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注水开发主要应用于油藏的二次开发。

但是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油田的储层具有非均质性的特点,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问题,导致注水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石油开采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石油开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因此,对油田注水开发实施动态分析,能够结合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来进行注水开发方案的调整,旨在提升油田采收率,提升油田企业的经济利润。

本文就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展开探讨。

关键词: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
引言
注水开发是油田二次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但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对油田注水开发进行动态监测,可进一步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及时调整注采方案,提高油田采收率,提高经济效益。

1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提高所有注水开发的效率具有必要性,再加上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开采难度非常大,要想真正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并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项需求,在开采期前,工作人员就需要重视油藏的具体勘测和研究,特别是在对油藏进行二次开发工作时,如果单纯使用注水技术进行开采工作,并不能获得很好的开采效果[1]。

使用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对油田开发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探讨油田不同储存的特殊性特点的内容以及开发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油田开采的策略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以及油田开采单位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油田注水开发工作当中,注水开发动态分析具有较高的必要性,它对于整体的油田开采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

2注水前后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
(1)储层特征。

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注水后容易变化的特点,导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差,注水利用率低及最终采收率低。

因此建立注水前后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研究注水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可以认识储层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从而可以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制定适合油藏特点的挖潜措施提供依据,对于扩大油田的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2)注水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

注水前后,除渗透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孔隙度和岩石密度一般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渗透率平均值注水前后变化明显,一般呈增大趋势,因而注水开发造成的物性变化主要体现在渗透率上。

储层容易变化的客观因素是储层的成份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注水后造成不稳定矿物溶解,微细颗粒迁移;储层容易变化的主观因素是在油田开发早期,对油藏认识不清,若强注强采的开发政策,会加速微细颗粒的迁移过程。

3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
3.1不稳定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的运用
不稳定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主要是指改变注水量波动幅度、改变注水周期和注水方式的一种动态分析技术。

运用不稳定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能够对油藏的水驱效果进行有效的改善,也能够改善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动用状况,使得油藏的采收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试井分析、生产测井、开发测井以及其他辅助资料等能够为不稳定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的运用提供更好的基础和保障。

3.2注水井分层动态分析技术的应用
石油的第二次开采工作,其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石油开采的质量以及数量,因此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第二次开采的相关内容,特别是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开采工作,其中注水仅分成动态技术就是使用概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方案。

目前是用水井分层动态技术进行石油的第二次开采,工作及重点和焦点问题就是注水井的问题,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更好地获取分层注水指示曲线,所以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这一数据解决多层合采时斜率为负
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按照分层动态参数的相关内容,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石油开采的情况。

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技术进行第二次石油开采工作时,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层位不同时期的吸水剖面图进行制作,最终将其用于石油开采中。

除此之外,石油开采的工程师也可以更好的按照注水指示的曲线以及吸水的剖面图,对石油开采的方案以及策略及时的调整。

3.3示踪剂监测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示踪剂就是为观察、研究和测量某物质在指定过程中的行为或性质而加入的一种标记物。

作为示踪剂,其性质或行为在该过程中与被示剂物应完全相同或差别极小;其加入量应当很小,对体系不产生显著的影响。

此外,示踪剂必须容易被探测。

常见的示踪剂有同位素示踪剂、酶标示踪剂、荧光标记示踪剂、自旋标记示踪剂等。

在同位素示踪剂中又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和非同位素示踪剂等几种。

运用示踪剂监测技术来分析水驱速度、见剂量、见剂时间,对被示踪流体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从更好的分析和解释注水井间参数。

运用示踪剂监测技术能够对油藏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注入水的流动方向、井间动态连通性、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等进行跟踪和评价,从而更好的调整油田注水开采的策略和方案,提升油田的采收效率。

3.4注水剖面测试技术的有效运用
注水剖面测量技术的使用对整个石油开采的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技术的有效使用。

很多情况下,注水剖面测试技术的具体剖面测量方法较多,例如氧活化测量技术直读、电磁流量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大范围地获取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其中直读电池流量测量技术的使用原理是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测量数据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

使用该技术进行油井的作业施工工作,可以保证注水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油井各个层位的吸水性进行有效的测量。

从氧活化测量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指该技术的使用,并不会受到孔道大小孔渗参数等多项指标的影响,但是它的测量结果与油管当中流体的速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这两种技术的使用需要根据石油开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在使用期间也需要对油管流体速度的指标进行严格把控,从而更好的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

3.5检查井取心资料分析方法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通过在不同位置钻密闭取心井来直观地观察分析油层含油饱和度。

开发前的取心井及水驱开发过程中的检查井(特别是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的对比分析,是了解储层变化及地下流体动态的最直接资料。

利用这些资料不仅可以深入研究开采过程中的驱油效率、剩余油形成机理以及储层参数的动态变化等,又可以用来标定水淹层测井、测井及试井资料解释结果。

但由于钻取心井投资较高,且其分析结果也只限于井筒附近,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开采出更多的石油资源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油藏的二次开发过程中多运用注水开发技术来进行石油资源的开采。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石油采收效率,油田企业可以运用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技术,结合油藏的不同的特性和油层特点来运用不同的动态分析技术,促进油田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绘青.奈曼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72.
[2]温建强,彭毅,徐长续.吴起油田贺阳山油区注水开发动态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9,(6):210.
[3]王博学.石宅河区块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181-182.
[4]苟宏刚,赵奇,余锋,等.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工艺技术分析[J].云南化工,2018,45(01):127.
[5]肖伟,慕喜平,白龙,等.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提升采油率的技术措施[J].云南化工,2018(0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