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三中2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答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
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框(50分,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ADAABACCA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DCDADBBBDBA26、(8分)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分)
“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中国梦。

(2分)
“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可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
第2问(10分)
(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的桥梁,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

(4分)
(2)加强翻译有助于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3分)
(3)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3分)
第28题第1问12分,每点3分)
答案:(1)示例一:不能取消。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应该得到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烟花是传统节日符号之一,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不应该被禁止。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春节等民族节日燃放烟花,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
示例二:应取消。

①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必须禁止。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应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采取一些新的庆祝方式来继承传统节日。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我们要剔除这种习俗,取消燃放烟花爆竹。

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
第28题第2问(8分,建议、依据各1分)
建议一:学校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理论依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建议二:组织开展生动的节日文化活动,让青少年亲自参与并体验。

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建议三: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力度。

理论依据: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建议四: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节日形式或仪式。

理论依据: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有理有据亦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