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 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观后感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
2022的春天,来自黄土地擅长乡村叙事的两位已故文艺大家被无数人追忆、缅怀,一位是作家陈忠实,一位是电影导演吴天明。
陈忠实头枕着伟大的《白鹿原》去了他的另一个文学的天堂,在那个世界里,他会骄傲地说,《白鹿原》再版达到了200余万册,由《白鹿原》改编的人艺版话剧、陕艺版话剧观众如潮。
在天堂里,有《白鹿原》的永远陪伴,他不寂寞。
在陈忠实离开的这个春天里,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白鹿原》又摆满了书城的显要位置,学院版话剧《白鹿原》12日也拉开了帷幕天堂里还有一位他的老乡,他可没有陈忠实那么幸运,两年前,同样是一部孕育于黄土地的电影作品却成为吴天明临终前的一个牵挂,最终也没能看到他的《百鸟朝凤》登上银幕。
天堂里,他的世界依然《百鸟朝凤》,是他的执著,还是他的祈祷,我们的世界终于明白银幕不能没有《百鸟朝凤》。
影片拍摄完成已近3年,5月6日终于公映,许多观众心里却是难言的一种滋味喜悦和悲凉参半:喜悦的是,一部有情怀、提精神的影片终于得以公映,吴天明在他的世界总算等到了这一天,他可以和我们讲述创作的苦与乐,和我们分享有关《百鸟朝凤》的幕后点滴。
悲凉的是,一部被业界、专家评价极高且得了中国电影金鸡特别评委会大奖的影片,何以两年后才露面。
过去的时间里,是发行,是院线,还是观众出
了问题?吴天明带着遗憾离我们而去时,他其实有一个不解的答案,那我们今天已有了可以解开的答案吗?无论什么理由,我们都会为吴导遗憾。
女儿吴妍妍回忆说,在他最后的日子依然还在为这个电影能够上映而忙碌,他走之前也在和几家发行公司谈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比较悲观,说片子不太好发之类的,所以他一直在为这个片子的发行努力,他当时还用手机给一个发行公司的老总发了短信,说你看一下我的片子
吴天明的最后一刻仍是《百鸟朝凤》。
因为编辑的约稿,也是笔者迫切的观赏期待,7号抽身赶往影院,万万没想到辗转了三个院线,结果均无排片,而且是连续三天都没有排片计划,情急之下全城搜寻影讯,8号得以在大悦城金逸国际影城看了VIP午间场。
放映结束后,我身边的一位女观众自言自语地说真好看。
灯光亮起许久,几位观众扔驻足座椅前若有所思。
此时的我已完全走进了吴天明的电影世界,大脑中定格着焦三爷的背影,眼中浸着泪水不舍地走出影城。
穿梭在嘈杂的、现代的、玲琅满目的豪华商场,我生怕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打乱思绪,也怕泪水流出,极速地逃离了商场。
同是乡村叙事,有宽度更有长度的《白鹿原》写得是家族的时代变迁,而《百鸟朝凤》以两代唢呐匠的坚守聚焦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受到的冲击。
影片不是现在流行的一个情节接一个情节的高频率叙事,镜头语言和故事节奏很沉稳,两代艺人之间、父子之间、土样文化之间、城乡之间都有矛盾冲突,但叙事上很克制,不煽情,观众之所以落泪,是因为电影的走心,何止走心,而且入脑。
影片的故事不曲折,人物命运不离奇,声光音效也不炫目,但好看,好看的是有情怀。
影片上半部分是学艺。
小河边,天鸣先从吸河弯里的水做起,再用口中的水滋倒立着的牌子练习肺活量;芦苇旁,天鸣跟着师傅观察、识别各种鸟
的叫声孩子就是孩子,免不了学艺的乏味、怕苦,会想家、会退缩,导演安排天鸣的两次回家都不是多余的闲笔。
一次是天鸣打退堂鼓擅自回了家,听到父亲对百鸟朝凤的期待,相信他一定能学成的一席话后,天鸣又悄悄回到了师傅的身边;一次是孩子想家,一心希望儿子成为唢呐匠的父亲以为师傅不要儿子了先是一脸的疑问,听到天鸣很快就回到师父身边转而一脸骄傲的笑容。
还有天鸣第一次出活就从师傅身上悟到了钱和德性的孰重孰轻,天河在一望无际的麦浪中帮师娘收割麦子的身影吴天明将镜头对准被现在认为都是闲笔的生活实感,以真切的细节描绘了乡村的美感、时代的质感,也支撑了天鸣学艺的时间感。
影片下半部分是天鸣自立门户。
在师傅决定把所有的宝贝整整一箱的唢呐全部传给天鸣时,新一代的唢呐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挑战。
随着社会的变革,现代生活方式开始涌向乡村,唢呐班遇到了洋乐队的挑战:一支铜管乐队伴着女歌手甜腻的流行歌、扭捏舞动的身姿出现在婚礼现场,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如雷般炸蒙了天鸣,对峙中的唢呐班和管乐队厮打在一起。
