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流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形 手板 的制 作与 评审 确认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产品设计(改进) 任务书》
设计总体方案制订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计划》 《新产品总体设计方 案》
设计总 体方案 评审与 确认 2.6
总经理
《新产品总体方案评 审记录》
要的颜色。外形手板必须根据设计总 体方案的要求进行制作,比例按产品 实物大小制作,必须经济、实用、准 确、反映产品外形及主要组成部分。 技术品质部 经理
2.1
营销经理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设计 输入 制订 与评 审、
2.3
总经理
《新产品规格书》《 设计输入评审记录》
2.4.1 由技术品质经理编制《设计任 项目组组成与设计任务 务书》或《改进任务书》组建项目 组,经总经理协调批准下达給项目组 2.4 成员。必须明确开发改进的目的、新 产品的设计输入、项目组成员组成、 开发要求与各主要阶段的进度、资源 配备要求等 2.5.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设计任务 书》要求经与项目小组成员沟通后制 2.5 订《新产品开发计划》下发小组成员 2.5.2 技术品质经理编制《新产品总 体设计方案》 2.6.1 技术品质经理组织有资格的相 关人员进行《新产品总体设计方案》 的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 A 、产 品总体结构、布局的先进性、合理性 、制造的可行性; B 、产品主要的工 作原理的明确、清晰、可实现、方 便; C 、产品主要部分组成及连接方 技术品质部 式的可靠性、合理性; D 、产品功能 经理 的可实现性、合理性、实用性、先进 性; F 、产品外观造型的美观、可欣 赏性; G 、产品主要零部件的供应、 生产可实现性、难度; H 、产品主要 初步工艺流程及主要关键工艺可实现 性、加工方便等;评审后要填写好《 新产品总体方案评审记录》 2.7.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产品初步外 形组织制作新产品外形手板并配上必
2.9
技术品质部 经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经理
《开模协议》《试模 记录》
新零部件供应外协商 初步寻找、打样确认
2.10
技术品质部 经理、采购 总经理、生 员、品质主 产经理 管
《供应商样品确认报 告》
工程样品试制
2.11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工程样品测试报告》
产品设计文件修订、整 理与工艺、品质文件的
2.13
小批试产前的准备
2.14
2.13.1对工程样品评审的结果,技术 品质经理组织对相关的设计图纸、文 件进行修订、整理。并组织编制相应 的工艺、品质文件。整套的设计、工 艺、品质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A 、产 品规格书;B、企业产品标准;C、各 种检验、测试、确认、评审记录; D 、物料清单; F 、产品零件图、部件 图、装配图、爆炸图、工装夹具图; G 、产品工艺流程、各工序作业指导 书、新增设备保养规范、模具保养规 范、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参数及 控制要求文件; H 、新增来料、在制 品、半成品、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准及限度样板;新增检测设备仪器 、工具的操作及报养、校正规范。对 文件的编制必须要进行审核、会签及 批准 2.14.1由技术品质经理组织项目组成 员进行小批试产准备工作。包括: A 、所有试产的零部件、设备、工装夹 具是否准备好、是否都检验确认合 格; B 、试产人员试产前的培训是否 到位; C 、相关的设计、工艺、品质 文件是否齐全、统一、到位; D 、试 产的时间、车间或生产线是否定好; F 、试产数量是否定好(一般在 30100之间)
2.15
总经理
各种检验与试产问题 记录
2.17.1由技术品质经理根据小批试产
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2.17
