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合集下载

土力学课件第2章_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力学课件第2章_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 一类是根据直接指标换算的,称为间接指标(换 算指标),有 孔隙比(void rate) 孔隙率(porosity) 饱和度(degree of saturation)
2.2.1 土的三相比例关系图
质量
m mw ms
气 水 土粒
体积
Va
Vv
Vw
V
Vs
ms:土粒质量 mw:土中水质量 m:土的总质量
100 %
(7)干密度ρd干容重γd • 定义:单位体积内土粒的质量或重量
• 表达式:
d

ms V
d

ms g V

d
g
• 土烘干,体积要减小,因而土的干密度不 等于烘干土的密度。
• 土的干密度或干容重是评价土密实程度的 指标,干密度或干容重越大表明土越密实, 反之越疏松。常用它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 工质量。
干密度与湿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
m
V
d
wd
1
d 1 w
d

1 w
孔隙比与比重和干密度的关系
d

ms V
s
1 e
e dsw 1 d
饱和度与含水率、比重和孔隙比的关系
Sr
Vw Vv

ws w
e
wd s e
当土饱和时,即为Sr=100%

e wsat ds
w
sat

Gs e 1 e

w


Gs 1 1 e

e Gs (1 w)w 1
n 1 d Gs w
St

w d nw
kN/m3 kN/m3 kN/m3 kN/m3

土力学-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力学-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Vv=e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mw m ms 100% 100% ms ms
m Vv w s V

e
假设:ρw1=ρw ,Vs=1,则
ms Vs d s w d s w
Vv Vs
V n v 100% V
Sr
Vw 100% Vv
VV e
V 1 e
将粒径>2mm的质量超过50%的称为碎石土;
将粒径>2mm的质量小于50%,而大于0.075mm的质量超过50%的称为砂土; 将大于0.075mm的质量小于50%的定为粉土或粘性土。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1
概述
土力学
土的物理性质是指三相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及固、液 二相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为100cm3,湿土质量为187g,
烘干后,干土质量为167g。若土粒的相对密度ds为2.66, 求该土样的含水量w、密度ρ、重度 、干重度d 、孔隙 比e、饱和重度sat和浮重度
【解】
mw 187 167 w 100% 11.98% ms 167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粉土的密实度和湿度 土的胀缩性、湿陷性和冻胀性 土的分类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3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
土力学
2.3.1 粘性土的可塑性及界限含水量
2.3.2 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2.3.3 粘性土的活动度、灵敏度和触变性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3.1
粘性土的可塑性及界限含水量
腐殖土ρ=1.5~1.7g/cm3
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2.2

第二章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第二章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工程性质。

土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

由于三相比例的不同,决定了土的物理性质(轻重、疏密、干湿、软硬)。

土的物理性质又决定了土的力学性质,因此土的物理性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特性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土的组成及土的结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的密实度粘性土的物理特性土的渗透性及渗流土的动力特性地基(岩)土的工程分类2.1概述土是风化的产物,是由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组成的三相体系,下面看三相组成示意图。

在外力作用下,土体并不显示为一般固体的特性,也不表现为一般液体的特性,因此,在研究土的工程性质时,既有别于固体力学,也有别于液体力学。

2.2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2.2.1 土的组成一、土的固体颗粒土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矿物成分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2.2.1.1土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2.2.1.2土粒粒组自然界中存在的土,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

土粒的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如,土的性质随着粒径的变细,可由无粘性变化到有粘性。

因此可以将土中各种不同粒径的土粒,按适当的粒径范围,分为若干组,各个粒组,随着分界尺寸的不同而呈现一定质的变化,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

目前我国常用的土粒粒组划分方法,按照界限粒径的大小,将土粒分为六个组:漂石(块石)(>200)、卵石(碎石)(200~60)、圆砾(角砾)(60~2)砂粒(2~0.075)、粉粒(0.075~0.005)和粘粒<0.005(注漂石、卵石、圆砾是一定磨圆形状、圆形或亚圆形)土中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如何来分析土中的颗粒级配情况,通常用筛分法与水分法两种。

土的物理性质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物理性质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地基土的工程分类1.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土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2-1 土的组成一、土的组成⎪⎩⎪⎨⎧孔隙中的水液气体气冰土颗粒固:::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如干湿、轻重、松紧、软硬等。

