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八上·成都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桅杆(wēi)嶙峋(lín)镌刻(juān)蜕皮(tuì)
B . 石砌(qì)悄然(qiáo)蚋虫(ruì)要塞(sài)
C . 雕镂琢磨(lòu)轧扁(yà)鱼鳍(qí)舳舻(zhúlú)
D . 池沼(zhǎo)纤夫(qiān)汴梁(biàn)酷似(sì)
2. (2分) (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 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 . 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 . 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 .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tǎn mǐnàoé
________露怜________________悔________角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 (10分) (2017七下·梅江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②夕阳西下,________。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________ , ________。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⑤在横线上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5. (10分)(2014·淄博) 班里要开展“与经典为伴,与大师为友”的专题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的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
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猿端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2)请从下面的文学大师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写出你读过的他(她)的2部(篇)作品名称(至少有1部或1篇是课外的),并谈谈他(她)对你的影响。
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冰心老舍莫泊桑高尔基。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2017·冷水滩模拟) 综合探究与运用
《朗读者》作为众多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已经流淌了好多时日。
主词人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1)遇见是一种的缘分,阅读中你也一定遇见过让你怦然心动甚至改变你一生的一句话,请把这句话写下来,并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当时的感受。
(要求50字左右)
(2)学校准备开展以“读美文,品人生”为主题的活动,你的好朋友佳佳很想参加,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
(3)《朗读者》第二期的主题词是“陪伴”,假如你是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
(至少用一种修辞,50字左右)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8八上·井陉矿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8. (24分)(2017·安顺)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
(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4分)
9. (20分)(2011·义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对人体的影响
(单位:毫西弗)
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
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
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
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 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
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
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
10. (20分)
阅读《有才与用才》一文,回答第1—4题。
有才与用才
①“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时势”,但历史上能“造时势者”实属少数,更多的时候,我们读到的是一些比较哀怨的声音。
左思有“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的慨叹,王勃有“冯唐易老,李广难逢”的感慨,苏轼更是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喻,他们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翻开历史,如冯唐、李广身负雄才,却难遂志愿者,车载斗量,正如古人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历经宋、齐不用,身为虞大夫而虞国亡,后来在秦国主政,却促进了秦国的崛起。
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何也?“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司马迁一席话道出其中奥妙,人才不仅在于发现,还在于使用,而用与不用又恰在于用人者之明与不明。
倘若不量才而用,视宝玉为瓦砾,人才与庸才又有什么区别?
③当然,天下人才无数,而赏识者因时间、精力乃至视野所限,并非能识遍所有人才。
因此,生逢其时的有才之士,不应去学姜太公钓于隐溪,而应有勇气展露才华,甚至毛遂自荐。
④韩信有大将之才,跟随项梁无所知名,后跟随项羽,积极进言献策,亦不被采用,官职仅为郎中。
后来跟随汉王,多次主动与萧何交谈,始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并获得萧何力荐。
默默无闻的韩信能担任大将军之职,虽离不开萧何知人的才略、离不开汉王善任的胆识,但更离不开毛遂自荐的自信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倘若韩信一意消沉,自己不努力争取,今天世上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韩信这个将才了。
⑤以上几人,百里奚、韩信终能施展才华,冯唐、李广却只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
同样是生逢其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遭遇。
⑥我们身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各种各样优秀的人才。
要想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不仅需要有虚怀若谷、求才若渴的“伯乐”,更需要有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千里马”。
只有这两者兼备,才会成就事业。
所以,一个人有才华,并且受到赏识和重用,才有得到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这两者”具体指什么?
(4)有朝一日,你也会成为人才。
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施展才华?
11. (24分) (2017八下·柘城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
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
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
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但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1)文中划线的短语“这一门学问”指的是________ ,“模胡”的含义是________ ,“添改”是指________。
(2)第六段中经过了20年的“我”对“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________。
(3)从第六至十四段写了哪两件事?
(4)“我”“很吃一惊”的原因是什么?
(5)第十一段中“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如果不能,请说明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不得超过4个字)
(6)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所体现的藤野先生的优点。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不超速,不逆行,这是马路上的规则;爱护公物,爱护卫生,不乱折花草树木,这是公园里的规则;评比细则,课堂纪律,各项班规,这是校园的规则;运动场上,打篮球、踢足球有规则;虚拟世界里,各种游戏有规则……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规则编织的生活网中,或许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或许发生过一些值得思考的事,或许有些规则本身就值得反省……
请你以“规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1、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4-1、
四、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
5-1、
5-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
7-2、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8-1、
8-2、
8-3、
8-4、
8-5、
八、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4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