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含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画外音一:________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________
2. (2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②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

③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15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④在那片带有原始神秘色彩的绝崖峭壁上,一条条悬泉飞瀑,从万仞峰顶倾泻而下,发出瓦釜雷鸣般的巨响。

⑤景区环境卫生、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与旅游者休戚相关,近日国家旅游局决定撤消重庆神龙峡景区和橘子洲旅游区5A级景区资质。

⑥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A . ①②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③⑤⑥
3. (2分)(2017·天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 . 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 . 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4. (2分)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 . ⑤②①④⑥③
B . ③⑤①④②⑥
C . ③④①⑤②⑥
D . ③⑤②①④⑥
二、默写 (共1题;共1分)
5. (1分)未老莫还乡,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6. (1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

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

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

郑人三世杀其父①,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

”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

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

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

则岂不悖哉!”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

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为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

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

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

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

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

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如何把下面的三个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
(2)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3)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7. (17分) (2015高一上·磐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足为外人道也
B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
D . 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2)下面文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 则群聚而笑之顺风而呼
C . 句读之不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 . 居是州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古之学者必有师④徘徊于斗牛之间⑤用心一也⑥师不必贤于弟子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⑧吾从而师之
A . ①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⑤⑦⑧
C . ①②③④⑥⑧
D . ①②③⑤⑥⑧
(4)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 客有吹洞箫者
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对下列句子当中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从而师之②粪土当年万户侯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西望夏口⑧顺流而东也
A . 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④⑦∕⑤⑧∕⑥
C . 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 . 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6)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 . 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7)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8. (10分) (2017高三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几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
(1)在孔子看来,作为地方长官管理一个地区,应该依次完成那些任务。

(2)老子的执政观与孔子有何差异?请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老子与孔子的执政观予以评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 (10分) (2016高一下·沙市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①芳草忆王孙②。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③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②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③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但其所抒发的感情各不相同,试作简要的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0. (18分)(2016·博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醉石
墨中白
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

泗州城外九座梅花山上多怪石,黄山常去山上寻觅石头。

每有所获,便醉酒相庆。

收金藏玉是常事,黄山独爱石,众玩家不解:“为何获石如得宝?”黄山笑道:“金银玉器固然可贵,玩的是
快乐,可石头天然似世间万物,如幻如真,不可更其质,不可改其硬,应自然的变化而有度,守住原本的性质而坚硬如初,不愧长天之浩浩,不负沃土之泱泱,玩石又何止是快乐?”
大家听了,也不搭腔,各自举杯饮酒。

黄山见众人不以为然,便从怀中掏出一包,打开红布,只见一白石线如切,曲如刻,弧如雕,圆如搓,随太白之醉而醉,醉意浓浓,呼而不醒,其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众玩家纷纷称奇,然仍有人不屑:“醉石虽奇,仍是石头,怎能与美玉相比?”黄山淡然一笑:“玉初也如石,因人雕琢而成玉,而石头天然如万物,其形神奇,非人力所能。


“说得好!”旁边一个讲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拍起手来。

众玩家一看,是个日本人。

他盯着黄山手中的石头,高兴地说:“中国不仅金银玉器值得收藏,石头也有无价之宝,您这醉石,卖吗?”
黄山摇头。

“我出五十两黄金。

”日本人伸出左手。

黄山心里一紧,仍是摇头。

“这个数呢?”日本人又亮出右手的五个指头。

“一百两黄金?”众玩家不敢相信。

黄山还是摇头:“玩石玩的是心情,藏石藏的是快乐,快乐无价,心情如何卖?”riben人抚摩一下醉石,失望离去。

看着众玩家羡慕的眼神,黄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玩瓷器的吕震提醒说:“此人可能是桃太郎,他有收藏癖,而且与官府勾结,就是此人强买钱国生的铁五铢钱,害得他连夜逃离泗州城的。