唢呐被压折了,师傅曾经告诉天鸣记着唢呐离口不离手,要好生护着的唢呐匠的生命之重,使焦三爷愤然掀翻了酒桌,师傅一声都给我住手才平息了争斗。
事虽然平了,但镇上多数家庭的白事都不再请唢呐班了,为了生计,班里的唢呐手也一个个离开去了城里打工,游家班面临着散伙。
天鸣自身也因为不出活而挣不到钱、没钱娶不到媳妇的的困境。
影片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乡村困惑都有所表现,但不渲染,点到为止。
导演
给观众的不是矛盾引发的闹,注重的是人物的内心波澜。
焦三爷,一个符号化的人物,他卖了牛不是为治病,是为了置办一套新家伙: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他请求天鸣答应他。
在他病危时,文化局的傅正局长要把唢呐录下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编导带有讽刺意味的一笔,但师傅要求天鸣答应下来,算是对自己最后的一点安慰。
唢呐曲《百鸟朝凤》是影片的精神高地,贯穿始终的是和这首唢呐曲紧密相联的人品。
唢呐这门民间艺术讲究的是匹配,唢呐一般除了四台就是八台,吹到顶就是领奏吹百鸟朝凤,做人要配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要配那把金唢呐。
这个大哀的曲子是唢呐匠的看家本领,是德高望重的死者才可以享用,受用的人要口碑极好才行,一般的人是不配享用的。
那么什么样的唢呐匠够上吹百鸟朝凤的份儿,什么样的逝者能享用百鸟朝凤。
片中从不同人物口中说出的都是唢呐与人品关系的乡俗文化:天鸣父亲为荣耀家族一门心思要儿子吹到百鸟朝凤。
天鸣跟着焦家班第一次出活就看到葬礼上要多出钱请求师傅吹一首百鸟朝凤,师傅奔儿都没打脱口而出不同意:不是钱的问题,因过世的查老爷子的德性不配。
焦家班对接班人的要求要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因为这样的人才能拼着命把这活儿传下去。
手中的金唢呐只能吹奏一个曲子,这个曲子就是百鸟朝凤。
观众随着剧情一直期待着百鸟朝凤的出现。
影片的高潮是焦三爷为打过日本鬼子、剿过土匪、修水库压断了四根肋骨受得起百鸟朝凤的窦村长亲自吹响了百鸟朝凤。
为了百鸟朝凤,身患肺癌的师傅,鲜血从唢呐口流出,师傅用生命捍卫了百鸟朝凤的高洁。
观众想象焦三爷病逝后一定会享用百鸟朝凤,可师傅对天鸣说他死了吹四台
就行了,天鸣说吹百鸟朝凤,师傅却说使不得。
片尾天鸣在师傅的坟前独自吹响了百鸟朝凤,完全不是观众想象的为焦三爷举行的宏大葬礼上的百鸟朝凤。
天鸣孤坟前唢呐的独奏,真正吹进了观众的骨头缝中了,这正是导演寓意的百鸟朝凤走向了消失的凄凉
影片给了一个开放的结尾,游家班的命运如何?天鸣能坚守下去吗?尤其影片最后那个焦三爷远去的背影镜头,带给观众无尽的思索,也自然勾连起吴天明离世两年后影片姗姗来迟的事实。
片尾渐渐远去的焦三爷的背影,其实就是导演吴天明自己,他对电影艺术的信念、对电影艺术情怀的坚守,就如同焦家班班主焦三爷用生命捍卫传统文化那样,吴天明带着他对电影艺术的捍卫同样留给我们一个远去的背影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是写点底层的苦情戏,就是所理解的导向,而是你得懂人民的内心世界,《百鸟朝凤》的导演吴天明是懂老百姓内心的导演。
吴天明坚守黄土文化,曾经偏离了一两次观众立马就不答应,吴天明还是回到了熟悉的黄土地。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吴天明的功力就在于在熟悉的地方开掘新的风景,他的新风景不是人造景观,是取之不尽的中华文化给予他的营养。
电影是什么?
《百鸟朝凤》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思索电影的功能走心还是过眼,情怀还是娱乐。
《百鸟朝凤》,吴天明让熟悉的不再陌生,其扎根黄土地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精神永远强大、永不过时的一个印证。
吴天明真正秉承了现实思辨、本质真实、主题开掘、人性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创作内涵,他的创作是一个高高立起的标杆,其电影回到人物、回到情怀,回到文化的追求,正是当下中国电影要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