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三节 导学案3

合集下载

中国的河流长江

中国的河流长江

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号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和湖泊等)和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状况。

3、知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剖析知识一)、长江的源流概况⑴源头:山⑵注入海洋:海⑶长度:约6300千米,亚洲最长,世界第三⑷流量:10000亿立方米(年净流量)⑸流域面积:180万km2⑹结合课本第7页政区图,找出长江沿途流经省区11个:青、、藏、、渝、、、赣、皖、、。

⑺结合课本第23页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地形区:、、、。

⑻找出长江干流上重要的城市:宜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其中长江上最大的内河港口是。

⑼上、中、下游划分:源头至为上游;至为中游;至入海口为下游。

二)、长江的主要支流北:自西向东:雅砻江、、嘉陵江、。

南:自西向东; 、湘江、。

其中长江上最长的支流是。

主要湖泊:、。

最大的湖泊是。

三)、河段特征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

其中湖北至湖南的荆江河段有“”之称。

下游: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水网如织,水乡泽国。

四)、水能资源:⑴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分析: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哪一段,尤其是从源头到水能最丰富。

⑵分析: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

这句话对吗?。

⑶熟悉长江上著名的大峡谷:虎跳峡和三峡的位置,找出长江上著名的水利枢纽:三峡和葛洲坝。

⑷自学课本第48页“长江三峡工程”,说出三峡工程在此选址的原因以及它的综合效益:选址原因;综合效益:。

五)、治理:首要任务是。

六)、巨大的航运价值: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有“”之称。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导学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城镇和乡村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第一课时)以深圳为例班级:小组:姓名:【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习目标】1.结合区域资料,理解城镇化的含义和标志。

2.通过案例和资料,综合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特点和差异。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思考城市中新市民的来源、城市的发展与变化,感受青龙县城城镇化的过程。

【认知内化】材料1:1979年3月5日设市以前,深圳叫做宝安县,总人口约30万,是一个以基塘农业为特色的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穷困。

材料2:2022年,深圳市常住人口达1768.1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87.68亿元,已成为中国超大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来自于深圳市统计局网站)材料3:深圳街区发展变化图1.什么是城镇化?2.城镇化的标志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一: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材料1:深圳市地区生产业结构的变化(右图)材料2:2022年12月,深汕特别合作区在赤石镇新里村实现了水稻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的全过程机械化,这大大提高了当地粮食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品质,节约了农业种植成本,科学推进农药、肥力减量化亦取得成效,深汕农业现代化探索示范迈出极具意义的一步。

根据上述材料探讨:1.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活动探究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以中国为例)材料1:深圳的城镇化过程是中国城镇化过程的一个缩影,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右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率数据。

3.结合材料并利用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材料2: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三节芳香烃[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苯与其侧链烷基在性质上的相互影响。

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1.苯的结构特点2.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色液态有特殊气味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1.苯的同系物的概念(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01烷基取代所得到的一系列产物。

(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一个□02苯环,侧链都是□03烷基。

(3)通式:□04C n H2n-6(n>6)。

2.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苯的同系物一般具有类似于苯的气味的□05无色液体,□06不溶于水,□07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08小。

3.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中由于苯环和烷基的相互作用会对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甲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09取代反应,硝基取代的位置均以甲基的□10邻、对位为主。

其中生成三硝基取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苯的结构简式可写为“”,说明苯分子中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是交替排列的。

()(2)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中都含有苯环,所以是官能团。

()(3)符合C n H2n-6(n≥6)通式的烃一定是苯及其同系物。

()(4)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的形式。

()(5)乙烯、乙炔和苯都属于不饱和烃,所以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相同物质的量的苯和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时消耗的氢气的量相同。

()(7)甲苯在一定条件下与硝酸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说明苯环对甲基产生了影响。

()答案(1)×(2)×(3)×(4)×(5)×(6)√(7)×2.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B.苯环的结构中不存在双键,但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苯和乙烯均可使溴水褪色,且其褪色原理相同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 C解析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溴易溶于苯,发生了萃取,是物理变化;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是化学变化。

