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9六年级重点小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找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3 分)
A 、洗濯.(zhuó) 宽恕.(sù) 藐(miáo)小 玲珑剔(tī)透
B 、倔.强(jué)论.语(lún) 泯.灭( m ǐn)猝.然(cù)
C 、唱和.(hé)迸.溅(bènɡ)澄.清(chénɡ) 诅.咒(zǔ)
D 、雏.形(chú)缀.连(zhuì)挑.逗(tiāo)屡.次(lǔ)
2、挑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 分)
A 、瘦骨磷峋 玲珑剔透 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B 、津津乐道 问心无愧
头晕目眩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3 分)
A 、他在我们这群小伙伴中,做事稳当,处事果断,德高望重,很
有威信。
B 、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 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
枝招展,煞是好看。
C 、我奢望将来成为一名宇航员。
D 、开学以来我努力学习,获益匪浅。
4.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3 分)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 .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 .①拖 ②高
兴 ③覆盖 C .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 .①活 ②犹
豫 ③滋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
具体的改进 措施。
C .七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D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条件之一。
6、名著阅读(14 分)
①《繁星》是 的诗集,受印度诗人 的影响创造的小诗
集。
②《水浒传》的作者是 ,林冲的外号叫 ,写出和他相关的一件事情的
名字 。
(3)在 (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
了布料” 的短身燕尾礼服,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
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
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他的《____》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7、根据课文默写(12 分,每题1分)
①《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②,但余钟磬音。
③将军百战死,。
④,随风直到夜郎西。
⑤,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论诗》中提倡创新,认为各个时代都有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的句子是:,。
8、诗歌阅读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并与下文的后呼应。
2 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 分
二、阅读(24 分)
(一)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
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9、字义解释5分
执()俄()至()截()遂()
10、句子翻译4分
(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遂依而截之。
11、这个故事讽刺的是谁?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 分)
(二)(11 分)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 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 分)
13. 3 分)
14.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3 分)
15.赏析下面句子。
(3 分)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
手臂撒娇。
16.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3 分)
三、作文(50 分)请以“好书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 字。
答案
1、B
2、D
3、D
4、
C 5、A
8.(1)比
喻雪
(2)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12.吃惊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
并说明原因
13.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一个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1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
活的人。
15.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16.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
【用时:90分钟】
寄语:饱读诗书,满腹文采,积淀底蕴。
徜徉于经典的美文幽径,含英咀华;
穿梭在青春的唯美心间,倾吐花露。
拿起激情之笔,开始你的文学之旅!
提示: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按要求答题。
(12分)
hú lún tǎn tè wù
()吞枣()不安恍然大( )
rǎng rǎng jū cǎi
熙熙( ) 不()一格兴高( ) 烈
同音字:quán:()愈()缩()势
依次写出第一行词语的近义词:
依次写出第二行词语的反义词:
2、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手”的成语补充完整。
(3分)
形容极为兴奋()形容医术高明()
形容重归于好()形容十分喜爱()
形容情深如兄弟()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3、下列选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返璞归真、亭亭玉立、形色匆匆”这三个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B、刚劲.、狂风怒号.、含情脉脉
..、埋.怨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
C、“饱经风霜”与“饱览群书”中的“饱”字意思不一样。
D、“张灯结彩、目瞪口呆、姹紫嫣红、怒目圆睁”都是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2分)
①君子一言——
②不入虎穴——
③——死而后已
④——不能动人。
5、按要求填空。
(3分)
(1)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20杜甫,字子美,世称“()”,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
6、根据要求填写诗歌。
(4分)
(1)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7、根据情境想象画面,再写一写。
(4分)
①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夫妇正与一个孩子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下来了,夫妇俩都忙着为孩子遮雨,小孩子会心地笑了。
请为前面描写的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有深度。
(2分)
②根据有关部门2012年的调查,广州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
14%的小学生血压偏高,学生肥胖率比2年前增长了4%。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2分)8、将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2分)
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儿童歌舞之外,()我喜欢的《动物世界》。
我看得入了迷,爸爸过来批评我,说我还没完成功课,我嘟起了嘴,妈妈也对我说:“()爸爸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应该虚心接受。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9、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
①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修改病句)
②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
”(改为转述句)
③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改为双重否定句)
④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缩句)
10、按要求填空。
(2分)
①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1分)
《绿山墙的安妮》()《战争与和平》()
②根据谜面猜成语。
(1分)
1×1=1()12345609()
二、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20分)
精神救助
张莉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
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
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
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
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
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
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
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
”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
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
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
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
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
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
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
“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
”
我拦了一下。
“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
”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
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
”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
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
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
”“拿着,这是零花钱。
”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
”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
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
”
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
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
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这句中“也”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母女二人赠送衣物的细节,你能读出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剖析深刻。
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该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生活是美好的。
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
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瞬间”“精彩画面”等),再下笔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45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要扣分。
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8分)
1.囫囵吞枣、忐忑不安、恍然大悟、熙熙攘攘、不拘一格、兴高采烈
近义词:不求甚解、心神不宁、幡然醒悟
反义词:门可罗雀、千篇一律、垂头丧气
痊愈、蜷缩、权势
2.手舞足蹈、妙手回春、握手言和、爱不释手、手足情深、眼疾手快
3.D
4.驷马难追、焉得虎子、鞠躬尽瘁、不精不诚
5.(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诗圣、史诗李商隐、杜牧
6.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1)例如:爱是孩子成长的保护伞。
(2)广州市小学生身体指标持续增长,但是体质却在下降。
8.不仅……还……;如果……就……
9. ①删去能否;②小芳对我说,那是她的铅笔,请还给她。
③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④天气热。
10. ①露西·蒙格玛丽;列夫托尔斯泰。
②一成不变;七零八落
二、阅读。
11. 含义:范春芳的品质对“我”精神上的影响。
作用:点明文章中心
12. 因为女儿是这么把裙子给范春芳的,我心里惭愧所以也把钱塞给春芳。
13. 女儿是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范春芳,而母亲则是把自己不用的东西给她。
14. 说明我的救助并不是全心全意的,还是带着个人的自私情感。
(言之有理即可)
15. 女儿是个真正大方去帮助他人的人,她有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在文章中与我
作对比,突出我内心的自私情感。
新小升初语文综合模拟测试试卷
卷首寄语:前方的路还很长!你想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吗?那就请你把握青春年华,以最佳姿态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站,加足油,鼓足劲,认准方向,勇往直前!你好学勤奋了六年,一定已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支撑你向着新的彼岸进发。
今天先在这里亮个相吧。
全卷120分,其中书写整洁3分,基础与能力97分,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查(20分)。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8分)
1、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jǐn gū zhòu紧箍咒 xiángyāochúmó降妖除魔不亦说.