技术品质部 的总结安排组织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经理、品质 主管 的修订并履行审核、批准手续 2.17.1营销经理将小批试产合格样品 与客户联络试销并跟踪客户反馈意见 与建议。营销经理、总经理、品质技 技术品质部 术经理进行新产品推广上市策划与准 经理、营销 备工作。相应的包装资料、使用说明 经理 书、产品认证工作、市场推广方案制 订与实施。技术品质经理将客户反馈 的意见、建议对产品进行进一步更改 2.18.1营销经理根据市场推广情况及 客户需求,下达新产品订单给生产部 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要求。生产经理 、技术质量经理共同做好量产前的准 备工作。人员、设备工装夹具、原材 料、零部件、所有设计工艺技术品质 文件到位情况,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否 到位,小批试产中所有问题是否解决 2.19由生产经理组织新产品的第一次 量产,按正常的生产计划流程进行 , 技术品质经理现场全程跟进。要求各 车间、品质人员做好全程记录,特别 是来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检验 记录;工时定额记录;生产过程中对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反馈的主要问题 记录。 2.20.1对第一次量产后由生产经理主 持有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各车间主 任的量产总结评审会议。量产总结会 议必须达成如下效果:A、整套工艺 文件的确认;B、整套检验与质量控 制文件的确认;C、整套设计文件\图 纸的确认;D、设备\工装夹具\检具\ 工具的确认;E、产能的确认;F、包 装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推广资料 的确认;G、生产、技术双方做好正 式交接。 2.21.1第一次量产后技术品质经理根 据量产总结对相关的设计、工艺技术 品质文件进行修订并整理好新产品档 案资料。产品档案资料除包括上述所 有有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技术品质部 经理 外,还包括第一次量产前(含)所有 设计、工艺、品质记录包括产品认证 、客户试销反馈记录。可用电子版本 进行保存并填写设计定型报告经项目 组成员会签,总经理批准。
2.7 2.7.2 技术品质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特 别是营销人员进行外形手板的评审 , 通过评审进一步确认产品主要外形尺 寸、造型、布局及颜色组成。并填写 好《产品手板评审记录》。必要时再 次打板进行评审确认。
总经理
《产品手板评审记录》
2.8.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以上进展组 产品零部件图、装配 2.8 织相关人员进行产品零部件图、装配 图的设计并进行标准化、工艺审查, 技术品质部 经理 确保图纸准确、统一、齐全。对关键 的零部件还要进行选型,必要时进行 开模与试模确认 先行试验。 2.9.1技术品质经理对需外面开模的 零部件通知总经理进行模具制造供应 商的选择、确认。必要时去供应商现 场考察。技术品质经理与供应商就模 具制造技术事宜进行沟通,并与供应 商签订《开模协议》并跟进开模进度 与质量。模具做好后,通知压铸车间 或注塑车间、品质主管、供应商指定 人员进行试模并填写《试模记录》, 对试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确保达到要求为止才予以验收。 2.10.1对新产品中新的零部件由技术 品质经理将图纸、相关技术质量要求 通知采购进行供应商的寻找。并在谈 好初步价格的基础上通知供应商按图 样要求进行打样并跟进打样进度、质 量。样品到厂后,由技术品质经理组 织品质人员进行检验确认并填写《供 应商样品确认报告》。对确认合格的 进行封样,不合格的重新通知送样, 直至合格为止。一般情况下要求一次 送样合格,关键是跟进供应商打样的 质量与进度。(采购要将供应商打样 配合及质量状况作为供应商选择与评 估的重要依据。 2.11.1技术品质经理要组织工程样品 的试制,工程样品的试制数量在1-3个 。在此基础上要组织品质人员对样品 进行全面测试检验并填写好《工程样 品测试报告》,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技术品质经理要对设计图纸进行 修订。对所有样品都检验不合格要重 新打样。 2.12.1由技术品质经理组织营销经理 、总经理、生产经理、品质主管、采 样品 的评 审与 购主管、相关车间主任对样品进行评 审。评审的主要内容为: A 、工程样 品检验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是否已解 决; B 、新产品可制造、可装配性及 2.12 制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难点问题, 技术品质部 经理 如何解决。 C 、工程样品的各项测试 指标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对比; D 、关 键零部件采购难点及主要供应商存在 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E 、从市场 客户角度对样品进一步的改进要求。 对以上评审要填写好《工程样品评审 记录》 总经理 《工程样品评审记录》 总经理 产品零部件图、装配图
