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荟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歇后语荟萃
1.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意思:指借东西不归还。

出处:《三国演义》中,刘备暂借荆州后一直占据不还东吴。

- 造句:你可不能像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借了东西就得按时还。

- 小片段例子:“嘿,小张,你上次借我的那本小说呢?”小李问道。

“哎呀,我还没看完呢,再等等。

”小张回答。

“你可别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我自己也还想再看一遍呢。

”小李皱着眉头说。

“哪能呢,我肯定会还你的,就是最近太忙了。

”小张急忙解释。

可过了好几个月,小张还是没还。

小李生气地说:“你真的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以后我可不敢再借给你东西了。

”结论:借东西不还会让人失去信任。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意思:表示双方心甘情愿做某事。

出处:赤壁之战时,周瑜与黄盖定下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

- 造句:他们俩这样互相配合,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小片段例子:“你看那两个人,一个在那训斥,一个低着头听着,也不反驳。

”小王对小赵说。

“这有啥奇怪的,说不定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

”小赵笑着说。

“不会吧,怎么会有人愿意被骂呢?”小王疑惑地问。

“嗨,你不懂,他们可能是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目的,这就像是演一出戏,一个负责演狠角色,一个负责配合,这样才能骗过别人啊。

”小赵耐心地解释。

结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可能是有共同目的的配合。

3.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意思:形容人沉默不语。

出处:徐庶被曹操骗到曹营后,因母亲自尽,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策,进曹营后不再说话。

- 造句: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他就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小片段例子:办公室里,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新的项目方案。

只有老张,坐在角落里,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老张,你怎么不说话呀?你经验丰富,肯定有很多想法。

”小王好奇地问。

老张只是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

“老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怎么这么沉默呢?”小李小声地跟小王说。

“谁知道呢,感觉他就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问也问不出个啥来。

”小王无奈地说。

结论:人的沉默可能是因为内心有无法言说的事情。

4.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 意思:形容因吃惊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张飞性格莽撞,让他穿针这种细致活很难,只能干瞪眼。

- 造句:他俩在那里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小片段例子:“哎呀,这可怎么办呢?”小明看着那道复杂的数学题发愁。

小刚凑过来一看,也傻了眼。

两个人就那样,像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地看着那道题。

“你不是数学小能手吗?你快想想办法啊。

”小明着急地对小刚说。

“我也没见过这么难的题啊,我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小刚无奈地说。

结论:遇到难题时,有时会让人不知所措而陷入僵局。

5.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意思:比喻东西无多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扔掉。

出处:曹操与刘备对峙汉中时,曹操觉得进不能胜,退又怕人耻笑,此时的汉中就像鸡肋。

- 造句:这个旧手机现在就是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小片段例子:“你还留着这个旧电脑干嘛呀?都这么旧了,还老是出毛病。

”小红对小辉说。

“我也知道它不好用了,可是扔了又觉得可惜,毕竟当初花了不少钱买的呢。

”小辉皱着眉头说。

“哈哈,你这就像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不过留着也是占地方,还不如处理掉呢。

”小红笑着说。

“你说得也对,我再考虑考虑吧。

”小辉无奈地说。

结论:对于一些无大用但又不舍得放弃的东西,要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6.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意思:收获很多。

出处: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获得大量箭支。

- 造句:这次促销活动,他就像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买了好多便宜又实用的东西。

- 小片段例子:“哇,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啊?”小兰惊讶地看着小美的一堆购物袋。

“哈哈,今天商场促销,东西又便宜又好,我就像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啦。

”小美得意地说。

“你可真会买,我都没赶上这么好的机会。

”小兰羡慕地说。

“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你可一定要早点去呀。

”小美笑着说。

结论:抓住好的机会往往能有很多收获。

7.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 意思: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高估自己的能力。

出处:关羽是使刀的名将,在他面前耍刀自然是班门弄斧。

- 造句:你在他这个专业高手面前炫耀你的那点本事,简直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 小片段例子:“我跟你说,我唱歌可好听了,我觉得我都能跟那些歌星比了。

”小杨得意地对小刘说。

小刘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他听了小杨的话,笑了笑说:“你可别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了,唱歌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呢。

”“哼,你就是嫉妒我。

”小杨不服气地说。

“我嫉妒你?我是听出你唱歌的问题了,你的发声方法都不对。

”小刘耐心地解释。

小杨听了后,脸一下子红了。

结论: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在行家面前盲目自大。

8.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意思:人多智慧多,即使是三个不太聪明的人,合起来也能比得上诸葛亮的智慧。

出处:民间俗语,虽与《三国演义》有关联,但非直接出自其中。

- 造句:遇到这个难题,咱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起想办法肯定能解决。

- 小片段例子:“这道谜题好难啊,我想了好久都想不出来。

”小周苦恼地说。

“我也是,感觉脑子都快转不动了。

”小吴附和道。

“咱们别灰心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咱们一起再研究研究。

”小郑鼓励大家。

于是三个人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周突然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答案了!”结论: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往往能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意思:野心非常明显,大家都能看出来。

出处:司马昭企图篡位的野心,当时的人都能察觉。

- 造句:他想当班长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那点心思。

- 小片段例子:“你看小李,最近在班里又是帮老师干活,又是讨好同学的。

”小陈对小赵说。

“他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就是想当班长嘛。

”小赵不屑地说。

“他这样做也太明显了吧,大家又不是傻子。

”小陈摇摇头说。

“就是啊,想当班长应该凭真本事,而不是靠这些手段。

”小赵说。

结论:追求目标应该通过正当的方式,而不是过于明显的手段。

10.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 意思:形容人懦弱,没有能力。

出处:刘禅(阿斗)在位时,国家大事基本依赖诸葛亮等大臣,自己缺乏主见和能力。

- 造句:他就像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什么事都做不好。

- 小片段例子:“这次小组活动,组长让他负责一部分内容,结果他啥也没干成。

”小孙对小何说。

“唉,他就是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呗,没一点担当。

”小何叹气说。

“你说他怎么就不能有点上进心呢?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小孙抱怨道。

“可能他就是那种性格吧,不过这样下去可不行,他得学着改变才行。

”小何说。

结论:人应该培养自己的能力,不能过于软弱无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