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不历磨难怎能成长(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不历磨难怎能成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

然而,你的邻居承受痛苦,却孕育着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材料中有两只蚌,这两只蚌形成对比,其中一只忍受极大的痛苦,但是却孕育着美丽的珍珠;另一只蚌没有忍受痛苦,虽然健康,但没有孕育美丽的珍珠。

在这个材料中,忍受的痛苦就像是人生经历的挫折与磨难,而最终那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就象征着收获或成功。

因此,这个材料实际上是以蚌喻人,磨难是一笔财富。

当我们经历磨难时,不要气馁或失落,应该坦然面对,接受磨难,迎接成功。

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因忍受磨难而成功的名人事例,也可以选择反面例子,采用正反对比的形式;在文体上,可以选择议论文,选取经典事例,加以佐证,更有说服力;也以选择记叙文,讲述一个因忍受磨难而成功的故事,可以在情节或描写上多下功夫。

【立意】
1.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2.磨难孕育成功;
3.经历磨难,走向成功。

【素材】
1. 霍金是一位名扬四海的科学家,但造物弄人,大学时霍金成为了一名残疾人,可霍
金并不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

霍金虽然考上了牛津大学,但天降横祸使他得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医生说他活不过两年半。

但是,他相信人定胜天,他并不任凭命运的摆布,他要与病魔作斗争。

当病魔向他伸出魔掌时他就与病魔抗争,他坚强不屈的意志,让命运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他凭着强毅力和恒心使自己获了新生。

虽然他的双腿已经残废,不能说话,只有手指可以活动,但是他的大脑并不愚蠢,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于是他更加拼命读书,他要用行动告诉世人,我并不比别人差,你们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后,他成功了,他实了他的理想抱负。

不仅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科学家,还获得了连常人都得不到的成就。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征服了命运,征服了世界,同时也征服了科学界。

他被医学界认为是医学史上的奇迹。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如同他所写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

他生活于某底层社会,自幼受尽别人屈辱,长大之后甚至瘫痪了,他仍然坚持,最后写下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活的磨难就如同碰到他身上的石头一样,企图将他埋没,他并没放弃踩在磨难头上,一步一步向上爬,最终爬到了点,用自己的精神照耀世界,正是因为磨难的堆积,才成就了他的不凡。

3.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

后谪居黄州。

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

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

召司马光等回朝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后同旧党发生分歧。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

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

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

晚年过流放生活。

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

如:词作《念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例文
不历磨难怎能成长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急流与阻碍,有的人遇到挑战或浅尝辄止,或逃避甚远,终究止步不前;有的人坚持奋力拼搏,哪怕遍体鳞伤,也定会终有所获。

这就是历经磨难的回报,它定让你终有所获。

磨难对于人生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受过伤的人定不能承受无情世界给予的一击。

诺贝尔的成就是非凡的,他设立的奖项至今仍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世界的不懈探索。

他的成功可谓是艰辛的。

火药的研制是危险的,诺贝尔在他一生中辗转迁移了多少次,才有所突破。

当时社会与舆论也不信任他,在他奋斗路上铺设了难以计数的障碍。

自然更是冷酷地惩罚了这个弱小的探索者,在贪婪的火光中取走了他父亲与弟弟的生命。

但诺贝尔仍不放弃,用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精神造就了闻名的火药。

诺贝尔遭受的痛苦远过常人,残缺的身体、破碎的家室、辱人的污蔑都是令人难以承受的。

但他选择了坚持,也正是这惊人的坚持,给予了他人类发展史上无人能取的位置。

纵观历史,有众多这样的英杰:李时珍尝百草而著《纲目》、孔子游列国厄而作《春秋》、孙子受膑足而制《兵法》……这些历史长河中的波澜无不在传达一个声音:磨难造就成功。

对人如此,对国家、民族亦是如此。

一个国家不经受磨练,便无法撞开通向富强的大门;一个民族不遭遇危亡,便无法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

一个古老的传闻是这样描述的:在地中海区域有一个名叫斯巴达的城邦。

在这个钢铁般坚固的城邦内,每一个新生男婴都要在野外度过自己的前16年。

在一次次猎杀与搏斗后,只有足够强大的男孩才可以返回城邦,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这个考验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

如果斯巴达没有这样严酷的古训,温泉口国王卫队以少胜多的神话又怎么会创造呢?屹立于众多城邦中一个力量中心又怎会诞生呢?磨难不仅仅是磨难,更是上天指引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走向成功的路标。

一株植物在和风细雨中难以持久,唯有干旱与狂风的洗礼才能使它茁壮成长。

只有磨难与坚忍才能创造最终的辉煌。

人生的道路必定会遇到种种磨难,过程有辛酸与绝望,但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正视所有磨难,我们将会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