(初中物理)第2章声现象--第三节《声的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2章声现象--第三节《声的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 声的利用【想想议议】当我们听到雷声意味着什么?听到铃声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声与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如:(1)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2)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3)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2.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如: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周围物体的方位,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

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声呐、倒车雷达等。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 利用声纳探测海深 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倒车雷达3、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震时会产生大量的次声波,我们人类听不到,可是一些小动物听得到,地震前,青蛙、老鼠、蛇类等纷纷逃出洞穴,这就是次声波干扰的结果,这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地震即将来临。

再如大象的语言交流等。

二.声与能量【实验】声波能否传递能量。

【器材】蜡烛、饮料瓶、橡皮膜等。

【步骤】1、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然后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橡皮膜,观察火焰的变化。

2、让点燃的蜡烛靠近正在发生的扬声器,观察火焰的变化。

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声波能传递能量【应用】1、超声波传递能量: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去,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超声波清洗仪:清洗电子产品、机械五金配件、眼镜、首饰、钟表、水果等; 超声波除人体结石。

2、声音传递能量:如震耳欲聋等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清洗仪 超声波除人体结石3、次声波传递能量:如次声波武器等【阅读故事】谁是“杀人凶手”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全死光,经检查,所有遇难者身上找不到任何伤痕,也不存在中毒迹象,显然,谋杀或自杀已不成立,究竟谁是“杀人凶手”呢?原来,风暴与海浪摩擦产生了次声波,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和传播能力,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差不多时,次声波携带的能量会使人的心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死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
【实验探究】
探究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x-t 图象)
问题4: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吗?需要测哪些物理量?如何测?
处理纸带:选好坐标原点,选好计数点,记录各点位置,记录时间间隔
建轴,选好刻度,描点,作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
问题5.小车做直线运动,为什么画出来的x-t 图象不是直线?
【应用】
例1:一辆汽车以1m/s 2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 。

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跟踪训练1:以18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在3s 内前进36m ,求汽车的加速度。

【小结】
达标检测:
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x =6t +4t 2(式中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 )
(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 m/s (B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 2 (C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 m/s (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 2
2、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3s 后速度达到3m/s ,然后匀速上升6s ,最后匀减速上升2s 停下,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升降机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t。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真菌》教学设计态结构探究蘑菇的形态结构实验3观察蘑菇中的颜色决定。

3、孢子囊着生在直立菌丝的。

不同点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二填写相同点前有个超链接:菌丝构成,菌丝有多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都有在菌丝顶端的孢子囊,孢子囊有成串的孢子组成。

相同点也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二幻灯片17:实验结论2:由霉菌模式图归纳其形态结构特点:多细胞菌丝组成,有细胞核,孢子囊内有孢子。

幻灯片18:观察香菇:观察其基本结构,填写下图各部分的名称,填写于学习任务单活动三,教师巡视。

1. 2.菌褶,成熟的蘑菇含有大量的 5 . 3. ,是由菌丝构成的。

师:好,时间到,看同学们观察的如何?哪位同学起来回答一下生:菌盖、孢子、菌柄。

幻灯片19:展示学生制作的孢子印:拿下纸杯,拿开香菇的菌盖幻灯片20: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菌:师:大家拿起蘑菇与大屏幕的蘑菇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吗?生:特别鲜艳。

还有一个环状的东西。

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师:那个环状的东西,大家知道叫什么吗?生:不知道师:这是某些真菌“脖子”上的环状领带,我们就叫它菌环吧。

师:这种蘑菇能不能吃啊?生:不能。

师:为什么?生:因为有毒。

师:对了,毒蘑菇有菌环,鲜艳,千万别吃,因为它虽有鲜艳的外表,毒性却非常强,如果误食就可能失去生命,同学们一定要记清楚。

怎么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菌,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大家课后去认真的研究。

一、真菌形幻灯片21:一、真菌形态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优质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优质导学案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导学案———————情景导入先思考———————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分布图思考探究: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哪些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哪些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提示: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日月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秦陵兵马俑。

———————基础知识要记牢———————1.形成原因(1)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绚丽多姿。

