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和噪声》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音和噪声》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定义、特征和区别。
2、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等特性。
3、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重点
1、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三、学习难点
1、理解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音调和响度的影响。
2、探究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四、知识讲解
(一)乐音
1、定义: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特征
(1)响度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程度。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同时,响度还与人耳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例如,用力击鼓,鼓面的振幅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大;轻轻击鼓,鼓面的振幅小,发出的声音响度小。
(2)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例如,即使不同的人唱同一首歌,我们也能分辨出是谁在唱,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二)噪声
1、定义:噪声是指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来源
(1)工业噪声:工厂里的机器运转、设备加工等产生的噪声。
(2)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3)社会噪声:人们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如集市上的喧闹声、家庭中的电视声等。
3、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
至耳聋。
(2)对睡眠和休息的影响:噪声会干扰人的睡眠,使人难以入睡
或睡眠质量下降。
(3)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噪声容易使人产生烦躁、焦虑、紧张等
不良情绪。
(4)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降低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4、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控制:改进声源结构,减少噪声的产生,如在摩托
车上安装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采用隔音、吸音、消音等措施,如道路
两旁设置隔音墙、在房间内安装吸音材料。
(3)在人耳处控制: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减少噪声对人
耳的伤害。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声音中属于乐音的是()
A 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
B 市场上的叫卖声
C 课间的吵闹声
D 音乐会上的钢琴声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其原因是()
A 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
B 鼓面振动的频率不同
C 敲鼓的姿势不同
D 敲鼓的人不同
3、男高音歌唱家在引吭高歌,其中“高”指的是()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禁止在市区鸣笛
C 工厂里的工人戴耳塞
D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六、课后拓展
1、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噪声,思考如何减少这些噪声。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隔音装置,并测试其隔音效果。
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乐音和噪声的定义、特征以及区别,知道了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等特性,明白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
声的方法。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区分乐音和噪声,减少噪声
对我们的危害,同时也要保护好听力,享受美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