这就是土的物理性质。

二、土的固体颗粒(一)土的颗粒级配1.土颗粒的大小直接决定土的性质 2.粒径——颗粒直径大小3.粒组——为了研究方便,将粒径大小接近、矿物成分和性质相似的土粒归并为若干组别即称为粒组。

粒组的划分:漂石 粘粒 4.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颗粒级配的测室方法:——筛析法 比重计法 试验成果分析:①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半对数坐标) 见P17 图1-10分析⎩⎨⎧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接近曲线陡级配良好不均匀粒径大小悬殊曲线平缓②不均匀系数(C u )1060u d /d C = ⎩⎨⎧<>级配不良级配良好5C 0C u u式中:d 6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该粒径称为限定粒径d 60。

d 1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d 10。

③曲率系数(C c )6010230c d d d C ⋅=式中:d 30——当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的粒径用d 30表示。

C c ——曲率系数,它描写的是累积曲线的分布范围,反映曲线的整体形状。

C c =1~3时 级配良好 (二)土粒的矿物成分漂石、卵石、砾石等粗大土粒的矿物成分以原生矿物为主。

(与每岩相同) 砂粒的矿物成分大多为母岩中的单矿物颗粒。

如石英等。

粉粒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

粘土矿物由两种原子层构成,主要类型⎪⎩⎪⎨⎧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粘土矿物的特点:细小、亲水性强,吸水膨胀,脱水收缩。

土力学_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_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粘性土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含水量分界点称为界限含水量。
V
阿特堡界限 (Atterberg limit)
固态
半固态
可塑态
液态

Vs+Vw Vs
颗 粒 ws
缩限
O
wP
塑限
wL
液限
w
• 液限和塑限的测定方法
液限(wL)的测定: 锥式液限仪(中国); 碟式液限仪(欧美,详见 ASTM 试验 规程)。
粉土
含水量w(%)
w<20
20 ≤w≤30
w>30
(2) 砂土的松-密状态 指标和状态(《地基与基础》-p27)
相对密实度 (Relative Density )
0.67<Dr≤1.0 0.33<Dr≤0.67 0<Dr≤0.33
emax e Dr emax emin
密实 中密 松散
工程上原位测试判断物理状态:
粒径分布曲线(级配曲线)
10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
80
60
40
20
0
10
1
0.1
0.01
1E-3
粒径/mm
• 不均匀系数
Cu
d 60
d10
Cu越大,曲线越平缓,粒径分布越不均匀。
• 曲率系数
Cc
2 d 30
(d 60 d10 )
Cc<1,中间颗粒偏少,小粒径颗粒偏多。 Cc>3,中间颗粒偏多,小粒径颗粒偏少。

mw
Vv=e
V =e+1
Vw Sr Vv
ms=s
Vs 土粒 ms
Vs=1
w s / w wGs e e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土粒质量 ms d 总体积 V
三、其他常用指标
1. 特殊条件下土的密度和重度
土的干重度 d
干重度—土单位体积土粒重量(kN/m3)
Ws ms g d d g m V V m w
ms

水 土粒
Va Vw Vs
Vv
三、其他常用指标
1. 特殊条件下土的密度和重度
(2)饱和密度和饱和重度 饱和密度 sat 饱和密度—孔隙充满水时土单位体积质量 (g/cm3或t/m3)
土粒质量 ms s 土粒体积 Vs

m mw ms 水 土粒 Va Vw Vs Vv
二、基本试验指标
1. 土粒相对密度 ds 土粒相对密度—土颗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oC时的 纯水的质量之比。
Gs
Vs w1
ms
s w1