(2)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2.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最为重要山水风光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风土民情名山水景文化艺术风土民情其他举例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黄山等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等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敦煌壁画等汉族春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现代工程建筑、特色小镇风光、地方土特产和工艺品、中医和养生之道、菜肴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一、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1.多样性的自然环境2.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类型名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五大连池(黑)、武陵源(湘)、武夷山(闽)、黄龙(川)、天涯海角(琼)天象与气候景观春城昆明(云)、吉林雾凇(吉)、泰山日出(鲁)、巴山夜雨(川)、黄山云海(皖)水域风光景观北戴河、白洋淀(冀)、壶口瀑布(晋、陕)、黄果树瀑布(贵)、漓江(桂)生物景观香山红叶(京)、青海湖鸟岛(青)、椰林风光(琼)、坝上草原(冀) 综合景观长白山天池(吉)、博格达峰(新)、西双版纳(云)、大理苍山洱海(云)、九寨沟(川)、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人文旅游资源古建筑景观清西陵(冀)、平遥古城(晋)、武当山古建筑群(鄂)、岳阳楼(湘)、丽江古城(云)风土民情景观安塞腰鼓(汉)、晒佛节(藏)、芦笙节(苗)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天津、银川、延安、开封、南京、南昌、广州、武汉、遵义、昆明、扬州文化艺术景观孔府、孔林、孔庙(鲁)、云冈石窟(晋)、龙门石窟(豫)、大足石刻(渝)、乐山大佛(川)、敦煌莫高窟(甘)综合景观北京、拉萨、苏州、曲阜、西安、成都、桂林、避暑山庄、洛阳1.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B.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丰富C.我国有风采各异的风情习俗,如傣族火把节、彝族的泼水节等D.我国的现代工程建筑对中外游客吸引力不大解析:选A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同样,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2单元 认识新自我 第3课 珍爱生命(第1课时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导学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2单元 认识新自我 第3课 珍爱生命(第1课时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导学案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一课时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学习目标】了解世界由多种生命组成,各种生命之间相互依存,感受生命为世界带来生机活力,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懂得生命是值得珍爱的,是需要互相关爱的;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自觉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崇高理念【学习过程】一、预习热身自主学习由当今世界各国和发生在中国各地洪涝灾害火灾旱灾谈起,学生可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然后结合教材完成下列知识点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1.(1)观察上面两幅图,缺少生命的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观察上面四幅图,四幅图分别代表哪几种生命?充满生命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3)对比(1)和(2),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世界因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2.在地球上我们有多少共同生存的伙伴呢?科学界曾经估计全球的生物物种有150万。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3000万-5000万种。

相比而言,人类会是这众多生物物种中的一种。

这说明()A.生物物种的增多是人类决定的B.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C.生命是无穷无尽的D.人类应该关爱其他生命3.下列关于生命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因生命而精彩B.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C.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D.我们只需关爱和呵护人的生命生命需要相互关爱4.小草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在平坦的地面上,还是在岩石的夹缝中,或是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只有给它一点阳光、一滴水,它就可以装扮大地,可它也会由于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受到伤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B.小草的适应能力很强C.小草不需要人们的精心呵呵就可以成长D.小草的成长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5.(1)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好转,大陆向台湾捐赠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也即将踏上旅程。