黄山顿时酒醒,后悔不该当众炫耀醉石。

当日下午,桃太郎果然再次找到黄山,非要买他的醉石。

没想黄山抬价,最后以二百五十两黄金成交。

众玩家都笑:“醉石虽奇,也有价,黄山你也是爱金银的人哪!”
黄山神秘一笑:“醉石实有两个,另一个大如真人,更酷似太白,醉立于九座梅花山上。


不几日,桃太郎又找到黄山,询问真人醉石的去处。

“醉石扎根于大山,岂是人所能动?”黄山轻蔑一笑。

“一
睹而三生有幸。

”桃太郎回答。

“既然先生有如此雅兴,不妨带您一观,不过,山路险峭,十分难走……”黄山沉吟道。

“我常攀中国的名山大川,再险的山路也走过。

”桃太郎不为所惧。

第二天天还没亮,桃太郎如约登山。

山路果然险峻,到了命悬崖,黄山指着通往对面腊梅峰的那块窄细石头说:“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


望着窄石下深深的山崖,桃太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不,还是原路返回?”黄山微笑道。

“到了,怎能回去?”桃太郎愣愣地看着窄石,“这石条能走人吗?”
黄山看他一脸惊疑,就屏气抬脚,顺着心平石慢慢挪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对面,直看得桃太郎心惊肉跳。

稍息片刻,桃太郎也学着黄山的样子挪步上了心平石,走到中间,他却不敢抬脚了,对面的黄山提醒他不要往下看,可桃太郎只觉头一晕……就在这时,一根树枝伸到面前,桃太郎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树枝慢慢地挪到了对面。

腊梅岭是众山巅峰。

望着远处细如飘带的黄河,遥看美丽的泗州城,桃太郎感慨:“好醉人的风景啊!”黄山说:“地是山之母,石是山之魂……”“先生无须多说,刚才情形,你只需轻轻一碰,我便跌入命悬崖。

先生君子我小人,惭愧啊。

”桃太郎面露羞色。

返回时,桃太郎在前,黄山随后。

这次桃太郎挪步心平石不再胆怯,小心过了命悬崖。

桃太郎下山,把醉石还给黄山,从此撤离泗州城,再没回来。

众玩家问:“命悬崖那边的腊梅峰真有太白醉石吗?”
黄山醉笑:“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黄山认为玩石玩的不仅仅是快乐,还可欣赏到石头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众人不以为然,直到他拿出醉石,众玩家才全都彻底折服。

B . 桃太郎的失望,众玩家的羡慕与黄山的得意,三种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在玩石赏石购石这一方小天地里复杂的人物情态。

C . 黄山经人提醒后知道欲购石者可能是桃太郎,很后悔,但最终和桃太郎成交,卖掉了醉石,因卖醉石之时,黄山已经有了应对桃太郎的办法。

D . 桃太郎不怕山路艰险,一定要去看真人醉石,既表现了他对奇石的贪婪;也表现了他喜欢收藏,热爱艺术,
甘愿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E . 桃太郎上了心平石后,走到中间便目眩止步了,虽有黄山善意的提醒,但桃太郎不敢抬脚向前走了,心惊肉跳的他在等着黄山的帮助。

(2)小说以“醉石”为题叙事写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黄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文章的结尾处的“不贪,不妒,不弃” 在黄山本人身上有何表现?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1. (3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

人总是静久思动,动久思静。

就像旅游,在家的时间久了,就有出去旅游的冲动。

在外面流浪久了,又会有回家的向往。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陷入痛苦,________。

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在一切物质需求已达到满足的境况下,能够继续自己对爱与美的不懈追求,________,这是对一个人极大的挑战。

12. (5分)(2016·吉林模拟) 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人生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失既多,就是再失去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

得与失是辩证的,失去了春天的葱绿,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________ ,________。

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6高二上·宜昌期末) 请以《雾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默写 (共1题;共1分)
5-1、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7-6、
7-7、
8-1、
8-2、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9-1、
9-2、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
10-1、
10-2、
10-3、
10-4、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1-1、
12-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