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全真突破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I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马小虎
7. 下列语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影院最近上映了姜文执导的大片“让子弹飞”。
B .我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痛哭流涕?
C .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D .文天祥面对诱惑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心志。
8. 填适当的语气词。
①如果妈妈在身边,那多好______!
②妈妈问他:“怎么回来______?”
③松鼠认真地说:“河水深的很______!”
④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______?”
⑤小马叹口气说:“哎!还是回家问问妈妈______!
9. 与原文完全相同的语句是()
A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些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巫峡穿巴峡,便下洛阳向襄阳。
10.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 .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B .小刚的肩头被沉重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来。
C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爷爷很快恢复了健康。
D .尽管天气很冷,亮亮每天早晨就锻炼身体。
11. 叙述
1.(1)《我要做好孩子》中,金玲的数学最差,但后来有
明显的进步,请详细叙述其中的原因。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影响了一代一代的青年人,
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举出一个具
体的例加以说明。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标点和语病错误的一项是()
A .奶奶从集市上买来猪肉、鱼、虾等水产品。
B .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C .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
D .老师带领我们去参与少儿书法比赛。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
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
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
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
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
他才慌了神。
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
——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
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
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
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
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
”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
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
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
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1)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
A .空间
B .时间
C .事情发展
2.(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
写法是()
A .正反对比
B .前后对比
C .前后照应
3.(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
件事。
4.(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件事?为什么?
5.(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_____和______描写,
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而第4自然段则主
要运用的是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
______的人。
6.(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
你的家长说些什么?
1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的意思是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描写的是______生活的情景。
三、写作(30分)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爱掩藏
女儿细心地为母亲梳理着头发,①________(竟然猛然果然)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一星闪亮的白。
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
这时,母亲回转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来,到妈妈这儿来。
”于是,她咯咯地笑着,迈开小步子向妈妈温暖的怀抱跑去。
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对一切,以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好像永远不会老。
”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会老,可眼前那星白分外刺眼。
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妈,您的头发多好啊,您永远那么年轻。
”母亲笑了,女儿的小伎俩怎么能瞒得过妈妈的眼呢?多年来,从“哇哇”啼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
这孩子,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
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从你在作文中写下“青春无悔”的字样,妈妈就知道你长大了。
你就是妈妈的延续,妈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可母亲没有说,她②________(安慰抚慰欣慰)地看着镜子里的女儿:“有女儿给妈梳头,真舒服!”镜子里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原来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就藏在彼此的掩饰中。
1.(1)在文中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竟然猛然果然)发现
②______(安慰抚慰欣慰)地看着
2.(2)女儿伤感的是______。
邻居阿姨羡慕的是______,
产生这种羡慕的原因是______。
3.(3)女儿藏白发体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母亲对此不露
声色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爱,文中揭示这一中心的句子
是______。
4.(4)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用几句话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