技术品质部 经理、品质 主管、生产 经理
总经理
成套技术文件
技术品质部 经理、品质 主管、生产 经理
总经理
《试产检查清单》
小批试产的实施 2.15.1试产前一星期由技术品质经理 组织,生产经理主持试产前准备会 议,明确试产目标、要求及注意事项 2.15.2 由生产经理安排装配车间进 技术品质部 行试产实施。试产过程中相关人员必 经理、品质 须到场,对发生的各种问题必须第一 主管、生产 时间内解决并做好记录。小批试产要 经理 完全按批量生产要求进行,对每一件 产品严格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对工 序安排、员工动作的规范、产能的初 步测定、现场6S管理必须严格到位。 2.16.1试产完毕后,由技术品质经理 主持,项目组全体成员及其他人员参 小批 试产 总结、 评审 2.16 加的小批试产总结会议。会议必须达 成以下效果: A 、试产效果总结。品 质合格率、试产产品总体质量评估、 技术品质部 试产产能初步确定。 B 、试产过程中 经理、品质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负责人 主管、生产 经理 、完成时间、跟进人。 C 、是否需进 行再次试产,如不需,下一段工作安 排。 D 、试产后对设计、工艺品质文 件的修订安排、进度要求。对老产品 改进可不作小批试产。 总经理 试产总结报告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流程 一、目的:为规范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流程,确保开发与改进质量、效率,特制订此流程 二、流程内容与祥细说明 流程 工作说明 产生记录 序号 责任岗位 监督岗位
市场调查与分析
2.1.1营销经理、总经理通过客户拜 访、走访(包括代理商、经销商、百 货、超市、专卖店、终端消费者等) 参加各种行业展会、客户投诉建议的 分析、行业最新信息的收集等多种途 径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特别是调查 各种客户对产品真正需求点包括最新 的需求,同行业标杆企业产品的卖点 性价比)制订出《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2.2.1由总经理组织营销经理、技术 质量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品质主管 对《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建议书 新产品 开发及 老产品 改进建 议、可 行性分 析、确 认 2.2 》进行评审,主要评审的内容为:A 新产品目标市场、目标客户;B、新 产品主要用途、使用环境;C、新产 品主要性能、功能、外形、主要工作 原理;D、新产品与同行业主要竞争 对手类似产品主要功能、性能的比 较;E、新产品市场需求、销售量、 销售额的可行性分析;F、新产品技 术工艺保障能力可行性分析;G、新 产品性价比及盈亏平衡点、总投入预 算分析;H、新产品开发周期、上市 时机可行性分析;I、有关国家法规 符合及强制认证的可行性分析;J、 主要关键材料、零部件供应的可行性 分析。由技术品质部经理根据评审的 结果进一步整理《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并交与会人员会签后 叫总经理批准。 2.3.1 由技术品质部经理根据《新产 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建议书》评审的 结果制订新产品设计输入即《新产品 规格书》。新产品设计输入中要包括 以下内容: A 、新产品性能、功能指 标、参数; B 、新产品外型及结构布 局; C 、必须符合的法律、法规及认 证要求; D 、如果是在原基型产品上 技术品质部 经理 进行的局部结构或性能的改进,主要 的改进之处。 E 、新产品用途、使用 环境与条件。由技术品质部经理组织 总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品质 主管及相关人员对设计输入进行评审 并填写好《设计输入评审记录》。设 计输入必须明确、清晰,不含糊、矛 盾。 总经理技术 品质部经理 生产部经理 、品质主管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总经理