m mw 水 土粒
Va Vw Vs
Vv
纯水在4oC时的密度, 等于1g/cm3或1t/m3。
矿 物 质
固 体 颗 粒
次生矿物
固体颗粒矿物成分
原生矿物:原岩经物理风化生成的土粒,成分与母岩 完全相同,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颗粒较粗,一般 为无粘性土;圆形、板状、块状;吸水力弱、稳定、 无塑性;
云母
石英 长石 角闪石
石英 晶体
云母 晶体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 颗粒较细,一般为粘土矿物,如高岭石、伊利石、蒙 脱石,形成粘性土。片状、极细;吸水力强、活泼、 有塑性。
粘粒
粉粒
细粒
砂粒
粗粒
角砾/ 圆砾
卵石/ 碎石
巨粒
块石/ 漂石
二)、粒度成分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②次生矿物
固相 构成
风化 程度
颗粒 大小
特点及对工程性质、力学性质 的可能影响
高度的分散性,呈细粒状,它的
次生 矿物(蒙 脱石、伊 利石、高
岭石)
化学 风化
细小,呈片 状 ,是粘性 土固相的主 要成分。
含量的变化对粘性土性质十分 敏感,巨大的比表面使其具有 很强的与水相互作用的能力, 它的结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 其工程性质的显著差异。
1 、粒度:指土粒的大小,通常用粒径d表示,单位mm。 注:当d越小时,粘性越好;反之,当d越大时,粘性越差。 2 、粒组:界于一定粒度范围内的土粒。 3、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注:工程上根据界限粒径200、60、2、0.075和0.005mm把土粒
分为:漂石(块石)颗粒、卵石(碎石)颗粒、园砾(角砾) 颗粒、砂粒、粉粒及粘粘六大类。
Teacher Yang Ping
第二节 土的三相组成
①在天然状态下,土呈三相系,即由固体颗粒、水和 空气三相所组成。
②饱和土和干土都是二相土。 注:当孔隙全部为水填充时,称为饱和土。反之,当
孔隙中没有水,全部为气体填充时,称为干土。
Teacher Yang Ping
一、土中固体颗粒(简称土粒) ㈠、基本概念
四、孔隙比e
1.概念: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2.计算公式:
e Vv Vs
注:孔隙比反映了土的密实度,e<0.6时,土是密实的
低压缩性土;e>1时,土是疏松的高压缩性土。同一类
土的孔隙比越大,土的压缩性和透水性越大,而其强
度就越小。
Teacher Yang Ping
五、孔隙率n 1.概念:土中孔隙体积与土体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计算公式: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体的孔隙率n
土中孔隙所占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空隙率用 百分数表示。即:
VV d e n 100% 1 V 1 e ds w
黏性土孔隙率30~60%,无黏性土25~45%
土体的饱和度Sr
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 比,以百分率计,即:
Vw mw d s Sr VV VV w e
砂土的相对密实度Dr
emax e Dr emax emin
e ds w
d
1
按Dr值,砂土的密实状态划分为如下, 详见P42 表2-5 Dr>2/3, 密实 2/3≥Dr>1/3,中密 0.33≥Dr>0,松散
例 题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SPT)是动 力触探的一种,它利用 一定的锤击动能(锤重 63.5±0.5kg,落距 76±2cm),贯入阻抗用 贯入器贯入土中30cm的 锤击数N表示,N也称为 标贯击数
土粒相对密度ds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 之比,一般用ds表示,无量纲。即:
ms 1 s ds VS w1 w1
土体的含水量W
一般粗砂:
饱和砂土: 坚硬黏性土:
接近于0
40% <30%
饱和软黏土:
60%以上
密度ρ——环刀法
黏性土:ρ= 1.8-2.0g/cm3;
建筑地基土的分类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土可分为碎石土、砂土、 粉土、黏性土及其它特殊类土。
碎石土是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
过全重的50%的土。详见P55,表2-16
砂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

2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正常级配:土的颗粒大小分布是连续的,曲线坡度是渐变的。
• 级配良好:粒径分布曲线形状平缓,土粒大小分布范围广, 土粒大小不均匀。 • 级配不良:粒径分布曲线形状较陡,土粒大小分布范围窄, 土粒均匀 • 不连续级配:土中缺乏某些粒径的土粒,曲线出现水平段 。
粒径累计曲线对比图
二:土中的水和气
1、土中水的存在形态
固相 土 液相 气相
土中颗粒的大小、成分及三相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比例关系, 反映出土的不同性质
土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1 残积土(residual soil)
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物质所 组成的土体,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它的基本特 征是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无分选、无层理。其粒 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受气候和母岩岩性的控制。其发育 情况还和地形有关。
密度计法(d<0.075mm的土)
原理:
STOKES定律,利用不同大小的土粒在水中的沉 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
步骤: 1.将一定质量土浸入水中搅拌成悬液,搅拌均匀 2.土粒开始下沉后,悬液的浓度随之发生变化。 3.隔不同的时间������_������测读比重计读数������_������, 4.换算出相应的粒径及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绘出级 配曲线。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生成的 新矿物,它的成分成分与母岩 的完全不同。次生矿物主要是 粘土矿物,即高岭石,伊利石 和蒙脱石。 颗粒极细,且多呈片状。 性质活泼,有较强的吸附水能 力(尤其是由蒙脱石组成的颗 粒),具塑性。 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决 定土体性质,对工程影响大
造岩矿物:
石英 方解石 正长石 斜长石 角闪石 辉石等
8 冰积土(glacial deposits)

