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东小学2012-2013-1学期校本课程教案
《无私奉献》教学设计
林东小学黄兴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现状,感悟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2)了解丛飞帮助失学儿童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奉献之心,用自己的真实行动表露自己的那份爱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失学儿童图片,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观看视频,让同学们从丛飞的行动和歌声中感受丛飞那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
通过所思所想所悟,讨论交流,制作爱心卡片等活动,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到爱就在自己的身边,唤起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
教学重难点:
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行动。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班级:六(2)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畅所欲言)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看看和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怎样。
2、ppt出示:展示贫困山区孩子生活的图片,并播放伤感凄凉的音乐。
学生看后说感受,感悟自己生活的幸福。
过渡:有这么一个人,十一年来一直支助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
他是谁呢?他是一位爱心大使,是一位歌手,是183个孩子的爸爸,为社会累计捐助了300多万元,他就是好人丛飞,接下来让我们来走近丛飞,走近这位无私奉献的英雄。
二、教学新课
1、爱的感悟(播放视频:感动中国——深圳歌手丛飞)
让同学们观看丛飞的事迹,聆听丛飞的歌声,从中感受丛飞的爱的博大,激发自身的爱的良知。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这就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可是,可怕的病魔却夺走了他那年轻的生命。
2006年4月25日,人们在深圳市殡仪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会上宣读了他的遗嘱。
遗嘱中写道:我死后,把眼角膜等有用器官无偿捐献给
需要的病人。
就算是我为社会所做的最后一次奉献。
这是多么无私而又伟大的英雄呀!
过渡: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丛飞走了,但他的爱、他的歌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丛飞不仅帮助了183个孩子,帮助了残疾人,丛飞还用自己无私的爱唤醒了更多的人的爱的情感和爱的良知。
也许同学们会说:丛飞是歌手,能挣钱,有能力帮助那些失学儿童。
我们小学生没这个能力。
现在讨论一下:我们怎样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2、爱的行动
(1)安排同学分组讨论,思考自己应当以怎样的行动去传递爱心,表达友善,明确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爱的责任,明确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
(2)制作爱心卡
让学生把自己怎样“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决心写在爱心卡上。
(其间播放抒情音乐)
(3)写完后宣读爱心卡,并贴在黑板上的心形图案内。
3、爱的困惑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爱的尴尬:就是自己热心付出,不求回报,却遭人误解,甚至给自己造成伤害,让同学们通过思考明白: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误解或伤害而停留爱的脚步,爱是一种美德,社会需要互相关爱,我们应当将爱进行到底。
三、爱的收获
1、播放视频:《愿你幸福》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同学们通过思考明白爱的意义,爱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给自己带来幸福,可以给他人帮助,为他们送去幸福、勇气、信心、成功甚至生命,爱帮助我们营造温馨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做爱的使者,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板书设计:
无私奉献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