小批试产样品试销与 客户建议反馈
2.17
总经理
客户试销反馈报告、 新产品市场推广方案
量产前的准备工作
2.18
技术品质部 经理、生产 经理、品质 主管、各车 间主任
总经理
量产检查清单
量产实施
2.19
技术品质部 经理、生产 经理、品质 主管、各车 间主任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产品设计(改进) 任务书》
设计总体方案制订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计划》 《新产品总体设计方 案》
设计总 体方案 评审与 确认 2.6
总经理
《新产品总体方案评 审记录》
要的颜色。外形手板必须根据设计总 体方案的要求进行制作,比例按产品 实物大小制作,必须经济、实用、准 确、反映产品外形及主要组成部分。 技术品质部 经理
2.1
营销经理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设计 输入 制订 与评 审、
2.3
总经理
《新产品规格书》《 设计输入评审记录》
2.4.1 由技术品质经理编制《设计任 项目组组成与设计任务 务书》或《改进任务书》组建项目 组,经总经理协调批准下达給项目组 2.4 成员。必须明确开发改进的目的、新 产品的设计输入、项目组成员组成、 开发要求与各主要阶段的进度、资源 配备要求等 2.5.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设计任务 书》要求经与项目小组成员沟通后制 2.5 订《新产品开发计划》下发小组成员 2.5.2 技术品质经理编制《新产品总 体设计方案》 2.6.1 技术品质经理组织有资格的相 关人员进行《新产品总体设计方案》 的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 A 、产 品总体结构、布局的先进性、合理性 、制造的可行性; B 、产品主要的工 作原理的明确、清晰、可实现、方 便; C 、产品主要部分组成及连接方 技术品质部 式的可靠性、合理性; D 、产品功能 经理 的可实现性、合理性、实用性、先进 性; F 、产品外观造型的美观、可欣 赏性; G 、产品主要零部件的供应、 生产可实现性、难度; H 、产品主要 初步工艺流程及主要关键工艺可实现 性、加工方便等;评审后要填写好《 新产品总体方案评审记录》 2.7.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产品初步外 形组织制作新产品外形手板并配上必
2.9
技术品质部 经理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经理
《开模协议》《试模 记录》
新零部件供应外协商 初步寻找、打样确认
2.10
技术品质部 经理、采购 总经理、生 员、品质主 产经理 管
《供应商样品确认报 告》
工程样品试制
2.11
技术品质部 经理
总经理
《工程样品测试报告》
产品设计文件修订、整 理与工艺、品质文件的
2.13
小批试产前的准备
2.14
2.13.1对工程样品评审的结果,技术 品质经理组织对相关的设计图纸、文 件进行修订、整理。并组织编制相应 的工艺、品质文件。整套的设计、工 艺、品质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A 、产 品规格书;B、企业产品标准;C、各 种检验、测试、确认、评审记录; D 、物料清单; F 、产品零件图、部件 图、装配图、爆炸图、工装夹具图; G 、产品工艺流程、各工序作业指导 书、新增设备保养规范、模具保养规 范、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参数及 控制要求文件; H 、新增来料、在制 品、半成品、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准及限度样板;新增检测设备仪器 、工具的操作及报养、校正规范。对 文件的编制必须要进行审核、会签及 批准 2.14.1由技术品质经理组织项目组成 员进行小批试产准备工作。包括: A 、所有试产的零部件、设备、工装夹 具是否准备好、是否都检验确认合 格; B 、试产人员试产前的培训是否 到位; C 、相关的设计、工艺、品质 文件是否齐全、统一、到位; D 、试 产的时间、车间或生产线是否定好; F 、试产数量是否定好(一般在 30100之间)
2.15
总经理
各种检验与试产问题 记录
2.17.1由技术品质经理根据小批试产
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2.17
