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作文赏析你如何“感受”和“触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感受乡村”或“触摸城市”为题写作——今年的浙江⾼考(Q吧)作⽂题给我们提供了⼀个较为宽松的背景。
它是命题作⽂,但它不像有些命题作⽂那样死死捆绑住学⽣的⼿脚,不为考⽣留下思维的空间,甚⾄还蓄意剥夺学⽣情感价值判断的权利。
它是宽厚的,给了我们感受的权利、触摸的权利,还有选择的权利。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个话题,虽然⾏⽂时不能另拟题⽬。
你是个城市⼈,那么你可以写写城市的声⾳、城市的⾊彩、城市的喜怒哀乐;当然或许你有点点厌倦城市的车⽔马龙、霓虹闪烁,⽽那⼏次乡村经历(它们可能只缘于⼏次旅游)却与很多美好的想象⼀起成了你的难忘,那么也可以写下你的难忘,虽然你与乡村并⽆“深交”,但是那并不妨碍你去回忆它、感受它。
你是个乡村的考⽣,你对⽣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有深厚绵长的情谊,那么写写它,你的感受肯定有不同寻常之处;当然,你也有可能向往城市,尽管你去过的城市不多,接触的城市⼈不多,但是你毕竟“触摸”过它,不是吗?写下这些,也能别开⽣⾯。
瞧,这个题⽬给我们天地还真是宽⼴的。
“感受乡村”和“触摸城市”都是⼀个动宾短语,我们可以为它补上主语:××感受乡
村,××触摸城市。
这个××可以是“他(他们)”,也可以是“你(你们)”“我(我们)”。
以第三⼈称写,冷静客观,易于发表议论,还可以⽤故事形式借故事中的“他”来写现实中“我”的感受。
以“你”的称呼来写,亲切⾃然,借“你”之⼝⾔“我”之⼼,如果将乡村(城市)称为“你”,还有拟⼈效果。
当然,最为常见也是最真切的是从“我”的⾓度写⽂章,写我的所见、我的所闻、我的所感、我的所思。
不管⽤第⼏⼈称写⽂章,不要忘了⽂章是要写“我”的;“我⼿写我⼼”,没有“⼼”的⽂章赢不了喝彩。
现在,该想想我们到底要感受(触摸)乡村(城市)的什么了。
⼀说到乡村,我们可能会联想到黄澄澄的稻⽥、暮归的⽼⽜、袅袅的炊烟,还有那⾍声蛙鸣、泥⼟芳⾹,那样宁静⾃然的乡村在你笔下必定洋溢着诗意。
你如果还可以看到这些美好景⾊之下的温暖的⼈情——憨厚质朴的⽼农、互帮互助的邻⾥,那么我们将会感受着你所感受到牧歌⼀样的乡村。
你还可能是⼀个冷静的⼈,你看出温情外⾐下的乡村的挣扎,它⽣存在旧有⽂化和城市⽂明的夹缝中,它遭受着物质⽂明的剧烈冲击,但它分明还是落后的,这些冲击将⼈的⾃私、狭隘暴露⽆遗——你写这些,⾜可见出你的思辨和睿智。
同样,想要触摸城市,也请在城市的后⾯加上⼀个或者⼏个词语。
在车⽔马龙、霓虹闪烁的背后,你看到了城市的哪种表情,你搭到了城市的哪种脉动?是繁华热闹,是喧嚣浮躁,是冷漠⽆情,是稳重踏实,还是……
好了,现在我们的创作已有了⽅向。
不论你是要感受乡村还是要触摸城市,都请为你的构思选择⼀些具体可感的场景、⽚断。
泛泛⽽谈、空洞⽆物不是我们⽂章的品格。
⼀幅景、⼀种声⾳、⼀样⽓味、⼀个表情、⼀种姿势、⼀段话、⼀件事、⼀种⼼情、⼀个观点,都是建构你⽂章的好材料,它们是⾎⾁,丰满着你⽂章的灵魂,婀娜着你⽂章的姿态。
⽂中有“真我”、“真情”、“真感”,不说空话、套话,要说经过⼼灵和头脑的话,要说有内容的话,可能正是今年浙江⾼考作⽂题所要倡导的。
⽽这些,本来就是作⽂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