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教学中的激励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化学教学中的激励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即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相互作用,只有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能力。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从学的方面来看,指的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从教的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活动中成为主体。
那么如何解放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呢?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手段,激发课堂活力,能使教学过程优化。
何谓激励?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给以动力,唤起愿望。
一位好的化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有鼓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技巧。
激励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艺术,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下列激励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兴趣激励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
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的意向活动。
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和生活紧密联系。
我们可以用实验手段和生活中的鲜活例子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作适时的讨论来优化教学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语言或事例来说明课本上的理论,使课堂教学情趣盎然;教师也可以用巧妙的预设疑问,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引起学生积极探索真理。
例如:我在讲碳的单质时,可利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质,而石墨则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矿物质,通过两物反差很大的物理性质比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其探索问题的热情。
二、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师生情感,二是上课激情。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反映。
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协调活动的
统一过程,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迁移功能,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教学内容上,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
我一直认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长,而且是学生的朋友,要以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影响学生。
教师和学生建立亲密情感后,在教学时,就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教学效果就极其明显。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创造师生心理相容的氛围。
师生心理相容,指的是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在教学中,总是伴随着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相互体验而形成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心理状态。
情绪反应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相容,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人格,求得师生心灵上的沟通,缩短教与学的距离。
(2)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相学习,把自己融于学生集体之中,让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又可亲,使他们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除了要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感情,还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感受和确切的认识(即吃透教材、“吃出”感情),然后将感情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即设计教学内容孕育情感),以饱满的热情,以真情实感来感动学生(即课堂教学交流感情),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张驰结合,情意浓浓的生动局面,从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三、暗示激励
暗示激励在课堂上可表现为语言激励、情景激励、眼神激励等多种方法。
语言激励是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不同表现的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传递信息,鼓励学生敢说、敢做、爱说、爱做,让学生从成功感上产生强大的鼓励力量,获得继续前进的推动力。
例如:“你行,你来试试……”,“这个问题仔细想想,你能解决”,“刚才你总结的很好,还有什么补充吗?”“你举的例子很贴切,能不能进一步分析”等,都是很好的暗示语言。
情景暗示是对环境和教具的刻意规划,以达到激励的作用,生动感人的情景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颗。
情景暗示既可以通过教室的环境进行暗示,也可以利用图画、模型、幻灯、多媒体等教具,来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眼神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是学生情绪调节的催化剂。
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用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语言加以肯定,让师生在目光中情感交融,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总之,暗示激励教育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法,如果运用得当,一定能够取得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法激励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鱼”作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追求的目标;“渔”作为掌握知识的技能,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所谓学法激励,通俗的说就是教会学生会学习,使学生有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辨别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学法指导,即备课要备学法,上课要指导学法,练习及其讲评课要强调学法。
我在课堂上指导学法的做法是:
(1)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课本,初步理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教师可列出阅读提纲,布置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思考题可以从教材的结构思路、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知识之间的衔接等处去设问,使之起到导读、导思的作用: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检查阅读效果。
(2)指导学生正确地整理知识,清晰地把握每节课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基本熟悉教材框架的基础上,理清脉络,找到线索,善于从纷繁的知识体系中抓住核心及重点内容,编制知识结构图表,让学生把制成的图表进行交流,并适时地进行点拔、讲评,选择几份比较好的图表让学生对照,进一步完善,这样既激励了典型又带动了全体。
教师的学法激励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所讲的方法来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
他们可以用发散思维把书读“厚”,用集中性思维把书读“薄”,怎样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和知识结构的理解。
这样长期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利于学生由生动的直观进入抽象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概括综合、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激励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等具体情况,正确把握激励的时机正确运用课堂激励的各种方法,采用最有效的激励方法。
融合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使化学课成为学生爱学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