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诗词五首》课件 (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探究赏析
4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 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 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 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5
题目解说《观刈麦》
•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 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 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 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 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 实际的好诗篇。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b秉ǐng遗穗,左臂悬敝bì筐。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拿”.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 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 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说.
今我何功德,z曾ēn不g 事农桑。
23
片段练写:
展开想象,描述一段割麦者或拾麦 者的场景(注意使用描写方法)。
24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 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 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 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 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 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 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 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 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 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 十三篇。有《樊川文集》。
个字突出了麦收时天气的酷热?蒸___、__灼__
这一句从_正__面__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侧从面_______描写 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
20
3.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
答: 家__田__输__税__尽__,__拾__此__充__饥__肠__。__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不劳而获

议 论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触景生情
官员 生活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精华) 舒适
重点词句
刈:割 倍:更加。 覆:遮满。
田家:指农民。
荷:挑着。
壶浆:用壶盛的汤水。
丁壮:指青年人。 灼:烧,晒烤。
敝筐:破篮子。敝,破旧。
吏禄三百石:唐制,县尉从九品,官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读诗明鉴:
1、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哪一个场面更倾注了诗人情感?全
诗可分为几部分?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请举例说明。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 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与 本诗中哪一句表现方法相同? 9
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忙碌艰辛
农民的 艰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农人心理活动
复有贫妇民人的,抱辛子在劳其旁贫. -困- 贫妇形抱子成对

比,表现了诗人对劳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拾麦穗
拾麦者 赋税的

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赋税沉重 繁重
诗词五首
观刈麦 白居易 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己亥杂诗 龚自珍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观刈麦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的主要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根据理解找出相关诗句。 4.感受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
3
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
B、题目解说
C、诵读欣赏
D、整体感知
E、精读课文
两幅画面
画面一:烈日割麦 画面二:抱子拾穗
10
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语言描写: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1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惜”字的用 法正同。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 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 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 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 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 时此地的感情烈度。
12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lǒng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hè箪dā食n ,童z稚hì携xié壶浆。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幼小的孩子
相随x饷iǎn田g 去,丁壮在南冈。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足蒸暑土气,背z灼hu炎ó 天光。
烧,烤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以上为 全诗的第一 部分,写作者 旁观农民收 割麦子,目睹 农民全家出 动忙碌艰辛 的劳动场面.
竟然yà从n 事,做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做官的俸禄
年底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不 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结构全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交代时间地点
描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全家出动
割麦者
写 悲 惨 场 景
•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6
读诗明示:
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农 夫,怎样的孩童,怎样的 村姑,怎样的老妇?
7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 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 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 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禄每月三十石。石,容量单位,
10斗等于1石。 17
文学常识填空
《观刈麦》的作者是

字 白居易,号
,这是一首
诗 。乐其天语言风是

香山居士
叙事
浅显易懂朴素感人
18
问答题
1.这首诗可分为几层, 其大意是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19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覆fù 陇lǒng 箪dān B.稚zhì 携xié 饷shǎng C.灼zhuó 敝bì 晏yàn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哪两
4.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 同情和关心?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 描写农民辛勤割麦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6.描写贫妇拾麦的诗句是: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22
7.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生活贫 苦的句子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8.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