2 土力学(composition)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分类

2 土力学(composition)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分类

Va Vw Vs Vv V
mw m ms w(%) ms ms
质量
体积
注意: 其实是含水比, 可达到或超过100%
8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烘干法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Air Water Solid
Va Vw Vs Vv V
3. 其它常用物理性质指标 表示土中孔隙含量的指标
sat sat g
sat w
有效重度 浮密度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Air
Water
各种密度重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天然密度
干密度
饱和密度 天然重度
sat ms d V ms wVv sat V
g
d d g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小结
物理性质指标 松密程度 干湿程度 轻重程度 定义 土的三个组成相的体积和质量上 的比例关系
室内测定的三个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密度、土粒比重、土的含水量 其它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 表示土中孔隙含量的指标 表示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 表示土的密度和重度的指标 特点: 指标概念简单,数量很多 要点:名称、概念或定义、符号、表达式、 单位或量纲、常见值或范围、联系与区别
21
p0.002: 粒径小于0.002mm颗粒的质量占总土总质量的百分比 (取数值大小)
§2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2黏性土的物理特征
液、塑限的测定
测定塑限的方法:搓条法和液塑限联合测 定法
测定液限的方法:碟式仪法和液塑限联
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2.1.4 土的结构和构造
1. 单粒结构
2. 蜂窝结构 3. 絮凝结构
2.1.5土的构造:土体在空间构成上不均匀特征的总和。
不同土类和成因类型,构造特征不一样 1. 层状构造 2. 分散构造
3. 裂隙构造
2.1.4 土的结构和构造
(c) 孔隙胶结物(2000倍)
(a) 粒间空隙(500倍) (b)微裂隙(1200倍)
2.1.4 土的结构和构造
粘土矿物的片状结构
粘土矿物的定向排列
粘土矿物中的网状结构
2.2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三相简图法
Three-phase diagram
ma=0
m mw ms
Air Water Soil
Va Vv Vw Vs V
质量mass/quality
体积volume
2.2.1 室内测定的三个基本物理指标
2.1.2 土中水(liquid
1、结合水
强结合水
phase)
弱结 合水
重力水
2、自由水
毛细水
2.1.2 土中水(liquid
毛细水
phase)
毛细水导致岩块产生裂 缝、肿胀现象
2.1.3 土中气体
vapor phase
土中气体按其所处的状态和结构特点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 封闭气体:增加土的弹性;阻塞渗流通道
对数 坐标
粒径(mm)
0.01 0.005
0.001
0.10 0.05
1.0 0.5
10 5.0
小于某粒径土重含量(%)
特征粒径及定义 d60 : 限定粒径;d30 : 中值粒径
100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curve d10 : 有效粒径;d50 :平均粒径 90 80 分别相当于小于某粒径土 70 重累计百分含量为60%、 60 50%、30%及10%对应的粒 50 径,d60>d50>d30>d10 40 30 20 度量指标 10 (1)土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d60 d30 d10 0 Cu = d60 / d10(不均匀系数) lgd (mm)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砂土
定义:粒径d>2 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且d >0.075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
分类依据:粒径级配、各粒组含量
定名
表2.5 砂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粒组含量
砾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粒径d>2 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粒径d>0.5 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粒径d>0.25 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粒径d>0.075 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粒径d>0.075 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碎石土
定义:土的粒径d>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 %的土
分类依据:粒组含量和颗粒形状
定名
土的名称 漂石 块石 卵石 碎石 圆砾 角砾
表2.4 碎石土的分类
颗粒形状
