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新技术新方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1. 大功率施工方便,效率高 点 2. 接近目标观测,异常信噪比高 小 3. 远离电源观测,背景场影响小 结 4. 多分量多参数观测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二. 随钻超前探测观测系统
研究背景:
(1)深钻井昂贵 (2)钻孔本身或钻孔底部接近矿体 (3)钻孔资料已揭示地质或矿产条件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3)比对观测
相对异常=100%× (带背景实测值-带背景 实测值)/ 某实测值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4 响应观测仪器与装备
(1)仪器和装备是人五官六感的延伸 (2)数据或异常并不能代表目标对象的存在 (3)关注仪器本身特性(信噪比、灵敏度、感应耦合…)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球体异常在下方相对异常对比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3、野外测量方法:三分量测量
供电导线 测量仪表
测量导线
供电仪表
电 极 A
供电导线
地表 电 极 B
图例:
已开挖巷道 待开挖巷道
位于巷道侧壁测量电极N 位于掌子面附近测量电极M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4. 平朔煤矿4109#主辅运巷测试试验
导 线
MN
A
球在前方
掌子面
13cm 13cm
B 隧道腔体
球在侧面
球在下方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球体在前方(组合电极)
铝球直径:25cm
电位差异常
极化率异常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球体在侧面
ΔV ΔV
电位差异常
极化率异常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球体异常在侧面相对异常对比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原理
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 条件下,通过位于地下 的供电电极A、B,可以 形成于AB中间1 / 3段的 近似均匀电流场。各参 数设置如图所示。则球 外任意一点P的电位为:
ρ2 r0
j0
r’
H
H
ρ1
j0
ρ2 r0 r
θ'
h
θ
x
P
O
均匀半空间中球体电场异常计算示意图
U j01 r co 2 s 2 2 1 1 r r 0 3 j01 r co 2 s 2 2 1 1 r r 0 ' 3 j01 r 'co ' s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1.2 大深度与高分辨率难题解析 (1)深部资源勘探的突破口
信号+解释水平!
A. 更高精度的数据——【质】对仪器、观测技术提出要求 B. 更完备的数据集合——【量】更充分的定解条件 C. 更合理的反演算法和解译体系——【解释水平】综合勘探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1
6.25
电场异常百分比
12.5
20
2
0.8
1.6
30
3
0.25
0.5
40
4
0.1
0.2
50
5
0.05
0.1
轴向前方球状隐患超前预报理想分辨能力
测量参数 电位测量 U
以10%为有效异常,计算理想极限分别能力(r/2r0)
理想低阻体
(ρ1>>ρ2)
理想高阻体
(ρ1<<ρ2)
1.075
0.855
电场测量 E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1低阻球体模型观测点距球心距离与球体直径之比r2r116232201529300408400204500102观测点距离与低阻球体隐患电位及电场相对变化幅度对比表12高阻球体模型观测点距球心距离与球体直径之比r2r电位异常百分比电场异常百分比1062512520081630025054001025000501观测点距离与高阻球体隐患电位及电场相对变化幅度对比表2测量参数以10为有效异常计算理想极限分别能力r2r电位测量u10750855电场测量e13571075轴向前方球状隐患超前预报理想分辨能力中南大学3cm球在前方球在下方模拟隧道直径为5cm长度110cm在隧道外周对称的四个方向上分别布置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距离3m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若球体中心位于隧道轴线上,且r0<<H时,h=0
U122211rx03 j01x
(2)
取电场强度为观测信号,其表达式为:
E1222211rx0 3j01
(3)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1)低阻球体模型
r0= 5m,ρ1=2000Ω·m, ρ2 = 50Ω·m, j0 =0.1mA/m2,r=6m~100m。
解决途径: 定向探测!
三. 线阵列瞬变电磁法
1.测量装置
干 扰!
目 标!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 异常特征体现
背 离 现 象 !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3. 应用领域
(1) 超前预报 (2) 深部资源定向勘探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六. 分享结语
深 部
1. 解决有效激励与响应: 一远两近

位 U /V

V/m
电 场 强
线


线
x/m
x /m
观测点距离与低阻球体隐患电位及电场相对变化幅度对比(表1)
r(m) 观测点距球心距离与球体直
径之比r/(2r0)
10
1
20
2
30
3
40
4
50
5
电位异常百分比
(%)
11.6 1.5 0.4 0.2 0.1
电场异常百分比
(%)
23.2 2.9 0.8 0.4 0.2
(1)数据稳定可靠
电流1.3A
(2)两参数对水敏感
(2)极化率有优势
2频组实测数据
电流1.8A
Fs数据观测不稳定 电流1.3A
Fs 数 据 观 测 不 稳定
4109辅运巷地面供电井巷测量2频组 高频点电位VMN及幅频率Fs
Fs数据观测不稳定
4109主运巷地面供电井巷测量高频点电位VMN及幅频率Fs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资 源
(1)近目标激励

