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的相关知识。

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因此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属于天体,C正确;空中飞行的飞机和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都位于地球上,不属于天体,AB错误;地月系是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 图中代表地球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小行星带位于
A. ①②之间
B. ②与月球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与土星之间
4. 关于太阳系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B. 图中所示天体的级别相同
C.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D.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
『答案』2. B 3. C 4. D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图中土星、月球位置,可以确定图中代表地球的序号是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对。

结合行星分布在规律,图中①是金星,③是火星,④是木星,A、C、D错。

故选B。

『3题详解』
结合上题,③是火星,④是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③④之间,C对。

A、B、D错。

故选C。

『4题详解』
关于太阳系的叙述,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A错。

图中所示天体的级别不同,有行星和卫星,月球是行星地球的卫星,B错。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月球不是行星,C错。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D对。

故选D。

读“某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①点的经纬坐标是
A. (20°S,15°E)
B. (20°S,15°W)
C. (20°N,15°E)
D. (20°N,15°W)
6. 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经度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图中①点的经纬坐标是(20°N,15°W),D对。

A、B、C错。

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

图中①点经度是15°W,②点经度是30°E,③点、④点经度相同,是30°W,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是③④,D对。

A、B、C错。

故选D。

7.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自于
A. 中心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
B.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日冕层的太阳风
D. 色球层的日珥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其本身的质量亏损,符合物理学的质能转换方程;是通过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的过程来实现质能转换的,A正确。

故选A。

8.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
④在地球两极的高空形成美丽极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①对。

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②错。

太阳辐射能量是一种清洁、
无污染的新能源,③对。

在地球两极的高空形成美丽极光,是太阳风活动产生的,④错。

B 对,A、C、D错。

故选B。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1910~1960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是
A. 有时负相关,有时正相关
B. 无相关性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10.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 煤炭开采厂停产
B. 卫星导航失效
C. 植物生长茂盛
D. 生活耗能降低
『答案』9. C 10. B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题详解』
结合图示曲线形态,观测显示,所测地区1910~1960年平均降水量峰值与太阳黑子数的峰值时间一致,体现的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是正相关,C对。

A、B、D错。

故选C。

『10题详解』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干扰地球磁场,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引起卫星导航失效,B对。

煤炭开采厂停产、植物生长茂盛、生活耗能降低与太阳活动无关,A、C、D错。

故选B。

读“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图中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C.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2. 太阳黑子和耀斑
A. 都发生在乙层
B. 分别发生在乙层和丙层
C. 都发生在甲层
D. 分别发生在甲层和乙层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太阳外部大气结构,按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是图中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的大气层甲、乙、丙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对。

A、B、D错。

『12题详解』
太阳黑子发生在甲层,即光球层。

耀斑发生在乙层,即色球层,即分别发生在光球层和色球层,D对。

A、B、C错。

13.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呈逆时针,从南极俯视呈顺时针。

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14.当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上,121°E的地方时是
A. 12时
B. 12时15分
C. 12时4分
D. 11时56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说明120°E 经线地方时为12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121°E与120°E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121°E位于东方,地方时早,所以其地方时为12:04,C正确。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读经纬网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 甲>乙>丙>丁
B. 乙>丙>甲>丁
C. 丙>乙>丁>甲
D. 丁>丙>乙>甲
16. 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A. 丁=丙=乙=甲
B. 乙>丙>甲>丁
C. 丙>乙>丁>甲
D. 甲>乙>丙>丁
17. 图中关于戊地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戊在丙的正东方
B. 戊在丙的正西方
C. 戊在乙的正北方
D. 戊在丁的正北方
『答案』15. D 16. A 17. B
『解析』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特征,经纬网定位、定向。

『15题详解』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纬度,四地的自转线速度丁>丙>乙>甲,D对。

A、B、C错。

故选D。

『16题详解』
除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丁=丙=乙=甲,A对。

B、C、D错。

故选A。

『17题详解』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根据图示经纬网,图中戊在丙的正西方,A错误,B正确。

戊在乙的正南方,C错误。

戊在丁的西北方,D错误。

故选B。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19. 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然后加快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然后减慢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20.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地区是
A.北半球
B. 北回归线及以北
C. 南半球
D. 南回归线及以南
『答案』18. C 19. B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正向南移动。

结合图中直射点移动方向,在图中的③点,C 对。

图中①⑤点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向北移动,A、D错。

②点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

故本题选C。

『19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地球公转先靠近近日点,再远离近日点。

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然后减慢,B对。

A、C、D错。

故本题选B。

『20题详解』
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达最北--北回归线,故B正确。

赤道和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能被直射,直射之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A错误;此时南半球因距离太阳直射点达一年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

故C、D错误。

故本题选B。

2018年中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山东曲阜主会场、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澳大利亚悉尼两个分会场同时举行,于9月24日20:00(北京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 《中秋晚会》开始时,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华侨开始收看晚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为
A. 24 日 12时
B. 23日4时
C. 24 日 4 时
D. 25日12时
22. 此时遵义(107°E,27°N)的地方时是
A. 20:52
B. 20:36
C. 19:24
D. 19:08
『答案』21. C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中秋晚会》开始时,北京时间是9月24日20:00,美国旧金山在西八区,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旧金山西八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此时的当地区时为9月24日4时,C对。

A、B、D错。

故选C。

『22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9月24日20:00,此时遵义的地方时,即107°E经线的地方时。

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东边的比西边的早。

两地经度相差13°,地方时晚52分钟,故此时遵义的地方时是24日19:08,D对。

A、B、C错。

故选D。

23.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 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 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地球上对应的点的角速度相等,但卫星绕过的半径更长,故线速度较地面上的点大。

所以选D。

24.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后的方向)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A、C、D项中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B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B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共28分)
25.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分别是_____ 和_____(填名称),它们都属于_________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

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

『答案』(1)C 金星火星类地 D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规律,图中示意地球位置的是C,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公转轨道距离太阳更近的是金星,则另一颗是火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已有多个探测器(车)登陆。

2018年9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失联3个多月的“机遇号”探测车重新建立了联系,“机遇号”探测车登陆的是火星,字母是D。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温度。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此图反映出来的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26.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为白昼,读图回答虾类问题。

高中地理段考/月考试题
(1)图中C、E连线属于___________(晨/昏)线。

(2)A、B、C、D中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最大的是________。

(3)A、B、C、D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为____________点。

(4)B点有一物体自西向东做水平运动,其实际运动方向__________。

A.向右偏
B.向左偏
C.不偏转
D.以上均有可能
(5)C点此时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时,该地此日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

『答案』(1) 晨 (2)B D (3)A (4) B (4) 10 4
『解析』
『详解』(1)图中C、E连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属于晨线。

(2)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A、B、C、D中D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
B所处的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

(3)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在南回归线上,所以A、B、C、D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为A点。

(4)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

B点在南半球,有一物体自西向东做水平运动,其实际运动方向向左,B对。

(5)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图中任意两条相邻经线相差2小时,根据东早西晚,C点此时的地方时为10时,(C点位于晨线上,则日出时间为10时),根据昼长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此日昼长为4小时。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