粒组含量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d>200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
棱角形为主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d>20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d>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
工程性质
密实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70%,交错排列,连 续接触
中密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60%~70%,交错排 列,大部分接触
稍密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55%~60%,排列混 乱,大部分不接触
松散碎石土:骨架颗粒含量<55%,排列十分混乱, 绝大部分不接触
土的固体颗粒
土粒的矿物成分
原生矿物:单矿物颗粒;多矿物颗粒 次生矿物
蒙脱石 伊利石 高岭石 腐殖质
土的固体颗粒
土颗粒的大小与形状
土颗粒粒组
粒组名称
巨 漂石、块石 粒 组 卵石、碎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吸着水是指附着在土粒表面呈薄膜状的水,受土粒表面引力作用而
不服从静水力学规律,其冰点低于0℃。它比普通水有较大的粘滞性,较小 能动性和不同的密度。
(2)粘土矿物颗粒具有较强的与水相互作用的力,称之为亲水性。这种 亲水性的土粒表面常常带有负电荷,电荷的大小与土粒表面积大小有关。 常用比表面积来表示电荷对土粒性能的影响。
蜂窝结构
2-3
土的结构
一、土的结构 (三)絮状结构 角、边与面接触时净引力最大,因此絮状结构的特 征是土粒之间以角、边与面的接触或边与边的搭接形式 为主。这种结构的土粒呈任意排列,具有较大的孔隙, 其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扰动比较敏感。
絮状结构
2-3
土的结构
二、土的构造
土的构造:是指土体中各结构单元之间的关系。主 要特征是土的成层性和裂隙性,即层理构造和裂隙构 造,二者都造成了土的不均匀性。
细 粗 中 细 极细
胶粒
60
20
5
2
0.5 0.25
0.005
0.002
2-2
土的组成
(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测定土中各粒组颗粒质量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确定粒径分布范围的试验称为土的颗粒大小分析 试验。 常用的方法:筛分法:粒径>0.075mm
密度计法:粒径<0.075mm
联合测定:既有粒径< 0.075mm, 又有粒径 >0.075mm
0.001
0.10 0.05
1.0 0.5
10 5.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2-2
土的组成
2.密度计法
利用不同大小的土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确定小 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的方法。 通过密度计测定土水悬浊液的密度来确定。
2-2
土的组成
3.土的级配曲线
根据土的粘性分:
粘性土:颗粒很细; 无粘性土:颗粒较粗,甚至很大。砂、碎石、甚 至堆石(直径几十cm甚至1m) 不同类型的土
2-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是构成 土的骨架最基本的物质,称为土粒。对土粒应从其矿物 成分、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来描述。 (一)成土矿物: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指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 、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 ,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次生二氧化硅、粘土矿 物以及碳酸盐等。
土的三相图
2-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一、试验直接测定的物理性质指标 (一)土的密度ρ与重度γ 土的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用ρ表示,单位为 Mg/m3(或g/cm3)。 表达式如下:
m ms mw ma V Vs Vw Va
(1-4)
对于粘性土,土的密度常用环刀法测定。
2-4
颗粒级配的描述
工程上常用不均匀系 数Cu描述颗粒级配的 不均匀程度
Cu d 60 d10
曲率系数Cc描述颗粒级 配曲线整体形态,表明 某粒组是否缺失情况
2 d 30 Cc d10 d 60
d10、d30、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为 10%、 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d10
称为有效粒径; d60称为限制粒径。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重度亦称为容重,定义为单位体积土的重量,用γ 表示,单位为kN/m3。表达式如下:
W m g g V V
式中:W——土的重量,单位为kN;
(1-5)
g——重力加速度。
2-4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二)土粒比重Gs
2.1 土的形成
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
影响
物理力学 性质
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岩石
风化 搬运、沉积