技术品质部 的总结安排组织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经理、品质 主管 的修订并履行审核、批准手续 2.17.1营销经理将小批试产合格样品 与客户联络试销并跟踪客户反馈意见 与建议。营销经理、总经理、品质技 技术品质部 术经理进行新产品推广上市策划与准 经理、营销 备工作。相应的包装资料、使用说明 经理 书、产品认证工作、市场推广方案制 订与实施。技术品质经理将客户反馈 的意见、建议对产品进行进一步更改 2.18.1营销经理根据市场推广情况及 客户需求,下达新产品订单给生产部 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要求。生产经理 、技术质量经理共同做好量产前的准 备工作。人员、设备工装夹具、原材 料、零部件、所有设计工艺技术品质 文件到位情况,相关人员的培训是否 到位,小批试产中所有问题是否解决 2.19由生产经理组织新产品的第一次 量产,按正常的生产计划流程进行 , 技术品质经理现场全程跟进。要求各 车间、品质人员做好全程记录,特别 是来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检验 记录;工时定额记录;生产过程中对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反馈的主要问题 记录。 2.20.1对第一次量产后由生产经理主 持有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各车间主 任的量产总结评审会议。量产总结会 议必须达成如下效果:A、整套工艺 文件的确认;B、整套检验与质量控 制文件的确认;C、整套设计文件\图 纸的确认;D、设备\工装夹具\检具\ 工具的确认;E、产能的确认;F、包 装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推广资料 的确认;G、生产、技术双方做好正 式交接。 2.21.1第一次量产后技术品质经理根 据量产总结对相关的设计、工艺技术 品质文件进行修订并整理好新产品档 案资料。产品档案资料除包括上述所 有有关产品的设计、工艺、品质文件 技术品质部 经理 外,还包括第一次量产前(含)所有 设计、工艺、品质记录包括产品认证 、客户试销反馈记录。可用电子版本 进行保存并填写设计定型报告经项目 组成员会签,总经理批准。
2.7 2.7.2 技术品质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特 别是营销人员进行外形手板的评审 , 通过评审进一步确认产品主要外形尺 寸、造型、布局及颜色组成。并填写 好《产品手板评审记录》。必要时再 次打板进行评审确认。
总经理
《产品手板评审记录》
2.8.1 技术品质经理根据以上进展组 产品零部件图、装配 2.8 织相关人员进行产品零部件图、装配 图的设计并进行标准化、工艺审查, 技术品质部 经理 确保图纸准确、统一、齐全。对关键 的零部件还要进行选型,必要时进行 开模与试模确认 先行试验。 2.9.1技术品质经理对需外面开模的 零部件通知总经理进行模具制造供应 商的选择、确认。必要时去供应商现 场考察。技术品质经理与供应商就模 具制造技术事宜进行沟通,并与供应 商签订《开模协议》并跟进开模进度 与质量。模具做好后,通知压铸车间 或注塑车间、品质主管、供应商指定 人员进行试模并填写《试模记录》, 对试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确保达到要求为止才予以验收。 2.10.1对新产品中新的零部件由技术 品质经理将图纸、相关技术质量要求 通知采购进行供应商的寻找。并在谈 好初步价格的基础上通知供应商按图 样要求进行打样并跟进打样进度、质 量。样品到厂后,由技术品质经理组 织品质人员进行检验确认并填写《供 应商样品确认报告》。对确认合格的 进行封样,不合格的重新通知送样, 直至合格为止。一般情况下要求一次 送样合格,关键是跟进供应商打样的 质量与进度。(采购要将供应商打样 配合及质量状况作为供应商选择与评 估的重要依据。 2.11.1技术品质经理要组织工程样品 的试制,工程样品的试制数量在1-3个 。在此基础上要组织品质人员对样品 进行全面测试检验并填写好《工程样 品测试报告》,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技术品质经理要对设计图纸进行 修订。对所有样品都检验不合格要重 新打样。 2.12.1由技术品质经理组织营销经理 、总经理、生产经理、品质主管、采 样品 的评 审与 购主管、相关车间主任对样品进行评 审。评审的主要内容为: A 、工程样 品检验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是否已解 决; B 、新产品可制造、可装配性及 2.12 制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难点问题, 技术品质部 经理 如何解决。 C 、工程样品的各项测试 指标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对比; D 、关 键零部件采购难点及主要供应商存在 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E 、从市场 客户角度对样品进一步的改进要求。 对以上评审要填写好《工程样品评审 记录》 总经理 《工程样品评审记录》 总经理 产品零部件图、装配图