你知道为什么海内外包括世界人民都喜爱大熊猫吗?(2)除了大熊猫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珍稀野生动植物?(3)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这是因为()A.珍稀野生动植物自我保护能力弱B.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C.只有这样世界才显得缤纷多彩D.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6.(1)牛羊猪肉可以被人们食用,鸽子可以传递信息,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就连人人讨厌的苍蝇蚊子,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医学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导学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导学案
结合上节课所学,尝试归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了解植物体是由哪六大器官构成的。
植物的各种组织尤其是分生组织的特点及作用需要进一步的讲解,以便)
2.知识运用(课后练习2.3.4.5.6)。
发现问题,指导深化。
合作归纳梳理知识结构;
通过反馈检测自查学习效果。
结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归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明确目标
结合教材插图及实物分析讨论完成问题1。
结合教师的讲解明确: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结合插图、教师的精讲、独立思考,归纳完成问题2、3、4、5,进而理解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结合教师的讲解,引发思考理解各种组织存在于植物体内。
2.结合教材64页内容及插图2—18“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说出什么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具有分生组织?
3.植物体还有哪几种基本的组织?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和分生组织有什么关系?
4.结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归纳植物体具有怎样的结构层次?
展示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插图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实物分析植物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教师补充讲解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教学
重点
1植物体中各组织的形成,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
难点
1分生组织的概念、细胞特点及分布。
2植物体由器官直接形成个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
主备人
张艳红
审核人
王维君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优秀教案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优秀教案
A 保护组织 B 分生组织 C 营养组织 D 输导组织
4构成人体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5.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 )
A、细胞群B、组织C、器官D、生物体
6.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个西瓜 B、一粒西瓜籽 C、一块洋葱表皮 D、一根西瓜苗
7.西瓜的红色瓜瓤部分实际是
达标测试
1.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 )有关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病变 D、AB
2.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12条 B 24对 C 12对 D 6对
3,具有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分裂能力强的植物组织是( )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教学反思
重点
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概述细胞的分化
难点
动、植物的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资源
自制课件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方面的录像
导 学 流 程
学习过程
学 习 内 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
1.生物体的由小长大,与细胞的与分不开。
2.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编号:008 主备人:郑金萍校对人:王玉玲审批人:
课题
第2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细胞的分裂过程,知道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有分化;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
2能力目标:能描述细胞的分裂过程,能理解植物和动物中的各种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命价值观。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范本模板】

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范本模板】

联合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导学案导学案序号: 1 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联合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 2 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导学案序号: 3 课题: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型: 新授课时: 第二课时
导学案序号: 4 课题:寓言二则课型: 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导学案序号: 5 课题:寓言二则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联合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单元导学案导学案序号: 6 课题:语文天地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
导学案序号: 7 课题:语文天地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
导学案序号: 8 课题: 语文天地课型:新授课时:第三课时。

初一导学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初一导学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植物体的构造层次导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可以经过察看认识构成叶片的主要组织2、过程与方法: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暂时切片的。

进一步娴熟显微镜的使用和暂时玻片的制作等基本技术。

3、感情态度价值观:适当采集植物叶片,培育爱惜生物质源的看法重难点要点:认识构成叶片的主要组织难点: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暂时切片(在学习实验操作详细方法时要求严格规范,而且学会贯通融会,能依据近似的方法察看植物体的其余器官。

)知识链接1、植物的组织、器官的看法2、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构造特色学法指导1.实验剖析法;依据显微镜下察看到的叶片组织的特色推导其功能,掌握由特色推导功能的科学思想方法。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联合:先自行依据导教案看课本、思虑,而后小组沟通各自的看法。

小组沟通时要专心听他人的讲话。

学习内容一、课前准备1、实验室准备: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叶片永远装片,双面刀片,镊子盛有清水的培育皿﹑滴管﹑毛笔﹑小木板﹑纱布、吸水纸2、学生准备:到野外采集不一样种类的植物叶片二、温故知新1、构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等。

2、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六大器官构成。

3、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暂时装片分 6 步:、、、、、、。

三、自主学习:1、小构成员把课外采集的树叶分给每一位同学,各自用肉眼和放大镜察看,试试解答以下问题:(1)叶的正面和反面的颜色能否同样?(2)不一样种类叶的叶脉散布有什么不一样?(3)滴一滴水在叶片上,会看见如何的现象?(4)秋季树叶掉下来是反面仍是正面朝下?各小组议论后,由代表讲话,对问题进行论述。

四、合作学习1、阅读教材,联合书籍p82— 83 的实验步骤,在小组长的率领下,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⑴、发问:制作的玻片一定如何才利于光芒的穿过?⑵、掌握此次实验成功的要点是什么?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实验成功的要点:⑴、实验步骤二:右手捏紧并排的两刀片。

植物体结构层次导学案

植物体结构层次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2)导学案课前预习1、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_______ 开始的。

它经过细胞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 ,进而形成植物体。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______ 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______ 组织。

4、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有组织有:______ 组织、______ 组织、_____ _组织、______ 组织和组织。