( yuè)乎
Luàntánqín 乱弹琴 rĕshìshēngfēi 惹是生非忍俊不禁.( jīn )
2、成语解读填空(8分)
温故知新弃旧图新推陈出新所填的字都是“新”的反义词
讳疾忌医的“讳”声母是 h 破釜沉舟的“釜”韵母是 u
滥竽充数的“滥”声调是去声汗流浃背的“浃”音节是 jiā (hàn liú jiā bèi)
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走.马观花跑不屑一顾.看、回头看比.肩继踵挨着杯水车薪.柴草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A、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
晚餐的菜肴品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半是我以前所没有吃过的。
B、“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这句宁波话啥意思?
这件事非常麻烦,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5、纠正错别字,并为错字写出一个有它意思的成语(8分)
示例:情不自尽(尽 ~ 禁)山穷水尽短兵相结(结 ~ 接)张灯结彩
顾名思议(议 ~ 义)不可思议望尘莫急(急 ~ 及)急中生智
费寝忘食(费 ~ 废)枉费心机出人投地(投 ~ 头)自投罗网
6、写出常见的连缀语或对偶句(8分)
①头悬梁,锥刺股。
②玉不琢,不成器。
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思维的辨析与判断(15分)
1、中央电视台办了档特别栏目,将智能机器人跟人进行较量。
供评委选择的两
个预判答案是“机智过人”或“技不如人”,这里,两个成语在使用中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机智过人”原指机灵聪明超过一般人,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
“技不如人”原指技术本领比不过人家;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技能比不过人。
2、读好书,做好人,我们都要牢记于心。
——句子能有两种怎样不同的理解呢?(4分)读好的书,做好的人,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或: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3、将下列几个句子排序组合,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在横线上填上依据。
(7分)( 2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 6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
( 1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 3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道:“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 5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 4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
这段文字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合(属时间顺序),对话内容则是事理上的承接(属逻辑顺序)。
三、阅读的理解与表述(24分)
(一)阅读朱自清散文《春》选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问(1)这是作者描绘的一幅“春花图”,若将语段分成两层,“//”标在哪里?
(1分)
问(2)语段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波浪线划出3处拟人的句子。
(3分)
问(3)划线的三个句子从纵向看作者是怎么安排语序的?横向看语序上又有什么特点?(2分)
纵向看是“树——花——果”;横向看都是“桃——杏——梨”,前后对应着写。
问(4):这段文字描写景物虚实相间,你觉得哪个句子是虚写?为什么?(2分)“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因为眼前正在开花,结满果实是作者的想象。
问(5):语段中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2分)
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的繁茂与甜香;这叫“侧面衬托”。
(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识李》,然后按要求答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4分)
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许多、众多
人问之.,答曰.指代“王戎”说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众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树上的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B.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边却有那么多果子,这李子就一定是苦的。
3、回答问题(6分)
(1)王戎根据什么推断李子是苦的?(2分)
长在路边,摘取方便,若好吃,应该没有那么多李子了。
(2)从“信然”一词看,其他孩子对王戎所讲的理由原来抱有怎样的态度?(1分)
原来抱有不相信的态度。
(3)“王戎识李”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如:要善于观察,对事物要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
或: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两种启示都各有三个要点,每点1分)
四、语文的活学与活用(20分)
1、古代有一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写了一副对联:“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
”你能读懂字背后的意思吗?已知:古代女儿叫“千金”,女婿算半个儿子。
(3+1+10分)
求解:老人晚年是一种怎样的处境?你若是他的亲人,看到对联会怎么做?为什么?
解答:老人虽有10个女儿,10个女婿,但晚年还是过着孤苦、凄凉的生活。
以后多去看他。
(短文250字以上,围绕“尽孝”展开,要有自命题。
)2、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6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汉·刘桢)(注:从弟,堂兄弟。
)
(1)从松柏角度提问——松柏有怎样的本性或松柏的本性是什么?
(2)从作者角度提问——为什么写这样的诗赠送给堂兄弟?
(3)从读者角度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启发?(或:你认为该如何面对困境?)
五、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测(20分)
1、背诵的古诗填空:(12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1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2、《西游记》的阅读记忆:(8分)(2+3+3)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书共 100回,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西游记》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东海龙宫得到的,在那里这东西叫什么?重二万三千五百斤,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了?
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3)唐僧分别在哪里收了三个徒弟?观音赐的名字分别叫什么?(示例:鹰愁涧收白龙马)
五行山救孙悟空高老庄收猪悟能流沙河收沙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