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此外,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 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 利时曾经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它感到 极端的失望。连一名国民党接收官员也向蒋介石进言:“像这 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其结果 将使政府“基础动摇,在一片胜利声中,早已埋下了一颗失败 的定时炸弹”。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统治为什么会陷于“全民的 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表现和意义是什么?
小论文:
试述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2、学生运动的高涨 3、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4、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⑴ 国民党统治区严重的政治危机
国民党政府在发动全面内战后,进一步投靠美国。大肆出卖中 国主权,以换取美国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一系列卖国条约和协 定的签订,使国民党统治区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美国的商品充 斥了中国的市场,压抑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美国的资本渗透 到中国的生产、运输等部门,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美国的军队 横行于中国大地,随意欺压和侮辱中国人民;美国的顾问遍及于国 民党政府的各部门,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太上皇”。国民党统治区 实际上成了美国独占的殖民地。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⑵ 国民党统治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紧,特别是四大家族官僚买办资本和 美国独占资本进一步勾结,进行疯狂的掠夺,也由于庞大的内战 经费以及反革命战争的破坏,使国统区经济危机空前严重。其突 出的表现是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速上涨。随着内战规模的扩大, 国民党政府军费开支愈来愈大,财政入不敷出。由于通货膨胀, 捐税繁重,美货大量倾销,国统区的民族工商业纷纷破产。国统 区经济的崩溃,还表现在农业生产力急剧衰退。l946年农作物总 产量比战前的1936年减少了8%—12%,1947年更减少到33%—50 %。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单击屏幕播放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关头1947年l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适时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庄严口号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国人民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彻底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而斗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条件和意义; 2、认识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3、认识土地改革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4.提高自己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观看相关音像资料,能够从中提取有关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和条理化; 2.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有关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看法与观点,并 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估和借鉴。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阅读,增强对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学习兴趣; 2.了解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打败蒋介石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团结了全国人民,迅 速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的伟大胜利,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伟大真理; 3.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 因和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的原因。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直接影响到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城市工 人大量失业。1946年下半年,仅上海、南京、北平失业人数就达260 万人,许多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广大公教人员和学生处于饥饿半饥 饿的状态,生活状况日趋恶化。农村情况更加悲惨,“土地荒芜,路 断行人,家有饿殍,野无壮丁”。1947年各地饥民达l亿多人。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 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在农村,农民不断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 1947年1月,民变地区扩展到300多个县。中共地方组织还在广东(含 海南岛)、湖北、安徽、福建、江西等一些地方的农村中,恢复和发 展人民武装,进行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 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革命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 步发展,并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派出代表 团同三区革命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并于1946年1月初签订11项和平 条款。但是,它很快就推翻和平条款,加紧镇压新疆人民革命运动。 新疆各族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4、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表现在:第一,标志着国统区广大人民群众 觉悟的提高,反蒋爱国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壮大。第二,宣告蒋介石政 治欺骗的彻底破产,国民党反动派完全孤立,陷于全民包围之中。第 三,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后方,直接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是促进中国革命高潮迅速到来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条件之一。 上述事实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 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947年5月30日, 毛泽东指出:“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为了建 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应当迅速地准备一 切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中共中央决定战略进攻的目标是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因为,这个地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战略地位重要,敌人守备空 虚,群众基础较好。占据大别山区,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 南扼长江,瞰制中原。为此,中央具体作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 制”的周密部署.即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军,实施中央突 破,直趋大别山;由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进军苏鲁豫皖地 区;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右后—军,挺进豫西 。我三路大军, 纵横弛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密切协同,机动作战,打乱了敌人的战 略部署,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相关难点问题
1. 了解中国共产党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以及在全
面内战中彻底击败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历史进程,了解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及其领导的国民 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从而认识清楚中国共产党 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 2. 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及其原因。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单击屏幕播放)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2、学生运动的高涨
针对国民党当局积极从事内战的准备,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 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 一运动。这个运动扩展 到了许多城市。 在全面内战爆发半年后,1946年12月30日,为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 京大学先修班一女学生,北平学生高喊“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 中国!”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史称抗暴 运动或“一二三○运动”)由此掀起。截止1947年1月10日,12天内, 抗暴斗争扩展到14个省26个城市,参加罢课、游行等的学生总数达50万 人。 在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国民党当局加紧了对爱国民主运动的 镇压,1947年10月以后,爱国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抗斗争的浪潮。 由于他们愈来愈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上面,学生运 动的主要口号便由“反饥饿、反内战”改为“反饥饿、反迫害”了。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 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 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 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实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单击屏幕播放)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全国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 (习惯称“土改”)运动的热潮。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 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获得翻身以后,其 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工农 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 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 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 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 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6年6月一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共 歼灭敌人112万,胜利地粉碎了蒋介石的战略进攻。这一胜利,给敌 人以沉重的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奠定了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基 础。 根据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 针,决定举行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 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根据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解 放战争第二年的战方针,决定举行全国性的战略进攻,以主力打 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 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夜,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 派出请愿团去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时遭 到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围殴达5个小时,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 多人受伤。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 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 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 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 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 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乡村农会接收地 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 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农。并分给地主同 样的一份”;“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单击屏幕播放)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关头,1947年l 0月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适时地提 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庄严口号,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国人民结成广泛的 革命统一战线,为彻底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而斗争。 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 沟举行会议(即十二月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作的《目前形势 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政治、经济等 各方面的行动纲领和政策。在军事方面,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在经 济方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在政治方面,提出了“联 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 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