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特点分析
作者:韩振涛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2-01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X线特点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资料,总结本病的X线特点。
结果早期X线表现为小肠动力性梗阻,肠壁囊状积气为其特征,晚期病例可出现肠管固定僵硬,门静脉积气,气腹、肠狭窄。
结论腹部X线检查对NEC早期诊断及观察病情有重要价值;出现气腹、肠狭窄等征象,是外科干预的重要指征。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坏死性,新生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rocolitis,NEC)是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生命的疾病,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
NEC发病率占NICU住院总数的1%-5%[1]。
以胃肠道缺血坏死,发生肠气囊肿及肠穿孔为其特征。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9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资料,总结本病的X线特点。
1材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69例中男57例,女12例,早产儿48例,低体重儿34例,有围产期窒息史49例,感染史36例。
发病日龄:2-25天。
症状与体征:腹胀53例,呕吐49例,腹泻24例,便血36例。
肠穿孔3例,肠狭窄2例。
手术9例。
69例均摄有腹部正立侧卧位片。
1.2X线表现
早期X线表现小肠充气减少12例,肠淤张32例,小肠胀气扩张为主。
肠管扩张充气,排列紊乱。
进展期后,肠淤张加重,可出现分散浅小的气液平及肠间隙增宽。
肠壁积气17例,中下腹部可见小囊状积气11例,右下腹多泡状透亮影6例。
门静脉积气是NEC晚期或严重的征象,X线表现为自肝门向肝内由粗渐细的树枝状透亮影。
本组只见3例。
本组肠穿孔3例,一例多发穿孔,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
本组1例NEC发病初期腹部平片显示右下腹肠管形态固定,肠壁边缘显示模糊,肠壁有小囊状透亮区,保守治疗一个月,间歇性出现腹胀,喂养不耐受,X线呈腹部肠管明显扩张积气,肠间隙增宽,下腹部多个小液平面。
钡灌肠造影时横结肠中段至升结肠均狭窄,结肠框正常生理形态消失,小肠明显积气扩张。
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回盲部及升结肠狭窄,近端回肠扩张,与X线表现符合。
讨论
NEC主要发生在生后2~3周内,是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生命的疾病。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早产、窒息、高渗喂养等因素导致肠壁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在此基础上继发肠内细菌感染所致。
目前普遍认为NEC是一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起始过程是损伤肠的保护屏障-肠粘膜,直接损伤是由于细菌或高渗液的接触,间接损伤是由于低灌注状态肠粘膜细胞缺血的结果或一般性缺氧[1]。
由于常并发败血症、腹膜炎等,NEC病死率高。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儿成活率的关键。
本病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以末端回肠至升结肠受累最多见。
以胃肠道缺血坏死,发生肠气囊肿及肠穿孔为其特征。
腹部X线平片对诊断很有价值,一次无阳性发现可多次摄片随访。
本病的早期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小肠充气减少或肠淤张,小肠胀气扩张为主。
肠管扩张充气,排列紊乱及肠间隙增宽。
上述征象主要为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充血、水肿,表明该段肠管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严重。
进展期后,肠淤张加重,可出现分散浅小的气液平。
表明肠坏死累及肌层和浆膜,影响肠运动功能。
肠壁气囊肿,多见于右下腹,可见小囊状或多泡状透亮影,或呈环状及细条状透亮影。
肠壁积气是本病重要的X线征象,对NEC的诊断和病情估计有重要价值[2]。
张志波[3]发现NEC早期肠管扩张积气,可见广泛“沸腾泡末”状肠管积气影像,随病情进展,6h后在“沸腾泡末”征肠壁周围明显线状肠壁气肿,并可见门静脉充气征。
因此“沸腾泡末”征的出现是NEC的确诊指标。
根据“沸腾泡末”征累及的范围可以判断肠管坏死的大致范围。
为提高早期NEC诊断水平,文献[4]对11例早产儿和9例足月儿进行了腹部超声检查,主要见到肠壁增厚,肠蠕动减弱和腹水等征象,但没有优于X线检查。
对于临床疑诊NEC的病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每6-12小时摄腹部立卧位片,及时发现病变进展。
对可疑NEC的X光片检查结果,不同的放射科医生可能有不同的报告方式,这可能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为此国外学者提出NEC放射线分级法,即根据腹部正侧位像将NEC分为0-10个不同的等级[5]。
门静脉积气是NEC晚期或严重的征象,门静脉积气X线表现为自肝门向肝内有粗渐细的树枝状透亮影。
门静脉积气是本病一种危险而预后不良的征象。
其产生条件须有肠壁积气,肠壁静脉血管破裂并处于扩张状态,气体才能进入血管内随血流到达门静脉系统。
这是门静脉积气少见和出现时间短暂的原因[2]。
病变肠管外形僵硬,位置形态固定,气腹或腹腔渗液明显增多,提示肠坏死、穿孔。
有气腹的病例肠壁积气消失与其他原因引起胃肠道穿孔不易区别,但肠管僵硬,外形异常可提示诊断。
由于本病肠坏死、肠穿孔的危险性大,故急性期钡餐和钡灌肠检查应禁忌。
NEC发病后1-3月间,病变肠管渐渐治愈,但肠壁发生纤维化导致肠管狭窄,以结肠狭窄尤为多见。
肠狭窄后出现低位肠梗阻,多数病例需手术切除狭窄肠管。
根据腹部X线征象的演变,可判断病情的进展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如出现气腹、液气腹,腹腔积液进行性增多,或肠管狭窄,是外科及时手术干预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李仲智主编,现代临床医学妇儿及五官科进展小儿外科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2006,27.
[2]李铁一主编,儿科X线诊断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6.
[3]张志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同时期X线表现:附1例报道,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43-944.
[4]徐放生,秦雨春,李莉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31-33.
[5]
CourseyCA,HollingsworthCL,GacaAM,MaxfieldC,DelongD,BissetG3rd.Radiologistsagreementwhen usinga10-pointscaletoreportabdominalradiographicfindingsofnecrotizingenterocolitisinneonatesandinfants.[J].AJRAmJRoentgenol2008,191(1):1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