技术品质部 经理、品质 主管、生产 经理
总经理
成套技术文件
技术品质部 经理、品质 主管、生产 经理
总经理
《试产检查清单》
小批试产的实施 2.15.1试产前一星期由技术品质经理 组织,生产经理主持试产前准备会 议,明确试产目标、要求及注意事项 2.15.2 由生产经理安排装配车间进 技术品质部 行试产实施。试产过程中相关人员必 经理、品质 须到场,对发生的各种问题必须第一 主管、生产 时间内解决并做好记录。小批试产要 经理 完全按批量生产要求进行,对每一件 产品严格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对工 序安排、员工动作的规范、产能的初 步测定、现场6S管理必须严格到位。 2.16.1试产完毕后,由技术品质经理 主持,项目组全体成员及其他人员参 小批 试产 总结、 评审 2.16 加的小批试产总结会议。会议必须达 成以下效果: A 、试产效果总结。品 质合格率、试产产品总体质量评估、 技术品质部 试产产能初步确定。 B 、试产过程中 经理、品质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负责人 主管、生产 经理 、完成时间、跟进人。 C 、是否需进 行再次试产,如不需,下一段工作安 排。 D 、试产后对设计、工艺品质文 件的修订安排、进度要求。对老产品 改进可不作小批试产。 总经理 试产总结报告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流程 一、目的:为规范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流程,确保开发与改进质量、效率,特制订此流程 二、流程内容与祥细说明 流程 工作说明 产生记录 序号 责任岗位 监督岗位
市场调查与分析
2.1.1营销经理、总经理通过客户拜 访、走访(包括代理商、经销商、百 货、超市、专卖店、终端消费者等) 参加各种行业展会、客户投诉建议的 分析、行业最新信息的收集等多种途 径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特别是调查 各种客户对产品真正需求点包括最新 的需求,同行业标杆企业产品的卖点 性价比)制订出《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2.2.1由总经理组织营销经理、技术 质量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品质主管 对《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建议书 新产品 开发及 老产品 改进建 议、可 行性分 析、确 认 2.2 》进行评审,主要评审的内容为:A 新产品目标市场、目标客户;B、新 产品主要用途、使用环境;C、新产 品主要性能、功能、外形、主要工作 原理;D、新产品与同行业主要竞争 对手类似产品主要功能、性能的比 较;E、新产品市场需求、销售量、 销售额的可行性分析;F、新产品技 术工艺保障能力可行性分析;G、新 产品性价比及盈亏平衡点、总投入预 算分析;H、新产品开发周期、上市 时机可行性分析;I、有关国家法规 符合及强制认证的可行性分析;J、 主要关键材料、零部件供应的可行性 分析。由技术品质部经理根据评审的 结果进一步整理《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并交与会人员会签后 叫总经理批准。 2.3.1 由技术品质部经理根据《新产 品开发及老产品改进建议书》评审的 结果制订新产品设计输入即《新产品 规格书》。新产品设计输入中要包括 以下内容: A 、新产品性能、功能指 标、参数; B 、新产品外型及结构布 局; C 、必须符合的法律、法规及认 证要求; D 、如果是在原基型产品上 技术品质部 经理 进行的局部结构或性能的改进,主要 的改进之处。 E 、新产品用途、使用 环境与条件。由技术品质部经理组织 总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品质 主管及相关人员对设计输入进行评审 并填写好《设计输入评审记录》。设 计输入必须明确、清晰,不含糊、矛 盾。 总经理技术 品质部经理 生产部经理 、品质主管 总经理 《新产品开发及老产 品改进建议书》
总经理
小批试产样品试销与 客户建议反馈
2.17
总经理
客户试销反馈报告、 新产品市场推广方案
量产前的准备工作
2.18
技术品质部 经理、生产 经理、品质 主管、各车 间主任
总经理
量产检查清单
量产实施
2.19
技术品质部 经理、生产 经理、品质 主管、各车 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