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知识清单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
物质名称
密度
/(kgm3)
/(kgm3)
13.6103植物油
0.9103
1.8103 煤油
0.8103
1.03103 酒精
0.8103
1.0103 汽油
0.71103
互动新授 3.一些气体的密度〔0℃ ,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
密度
物质名称
/(kgm3)
1.98
一氧化碳
密度
/(kgm3)
互动新授
密度的定义式 :
密度= 质量 体积
ρ
=
m V
〔1〕国际单位 : 千克每立方米〔kg/m3 , kg·m3〔2〕〕。常用单位 : 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3〕单位换算 : 1 g/cm 3 =103 kg/m3 。
互动新授
物质名称 铂 金 铅 银 铜
钢、铁
1.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两个不透明、相同的 瓶子内分别装满了水和浓 盐水 , 且瓶子是密封的 , 你有什么办法分辨出哪瓶 是水 , 哪瓶是浓盐水呢 ?
互动新授
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 研究 铝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取大 小差别的假设干铝块 , 分别用 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 , 计算出 体积 , 以体积V为横坐标 , 以 质量M为纵坐标 , 连起来看是 否为一条直线。
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差别。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 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 并用来鉴别物质 , 会计算 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课前准备
学习重点 :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应用。 学习难点 :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教特学性分。析 学习方式 : 创设情境 , 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以小组实验为辅、以 事实为依据 ,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 通过质量—体积的关系 图象来引入密度的概念。 学具准备 : 水、浓盐水、天平、铜、铁、铝。
教学内容
点我喔
01 情景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巩固扩展 04 课堂小结
情景引入
同学们 , 在生活中 , 我们常用一些现象来区分 差别的物质 , 同学们先想想 , 我们都是通过什么 方式来判断呢 ?让我们开动脑筋 , 想一想 !
例如:用味道来区 分酱油和醋。
情景引入
用颜色来区分牛奶和水 。
情景引入
2.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 , 体积是0.25 m3 , 它的密度多大 ?这是什么金属 ?
课堂小结
〔一〕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 同。 2.差别种物质的体积相同 , 质量差别 ,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差
〔别二。〕密度 : 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③利用公式 F 浮=G-F 拉和 G 排=G 总-G 杯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和排开的水重 G 排,比较它们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中.
④另换物块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数据记录
杯、水
排开水
空杯重 拉力 次数 物重 G/N
G 杯/N F 拉/N
总重 G 总/N
F 浮/N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功 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 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考试加
油!奥利给~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2节 密度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教学分析 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比值一定 ; 差别种物
巩固扩展
1 . 以下说法准确的选项是哪C一项:〔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 , 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 , 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差别的两个物体 , 其质量一定差别。
巩固扩展
2.几种浮沉状态的比较 浮沉状态 悬浮
浸 下沉
没 上浮
漂浮
F 浮与 G F 浮=G F 浮<G F 浮>G F 浮=G
ρ物与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03 实验突破
实验一: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测出圆柱体所受的重力;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同时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到完全浸没,记录所看到的 现象和圆柱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圆柱体浸没 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圆柱 体浸没在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所看到 的现象和数据.
1.定义 : 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公式 : ρ=m/V。
3.单位 : 1g/cm3=1×103kg/m3。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互动新授
实验结论
1. 同种物质的质量 与体积成正比 , 即 比值是一定的。
2. 物质差别 , 它们 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也差别。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一 〞密度”
1.密度的概念和密度的单位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 物理学中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 的体积之比 ,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在数 值上等于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 用符号ρ表 示。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 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所受重 力 G 排/N
比较 F 浮 和G排
1
2
3
4
(4)实验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等于 物体排开 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表达式: F浮=G排=ρ液gV排 .
(5)评估交流 ①步骤顺序中先丙后甲对实验的影响是 物体重力的测量值偏大 , 导致计算得到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偏大 , 使结论不成立 . ②步骤顺序先丁后乙对实验的影响是 使小空杯重力的测量值偏大 , 导致计算得到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 , 使结论不成立 . ③要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多次实验 , 收集数据 , 得出普遍规律 .
受浮力 F 甲 = F 乙,盐水对杯底的压强 p 甲 < p 乙(填“<”
“>”或“=”)
将乒乓球放在漏斗的下面紧贴漏斗,从漏斗口向下吹气,乒乓球
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流体的流速越大 , 压强越小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2)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和液体的密度有 关,跟浸没在液体里的深度 无 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
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3)交流讨论:控制变量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①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
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改变 物体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②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分别 浸没于 差别密度 的液体中;③探究浮力与浸没深度的关系时,用弹簧测 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同种液体的 差别 深度.
1.25

1.43

0.18
空气
1.29

0.09
互动新授
通过观察三个表中的数据 , 能发现什么规 律? (1)一般 : ρ固>ρ液>ρ气 。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 : 如冰和蜡 , 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差别密度可能差别 : 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 , 数值都表示为〞×103 ” 的形式 , 如ρ水=1.0×103 kg/m3 ;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 位 , 数值没有〞×103” , 如ρ空气=1.29 kg/m3。
物理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知识清单
01 知识框架
G排
竖直向上
压力
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 = = <
=
< < = >>来自自身的重力相等 流动性 小
流体
02 知识对比
1.计算浮力的常用方法比较
压力差法 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F 向上-F 向下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 G 物和物体浸入液体后弹
04 图片展示
图片 远洋轮船
鸡蛋漂浮和悬浮 不听话的乒乓球
考查内容
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
力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当船由内河 驶入大海后,船受到的浮力 不变 ,船相对于水面将 上浮
(填“上浮”“下沉”或“不变”)一些
甲、乙两只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 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在盐水中所
休息时间到啦
•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 们休息一下眼睛,
•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 坐对身体不好哦~
互动新授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 同一种类物质m 和V的比值不变 , 即ρ值相同 , 差别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差别。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它与物体的质 量多少、体积的多少无关.不能简单地说 , 物质 的密度ρ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 跟体积V成反比 。
称重法 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示,两者之差即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G 物-F 示
公式法 F 浮=G 排=ρ液 V 排 g,这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的,适用于所有浮力 问题,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平衡法
F 浮=G 物,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漂浮和悬浮 时,F 浮都等于 G 物,但是物体在漂浮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小 于物体的体积,即 V 排<V 物;而悬浮的物体,V 排=V 物
密度 /(kgm物3)质名称
21.4103 铝 19.3103花岗岩 11.3103 砖 10.5103 冰
密度
/(kgm3)
2.7103
(2.6~2.8)103 (1.4~2.2)103
0.9103
8.9103 蜡
0.9103
7.9103干松木
0.5103
互动新授
物质名称
水银 硫酸 海水 纯水
2.一些液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溢水杯. (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如图甲、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G 和空杯的重力 G 杯,将数据填入表中.
②如图丙、丁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当溢水杯 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 拉和接了水后杯 子和水的总重 G 总,将数据填入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