(2)远离激励源

(3)近目标观测

2.仪器装备选择:
双多
物 探
(1)多参数观测

(2)多分量多路同步观测

3. 解释处理:
知己知彼

(1)熟悉对象


(2)由定性到定量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欢迎访问 中南大学
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请同行们批评指正!谢
谢!
地面
h
D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B. 更完备的数据集合
——更充分的定解条件 【量】 I 单参数量(x分量,电位差/梯度……) II 多参数量(电位差、极化率、磁化率……) III 多分量(x、y、z分量,电位差/梯度……)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C. 更合理的解释
——反演算法和解译体系【解释水平】 I 物探专业信息融合(物探行内) II 结合地质、化探、遥感、钻孔信息 (行外)
1、原理——超前预报
B
钻孔
测量电极
井中点电源激励电场扰动
—— 征候 观测与解释。
电位征候观测
供电电极
ρ0
A
电场征候观测
隐伏目标
ρ1
x/m
x/m
垂直接触带前的电激励电场征候模拟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水槽物理模拟试验
测量电极电位,单位:mV
测量电极电位,单位:mV
以水面为起始点的垂直深度,单位:厘米
一. 大定源建场模式下巷井观测系统
1. 研究背景分析
需求
难题与局限 方法技术 突破口
(1)危机矿山 接替资源勘探 (2)井巷环境 隐患超前预报
供电 测量 解释
高密度电法 近目标观测 坑道聚焦电法 远源观测 坑道瞬变电磁 比对观测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以电位为测量参数时井巷探测系统工作布置示意图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充分认识环境和目标对象
背景或环境的复杂性
(1)屏蔽/吸收
(2)干扰【地形、地质、地球物理】
(3)“源”背景水平
目标的多参数特征测试
(1)一物多性 (2)一性多物
标本测试 !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 有效激励与响应问题
2.1 物探作业模式与异常
(2)高阻球体模型
r0= 5m,ρ1=2000Ω·m, ρ2 =∞, j0 =0.1mA/m2,r=6m-100m。


V/m

位 U /V



线

线
x/m
x /m
观测点距离与高阻球体隐患电位及电场相对变化幅度对比(表2)
r(m) 观测点距球心距离与球体直径之比 电位异常百分比
r/(2r0)
10
物探新技术新方法
提纲
1. 大深度与高分辨率难题及解析 2. 有效激励与响应观测 3. 大定源建场模式下巷井观测系统 4. 随钻超前探测观测系统 5. 阵列瞬变电磁勘探系统 6. 结语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1. 大深度与高分辨率难题与解析
1.1 大深度与高分辨率难题
(1)信号微弱 (2)目标相对规模小 (3)施工效率低 (4)地面跨度大,背景变得复杂 (5)钻探资料少、验证对比解释困难
水槽模拟试验电场 随电极深度变化实测曲线
以水面为起始点的垂直深度,单位:厘米
由水槽模拟试验电场实测数据转换 而成的视电阻率曲线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视幅频率测量结果
幅频率 Fs,单位:%
迫近目标!
以水面为起始点的垂直深度,单位:厘米
图4 为水槽模拟试验幅频率Fs实测异常曲线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5 有效激励与接收条件下的信号提取
(1)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信号提取算法

一维傅立叶分析、滤波;统计分析;
概率分析;相关分析……

层 次 (2)基于位场理论的信号提取算法
二维或三维时间、空间域;频率、波数域;
τ-P域……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物探新方法新技术 实例三则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1.357
1.075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3)物理模拟试验
模拟隧道直径为5cm,长度110cm,在隧道外周对称的四个方向上分别布 置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距离3m。隧道位于AB中间1/3处,MN极距为 3cm,M距隧道掌子面1cm。将此装置置于深2m、长宽分别为3m和4m的水槽中央, 距水面80cm;水的极化率为0.0,低阻铝球直径25cm。用重庆奔腾地质仪器厂 生产的数字激电仪和中南大学生产的SQ系列双频道数字激电仪分别测量MN之 间的电位差和极化率,以MN中点为记录点。——方位确定!
3、野外实施
随钻超前 探测系统
结构
观测仪表 测量电缆
无穷远
测量电极系 供电电极 目标矿体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技术特点
(1)多参数 (2)多路同步采集 (3)迫近目标对象的测量与比对 (4)征候关联资料解释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三. 线阵列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TEM)背景: 异常来自何方?
目标

响应
响 绝对 异常



接 相对

收 异常
背景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2 有效激励方式
(1)大功率(大电流、大震源) (2)重复激励 (2)迫近目标 (3)激励方式(组合源、复合源)
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
2.3 有效激励下的响应观测
(1)近目标观测 (2)远源观测
相对异常=100%× (实测值-背景) / 背景
A. 更高精度的数据
——对仪器、观测技术提出要求【质】
表1.理想球体相对异常精度与最大探测深度的关系
异常精度(%) 10
5
4
3
2
1
0.5
0.1
低阻探测深径比 (h/D)
高阻探测深径比 (h/D)
0.857 1.210 1.342 1.527 1.821 2.424 3.184 5.80 0.577 0.857 0.962 1.110 1.342 1.821 2.424 4.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