内市场份额的 70%。
“我是政策宣传员、问题反馈员、建议提 供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换位思考,对众人的 政策感受进行反馈。”王亮洁告诉《瞭望东方周 刊》。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已记下不少意见。
“在太仓,企业正常发展时政府绝不干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0 幸福城市 HAPPY CITY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2021 年 8 月,太仓德企博泽驱动系统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博泽公司)进口了一批专业设备, 需要多名外籍专家前来调试,但正值新冠疫情 防控时期,专家行程遇阻。
正当众人焦虑万分时,获知这一情况的太 仓市政府立即给予协助。“他们迅速帮助协调签 证加急办理,一点都没耽误外籍专家到访。”博 泽公司生产技术总监李平向《瞭望东方周刊》 回忆道。
股权变更一件事、市场主体“1+N”注销 一件事、开办便利店一件事……打开“太仓一 网通办平台”,不同类别的企业服务“套餐”触
“在太仓,企业正 常发展时政府绝 不干 扰, 企 业有 需时及时现身。有 呼 必应,无 事 不 扰。”汪香元说。
3 月 14 日,在位于太仓市高新 区的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 司学徒车间内,学徒在学习了 解生产设备 ( 李博 /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