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九下·揭西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B .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C . 2016年春季广交会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商家,他们的展台上摆放的新产品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D . 孟子认为在“生死”与“义”的问题上,“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2.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

C . 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102种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D . 各级干部是否廉洁奉公,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大问题。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7八上·泗阳期末)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清晨,驻________足古朴美丽的北关桥上,dì________听桥下潺潺的水声,目睹鳞次栉________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________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

是呀,涛声依旧,可东台旧貌已换新颜!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
5. (2分) (2019九下·镇原期中) 某学校开展了以“关爱弱者”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一:调查统计】为了调查各年级同学对“关爱弱者“的认知情况,班长对四个年级100名同学进
行了问卷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
某学校学生对“关爱弱者”认识情况的调查
(2)【活动二:拟写标语】为了让“关爱弱者”这一活动有效开展,让大家都能主动地“关爱弱者”,让弱者生活在阳光中,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活动三:由衷邀请】为鼓励同学们加入“关爱弱者”的队伍,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派班长邀请心理专家张教授给大家做个报告,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说?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
6. (8分) (2017八下·河源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此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
②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
③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3)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首段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人的旷达胸襟做铺垫。

B . 文章登高望远而写景。

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用以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 . 文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

D . 本文巧用对比,如写景一暗一明,写迁客骚人的反映一悲一喜,这些对比性描写正好反衬了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8七上·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B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公大笑乐
C . 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D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匹夫不可夺志也
(2)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自述其人生经历时说自己到七十岁时做事才能不随心所欲,不越过法度。

B . “三省吾身”“三人行”的“三省”“三人”分别指“三次进行反省”和“几个人”。

C . 孔子认为在与人交往中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要动怒。

D . 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安贫乐道的君子精神。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8. (9分) (2017八下·临泽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

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
的冷清。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

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

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

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

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

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

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

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

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

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

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

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

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

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

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

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

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

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

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

片断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划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3)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4)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5)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A .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9. (16分)阅读理解
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
麦子
奶奶的卧室有一个大大的衣橱。

衣橱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

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

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

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芬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奶奶说,长大后,衣橱里的旗袍都归我。

为此,我向同桌的小芊炫耀了很久。

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

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

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然后,到处一片“轰隆隆”。

接着,一片静寂。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等我们反应过来时,看到的除了尘烟,还是尘烟。

在尘烟中,我家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堵墙,还有墙下奶奶的那个大衣橱。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

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去镇上的医院帮忙了。

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

孤零零的我带着被吓坏的小狗阿白钻进了奶奶的衣橱。

衣橱完好无损。

衣橱里的衣服仍然光鲜、亮丽。

可是,我害怕极了。

傍晚的时候,奶奶回来,从废墟里刨出一些饼干。

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吃,阿白也没心情吃。

我们一起坐在衣橱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呆呆地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

我和奶奶从废墟里拾掇出一些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完好的砖块、木料。

穿着一身蓝色旗袍的奶奶在废墟上砌了简易的灶,为我熬了稀粥。

还用那些砖块、木料在衣橱旁搭建了一个能睡觉的小窝棚。

因为下了一场雨,衣橱开始渗水。

天晴后,奶奶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那株丁香树上,一头系在从前院内的那株橘树上。

我和她将衣橱里的旗袍一件一件又一件,慢慢地晾挂在绳上。

阳光下,那些旗袍随风轻轻地摇摆,像一面面绚丽的旗帜。

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后来,镇上来了救援队、医生,还有许多志愿者。

奶奶也加入到他们中间,为那些受伤的人做饭、洗衣。

每天早上,奶奶去做事前,都会拉开她的衣橱,精心挑选出一件美丽的旗袍。

她说:“漂亮的衣服会使人的心情逐渐好起来。


奶奶说得一点没错,每天目送她穿着旗袍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悲伤。

而阿白也渐渐有了生气。

我们一起在废墟上走来走去,还采来野花,放在窝棚里,放在衣橱上。

不远处传来小鸟的叫声,空气中有栀子花的味道在弥漫。

我开始明白某些东西已永远失去,但某些东西却留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

灾后重建开始了。

爸爸妈妈所在的厂区恢复了生产,学校有了板房教室。

奶奶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绣了一朵金色的太阳花。

我们一家寄居过的窝棚被拆去,废墟上的碎砖烂石也清理走。

大家开始陆续搬进简易的板房。

我们也不例外。

衣橱也搬了进去。

里面的旗袍依然光鲜、亮丽。

樟脑丸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奶奶的精神依然很好,穿着旗袍的她依然好看。

而我依然喜欢高兴的时候躲进衣橱,也依然喜欢伤心时,一个人躲到里面,哭泣。

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站立”指的是什么?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3)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答出两点即可)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2020·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迈出蹒跚不稳的脚步,第一次走进校园,第一次背起行囊逐梦远方……无数个这样的第一次,构成了我们对人生最真实的体验,而成长,就是勇敢地拥抱“人生第一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人生第一次”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 (2019八上·凤翔期末) 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________至________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
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 .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答案:3-4、
答案:3-5、
考点:
解析: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4-1、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五、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六、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0-1、
考点:解析:
九、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