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学风格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我的教学风格
【内容提要】
为了给孩子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我提炼出“简简单单读书、实实在在悟道、扎扎实实积累”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特色。
从而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真正担负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使命。
【关键词】
趣味读书启迪悟道扎实积累文道统一
【正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都是线形的,缺少趣味、缺少让孩子主动发展的空间。
几年来,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提炼出“简简单单读书、实实在在悟道、扎扎实实积累”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特色。
下面,我就以教学《长城》一课为例,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简简单单读书
有一段时间,语文教学花样百出。
要求语文教学要生动,要精彩,内容挖掘要深奥,教学设计要多样,这使得我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后来,我静下心来,学习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些论述,结合课程标准中关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的阐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我发现,凡是我简简单单,不搞花架子的课堂教学,学生都学得扎实有效,而那些“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
教学,学生们却没有什么真正的收获。
经过认真反思,我发现:我们教语文,学生学语文,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
既然是运用语言,教学环节就要简明,教学方法就应当简朴——不简明、不简朴,过多的过程、要求、环节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哪还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归根结底,还是要让“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简简单单地读书——实际上就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线”。
比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长城》一课中,在课前的初读部分我就让学生进行了多次读文,指名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快速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默读,初步理顺叙述顺序。
通过几遍读文,在品读一环节,以“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句话贯穿课文始终,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让学生抓住长城的特点再去读文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得多了,学生自然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中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二、实实在在悟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简简单单读书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感悟,在带领学生研究“怎么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语文能力得到培养、思想得到启迪和升华。
在教学《长城》时,学生初读了课文、了解大意后,我结合读与说,引导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情感体验逐渐达到了高潮。
这就使他们除了能够更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外,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带着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与骄傲的情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从而达到了语文的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再如,在引导学生解决“远看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课文中画出作者列数字,打比方进行说明的句子,体会长城的长、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伟大,从而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有了深刻的体会,领悟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蕴涵的深刻意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又使学生在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实在在的语文训练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扎扎实实积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过太多的限制,归结起来,还是在“应用”上做得不够。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的字、词语、句子、段落好比是建筑上的砖瓦等材料,把它们组织起来,盖成漂亮的房子——形成文字材料——是最终目的。
单纯的考试、分数,致使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很难用他们的嘴、他们的笔表达出来,造成语文教学的读书和应用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学以致用,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扎扎实实的积累,就是要把学生在语文课上通过读书学到的写作方法、通过读书形成的语感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比如在学习了《长城》一课以后,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一些建筑物,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真正地学以致用。
总之,“务实求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要引领学生简简单单地读书、实实在在地悟道,扎扎实实地积累,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真正担负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