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于英语掌握目标情境创建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基于英语掌握目标情境创建的实证研究
雷容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运用TARGET教学模式,可以创造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本文以86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对掌握目标课堂情境的创建具有显著效果.
【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6)002
【总页数】3页(P94-96)
【关键词】掌握目标情境;TARGET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作者】雷容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7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成就目标理论是当前动机研究领域的热点,当个体置身于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中时,能有效运用深层加工策略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面对困难时能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坚持不懈地学习。

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适应性的动机氛围。

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创造强调掌握目标这种适应性的课堂情境呢,Ames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TARGET教学模式,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调节六种课堂结构因素,如任务设计、小组安排等,创造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1]。

该教学模式自提出至今,在学校或
课堂中运用的研究却不多,而且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

在创造课堂目标情境方面,Stipek等在幼儿园进行的研究结果是有些混淆的[2]。

Linnenbrink在其研
究中创造了掌握目标、成绩目标和结合目标三种目标情境[3]。

但其研究中只是创
设了三种目标情境,而没有设置对照组,而且目标情境的创建也只持续了仅仅五周的时间,因此从中很难推断出为期更长一点的目标情境创建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自我效能等情感因素存在积极影响。

尽管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有些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但是对于掌握目标情境的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无论是知觉为掌握目标情境,还是创造的掌握目标情境,对学生都较为有益[4]。

TARGET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我国只有李燕平、郭德俊进行了探讨,其实验情境是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进行[5],而研究者们对于广泛的大学英语课堂缺乏相关实证研究。

除了TARGET模式中的6种课堂结构因素,Kaplan等的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较高的教师期望也有助于强调掌握目标课堂情境的形成[6]。

本研究拟探
讨在英语课堂中创建掌握目标情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创造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是否具有有效性?
(二)研究对象
武汉某高校的两个自然班的86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有40名同学,另一个班为控制班,有46名同学。

两个班各方面的情况非常相似,大学英语课的任课教师均为研究者,使用的是相同的教材,并且在教学干预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与课堂目标环境相关的实验或问卷调查。

(三)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
英语课堂环境知觉问卷用于调查学生对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强调掌握目标或成绩目标的知觉。

其中课堂掌握目标知觉分量表有6个条目,课堂成绩目标知觉分量表的
条目有5个,它们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和0.70。

2.学习者心得报告及个别访谈
为进一步了解教学干预效果,实验组学生按要求每周交一篇学习心得,报告其对于英语课堂的感想,如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等。

(四)掌握目标课堂情境的创建
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1月,研究者在实验班进行了为期14周的教学干预
过程,目的是创造强调掌握目标的大学英语课堂情境。

研究者采取的干预策略课堂执行细则(示例)如表1所示。

研究者在每一课时的实验课堂至少实施3-4条教学干预策略,并于课后总结验教学过程中所执行的掌握目标定向的教学干预策略,为下次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所有定量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11.5进行处理,定性研究工具包括教师定期访谈
和学习者日志,并为定量研究结果提供补充。

(一)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在教学干预前实验班学生和控制班学生在课堂目标知觉、
自我效能感以及英语成绩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教学干预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掌握目标知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35<0.05),这表明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创建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学生明显感觉到了英语教师对掌握目标的强调。

(二)讨论:掌握目标情境创建的有效性
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此次掌握目标教学干预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感受到了更明显的课堂掌握目标情境,他们觉察到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对掌握目标的强调比以前多了。

除了定量研究,来自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心得报告和个别访谈也显示出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于创建掌握目标情境所作的努力。

根据Ames的观点,
课堂情境的改变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即任务,权威和自主,以及认可和评价。

任务若是有意义的,有变化的,富有挑战性的,则被认为可以创造强调掌握导向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情境中,教师是控制的、给予学生很少的自主会创造成绩导向的,而不是掌握导向的情境;评价和认可是私下进行的,且评价是具体的、中肯的、基于进步、学习和理解的,被认为会创造掌握导向的情境[2]。

接下来的定性分析材
料来源于实验班学生在学期末所作的“有关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的匿名回答,研究者分别从任务,权威和自主以及认可和评价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中
创造掌握目标情境是否是有效的。

首先是关于任务方面,学生在“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中回答到:老师“能够使枯燥的英语趣味化,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老师常能带入一些活跃气氛的话题”;“老师课上内容很丰富,而且很能调动我们学习的兴趣”;“老师喜欢举例,日常生活,贴近我们生活的语法和短语”。

学生们的匿名回答肯定了英语教师在创造多种学习任务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们感受到的英语课堂是轻松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

其次是关于权威、自主方面,来自“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的回答表明英语课堂是自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的。

如:“我喜欢英语老师对我们进行‘活跃式’教学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主要学习问题都是由学生思考解答,最后由老师予以纠正”;“给予更多的自主能力”;“老师不断地鼓励我们自己探索”。

再次是关于评价和认可方面的,学生写到“老师更看重的是对英语学习付出的真心和表现出的责任感,她经常会让我们自己预习,考试的成绩也从未公布过,而且经常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或许更看重每个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吧!学期前后分别以笔试的方式测试我们,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老师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偏见,这点与高中有很大的区别”。

学生们的反馈反映了英语老师的评价是基于进步和对
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这与掌握目标的课堂情境是一致的。

以上的定性分析表明了通过TARGET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创造掌握定向的课堂情境,不少学生明显感觉到了英语老师对于知识的强调和掌握,对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强调。

定量研究数据以及以上的定性研究都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创造掌握目标情境是可行、有效的。

短期的TARGET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掌握目标环境的创建,学生感知到了英语
教师对知识理解的强调以及对他们能力发展的强调,英语学习活动呈丰富和多样化等特点,英语老师的评价方式是基于进步的。

这些结论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运用TARGET模式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中创建强调掌握目标的情境,营造适应性的学习氛围。

【相关文献】
[1] Ames, C. 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classroom motivational climate [A]∥In D. Schunk
& J. Meece (Eds.), Student perceptions in the classroom [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1992:327-348.
[2] Stipek, D. J., & Daniels, D.H. Declining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A consequence of changes in the child or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8,(80):352-356.
[3] Linnenbrink, E. A, & Pintrich, P. R. (2002).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and affect: An asymmetrical bidirectional model.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7: 69-78.
[4] 杨秀君.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 2007,(30): 755-757.
[5] 郭德俊,李燕平.课堂环境目标影响学生成就目标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
56-60.
[6] Kaplan, A., Middleton, M. J., Urdan, T., & Midgley, C. Achievement goals and goal structures. In C. Midgley (Ed.) Goals, goal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adaptive learning. Mahwah, New Jersey: Erlbaum, 2005:2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