地球
地球
2-1
土的形成
化学风化:岩体(或岩块、岩屑)与氧气、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 、水和各种水溶液等物质相接触,经氧化、碳化和水化作用,使 这些岩石或岩屑逐渐产生化学变化,分解为极细颗粒的过程。
2-2
土的组成
土体
固相 + 液相 + 气相
构成土骨架,起决定作用
重要影响
次要作用
2-2
土的组成
土是固体颗粒、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常称土 为三相系。 固相:土的颗粒、粒间胶结物;
液相:土体孔隙中的水;
气相:孔隙中的空气。
2-2
土的组成
当土骨架的孔隙全部被水占满时,这种土称为饱和土; 当土骨架的孔隙仅含空气时,就成为干土; 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土的孔隙中兼 含空气和水,此时的土体属三相系,称为湿土。
1-1 颗粒分析试验曲线
2-2
土的组成
(四)颗粒分析试验曲线的主要用途 按粒径分布曲线可求得: (1)土中各粒组的土粒含量,用于粗粒土的分类和大致评 估土的工程性质; (2)某些特性粒径,用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评价土级配的 好坏。
根据某些特征粒径,可得到两个有用的指标,即不均匀系数 Cu和曲率系数Cc,它们的定义为:
残积土 冲积土 无机土 运积土风积土 土 冰碛土 有机土(沼泽土)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仍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特点:湿热地带,粘土,深厚,松软,易变; 寒冷地带,岩块或砂,物理风化,稳定。
2-1
土的形成
运积土: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搬运离 开生成地点后再沉积下来的堆积物。又分为冲积土、风积土、冰碛 土和沼泽土等。 冲积土:由水流冲积而成;颗粒分选、浑圆光滑 风积土:由风力带动土粒经过一段搬运距离后沉积下来的堆积物; 没有层理、细砂或粉粒;黄土 冰碛土:由冰川剥落、搬运形成的堆积物;不成层、从漂石到粘粒 沼泽土:在沼泽地的沉积物;含有机质、压缩性高、强度低
(一)结晶水
结晶水: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 ,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 存在矿物结晶中的水,只有在高温(大于105℃)下,才能使之从矿物 中析出,故可将它视作矿物本身的一部分。
2-2
土的组成
二、土的液相 (二)吸着水(与土粒表面结合的水,受粘土矿物表面静电引力和分
子引力作用而被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
(3)比表面积大则电荷作用能力强。 比表面积:每g物质中所有颗粒总外表面积之和。
强吸着水 土粒表面的负电荷吸引着周围极化了的水分子和水溶液中阳离子(如钾、 钠、钙、镁等),靠近土粒表面的地方引力最大,土粒周围的水分子和离子被 吸引在土粒表面附近,排列十分紧密,失去常见水的某些特性,通常把靠近土 颗粒表面的一层水称为强吸着水。 弱吸着水 土粒表面的引力随离开土粒表面的距离增大而迅速降低,距土粒表面稍 远的地方,水分子虽仍为定向排列,但不如强吸着水那么紧密和严格,因此这 层水有可能由水膜较厚处缓慢地迁移到另一土粒上去,这种运动与重力无关。 这层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称之为弱吸着水。 吸着水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土粒为弱吸着水分隔时,由于土粒相互受到土粒表面引力的作用,因而 在土颗粒间表现一定的联接强度。弱吸着水越薄,土粒间距越小,引力越高, 这时联接性就越强,土粒就越不容易发生移动。反之弱吸着水越厚,引力降低, 联接性减弱,就越易于移动。弱吸着水厚度的变化,会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 生改变。
2-2
土的组成
(三)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1.筛分法 利用一套孔径由大到小的筛子,将按规定方 法取得的一定质量的干试样放入一次叠好的 筛中,置振筛机上充分振摇后,称出留在各 级筛上的土粒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出小于某 土粒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数X(%)
mi X 100 m
式中:mi,m-分别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 量及试样总质量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主讲:杨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第二章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与工程分类 2-1 土的形成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人工破碎;堆石坝的 坝壳料;相当于物理风化)。
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或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
根据来源分:有机土和无机土
岩石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岩石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或受波浪的冲击、地 震等引起各种力的作用,温度的变化、冻胀等因素使整体岩石产生 裂隙、崩解碎裂成岩块、岩屑的过程。
漂石(块石)粒 组 卵石(碎石)粒 组 砾石粒组 >200 20~200 2~20 砂粒粒组 粉粒粒组 粘粒粒组 0.075~2 0.005~0.075 <0.005
2-2
土的组成
颗粒大小
•粒组
按粗细进行分组,将粒径接近的归成一类
•界限粒径 0.1
粗粒 细粒
粉粒 0.05
粘粒
d
(mm)
砾石
粗 中
砂粒
1.非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时被挤出土体外,对
土的性质影响不大。
2.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不能逸出,被压缩或
溶解于水中,压力减小时能有所复原,对土的性 质有较大的影响,使土的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 和延长土体受力后变形达到稳定的历时。
2-3
土的结构
一、土的结构
在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土粒的空间排列及其联结形式, 与组成土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矿物成分和沉积条件有 关
(一)单粒结构:粗矿物颗粒在水或空气中在自重作用
下沉落形成的单粒结构,其特点是土粒间存在点与点的接 触。根据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疏松状态和密实状态。
密实状态
疏松状态
2-3
土的结构
一、土的结构
(二)蜂窝状结构
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 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
2-2
土的组成
一、土的固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