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里分文化口述史研究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今天历史建筑的保护概念已经从过去的静态保护发展到今 天的整体性保护,而这种整体性的保护不仅涉及到保护历史环 境等有形的层面,还涉及到保护场所精神、文化内涵、生活方式 等无形的层面。为了更好地保护里分所蕴涵的无形财富,引入口 述史的研究方法是分外必要的。杨银祥曾在《与历史对话:口述 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一书中给口述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 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 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 而保存的口述凭证(oral testimony)。”研究者通过利用口述史 的研究方法往往可以获得在官方文献中难以寻获的珍贵史料, 从而更好地补充了现有史料中存在的空白。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口述史的研究方法给研究人员 提供了一个去了解当时人们想法、生活状态的途径,从而改变了 以往只以档案和文献资料为参考的局面。从研究的对象上,口述 史将研究的焦点转向群众,实现研究人员和群众共同补充乃至 共同创造历史的情形。从研究的过程上,口述史可以帮助研究人 员回到历史的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从研究的效果上,口 述史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证实档案资料的真实情况,大大提高研 究人员的验证效率。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也不例外。长 久以来,口述史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是否真实可信一直是研究
作 者 简 介 :阮 倬(1998-),女 ,湖 北 武 汉 人 ,武 汉 轻 工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翻译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刘玲玉(1971-),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跨文化交际。
从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破坏。 三、研究武汉里分保护的意义 汉口里分住宅是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形成,其的存
4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史海文艺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020-09
人员所担心的问题。任何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存在局限性, 人们在回忆某一经历时都存在模糊性,只有经过科学检验后的 口述史资料才能成为最终史料。与此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 科,口述史的研究队伍也稍显单薄。在一些领域中,研究者对口 述史的认识尚未统一,对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定义、性质等方 面仍未达成共识。
在可以反映出一种中西文化合璧的现象。无论是从建筑形态上 还是从细节处理上,里分都采用了以西式为主,结合中国元素的 表现方式,而这样的表现手法无疑对后期建设具有中西融合特 色的建筑提供了借鉴,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作为 出现在武汉的一种早期商品化住宅,里分建筑是当时顺应商品 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也是近代汉口商业繁荣和西方文明渗透 的见证。曾几何时,在汉口最为繁华的时期,在里分里进进出出 的可能正是当时的业界精英和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发生在里 分的故事、值得传唱的里分里的事迹和人们的生活常态都是武 汉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后代去记录、去保护。
结合起来,从更大程度上守护里分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院口述史;武汉里分;保护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41-02

DOI:10.12228/j.issn.1005-5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越来 越受到重视。如何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项目,用怎样的方式去保 护,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所生活的城市最具典型意义的里份建筑文化来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和请教专家,确定了用口述史的方式来 留存这日益珍贵的传统文化缩影。 二、武汉里分的历史和现状 武汉里分与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相似,其形式为西方低 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在 19 世纪 末,根据《中英天津条约》,武汉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俄、德、 法、日本相继沿长江在汉口设立租界。在繁荣的商业活动中,里 分为经商人士、中产阶级聚集、生活和活动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作为“汉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武汉里分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 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1861-1910 年)、中期(1911-1937 年)和后期(1938-1949 年),之后随着单元式住宅的普及,里分 就没有再建了。这几十年间,武汉共建有里分 208 条,主要分布 在如今的汉口江岸区、江汉区和武昌沿江工业区。当时,无论从 地段、设施还是环境来讲,里分均位于较好的居住区群落,属于 较为高档的住宅。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武汉这座城市的功能和 布局都在发生改变。解放以后,城市的土地和资源日益紧张,城 镇人口日益增加,原本独门独户的里分住宅普遍住进了多户人 家,这样的现实处境使里分住宅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与此同 时,这样的老旧住宅在居住面积标准、厨卫成套标准、居住卫生 标准、配套设施标准等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其本 身的结构质量、室内外各种设施的质量也日益陈旧、年久失修、 令人堪忧。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和无序开发 也在蚕食着这些优秀的历史建筑,里分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高回报率、高容量的商业大楼拔地而起,城市风貌
2020-09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史海文艺

武汉里分文化口述史研究初探

阮 倬 吴卓兰 罗 旋
(武汉轻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院里分,是武汉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种传统住宅形式。它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征,见证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凝
结了武汉市井文化的气息。在武汉的历史记忆里,它的存在举无轻重。随着武汉的快速发展,里分正逐渐陷入“濒危”的处

境。一些富有历史价值的里分正经历着不恰当的翻新与改造,常居在内的住户也逐渐搬迁他处、雪鬓霜鬟。为了保存有关
里分的记忆,丰富武汉的史料记载,尽快将口述史的研究办法与武汉里分保护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基于里分所
蕴涵的历史意义、其所处的现状来阐述保护里分的必要性,并通过介绍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将里分保护和口述史有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