能储存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组织,其中含有_____ 的该种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属于______ 组织。

表皮细胞属于_______ 组织。

学习目标1、准确辨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2、准确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3、会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高效课堂一、情境引入:1、出示番茄:番茄的果皮与果肉口感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2:(课件展示番茄果皮、果肉的组织细胞)为什么番茄的果皮与果肉细胞会不同呢?这些说明了什么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1、学生观看视频:展现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视频片段。

2、观后讨论交流: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是从最初的一个细胞开始的,经过细胞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学习任务二:认识植物的器官1、课件展示绿色开花植物图片,分辨构成的器官。

简单描述各器官的作用。

2、观察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小结填空_________ 称为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_____________ 称为器官:与植物的繁殖后代有关学习任务三:辨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自读“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的内容,初步认识主要组织。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7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7
5、一棵大树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细胞群
6、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那类()
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7、“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是哪个组织细胞所拥有的特点()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分生组织
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强,不断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
保护组织:如根、茎、叶表面的表皮,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如番茄果肉、花生种子。
输导组织:导管、运水和无机盐。筛管、运有机物。
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
四、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道字中学生物学科导学案
课题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科
生物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七年级
课型
综合课
节数
18
学习
目标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认识植物体的几种组织装片。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4.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空间想象力。5.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阅读教材明确核心要点
化难
为易
连线:
分生组织储藏营养物质,如番茄果肉、花生种子。
保护组织如根、茎、叶表面的表皮,保护作用。
营养组织分裂能力强,不断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
输导组织支撑和保护
机械组织导管、运水和无机盐。筛管、运有机物。
独立
完成
检测

七年级湘教版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七年级湘教版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辨别方向,两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预习导航】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高原,面积最大的盆地是盆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洋的海沟。

4、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问题探究】1、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海底地形由大洋边缘到大洋中部的分布规律怎样?3、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目标检测】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2、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的相对高度是()A 、10380米B、1532米 C 、7320 D 、8380米3、大洋底部面积最广大的是()A、大陆架B、大陆坡C、大洋中脊D、洋盆4、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脉5、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6、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陆架B、大洋最深的地方是海盆C、大陆架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D、海沟位于大洋中部【总结概括】【布置作业】-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一议
自主探究,理解 比例尺的意义
(5 分)
第二关
试一试
学生独立作业,再 请学生展示 (10分)
第三关
求实际距离(试一试) 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的两个直辖市,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 心,今天我们就根据其中的一幅中国地图和比例尺来计算一下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板书问题: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1、师:要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应先怎么办呢? 生:先找到北京和上海,然后用直尺量。 师:真聪明,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在 1:34000000 的地图上,量出北京到上海的距离。 学生得出 3 厘米。 师: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呢?请同学们 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注意,计算的结果用千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 22 页:练一练 1,2,3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再 请学生展示(10) 分
请学生回答(7 分) 测一测
第四关
回顾总结
总结归纳,盘点收 获。 (3 分)
六年级下册数学二单元导学案
比例尺(第一课时)
设计: 唐雪亮 课型 新课 导师: 唐雪亮 班级: 六 年级 (1) 班 时间:第五周 星期 二 第 一 节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闯关目标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问题。
闯关重点 闯关难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实际问题。 闯关内容 闯关策略 闯关点拨 一、看图产生疑 问 入
第一关
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理解比例尺意义 师:大家请看笑笑同学根据比例尺的知识画出的平面图, 你看他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你知道 1:10000 是什 么意思吗?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生思 考交流) 生汇报:1 表示图上距离,10000 表示实际距离 图上的 1 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 10000 厘米,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10000 倍。 师:对,图上的 1 厘米,表示实际的 10000 厘米,因此比例尺 实际上就等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板书:比例尺=图上 距离/实际距离)生读一读。 揭示比例尺的含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比例尺 1 :10000 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①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10000; ②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10000 倍; ③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100 米(也就是 10000 厘米)。 2、学生看书自学线段比例尺并利用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 3、认识比例尺特征。 (讨论)当你看到比例尺 1:6000000 时,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观察,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教师指出: 为了计算简便,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 (或后项) 是 1 的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