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家长开放日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只眼看家长开放日评语
在施行主习题“有趣的图形”的时候,正值少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后,大多数家长表示,少儿园举行这样的活动能让家长了解少儿园的教学工作,知道自己孩子的开展情况,寻找出孩子身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多举行类似的活动。
然而,笔者却还存在着这样的迷惑:
镜头一:陈宇星小朋友在班级里很能干,平常教师新授的内容,他总能第一个领会并接受,上课的时候总是全神贯注,积极举手发言。
今天是家长开放日,陈宇星妈妈来看他的表现。
我正在组织活动,在引导孩子用竖线记录图形数量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没有人能答复出正确的答案,我就想到了陈宇星,然而,当我转身想要把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却偎依在妈妈的怀里,红着小脸,他的表现告诉我,他一直都没有认真地听课,妈妈的到来让他失去的星光异彩。
镜头二:“教师,我知道答案”,“钱想宜,你真棒”……想想在今天的家长开放日上表现地异常出色,答复问习题很积极,声音也很响亮,她妈妈对于她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
想想小朋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在平常的活动中,她却表现地不温不火,上课从不主动举手,除非教师发问她,她妈妈也为这事经常和我们教师攀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家长对于活动的介入使孩子出现了异常的表现,使我们的开放活动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其原因可能是:
⑴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钱想宜小朋友就属于这品种型。
在家里,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奶奶、妈妈来接她回家的时候,总是一口一个“想想宝宝”,亲啊搂啊抱啊,在家里,想想是全家人的“教师”,全家人都围着她转,听她的调遣。
进入少儿园,教师不可能象她家人一样把所有的精力和目光凝视在她身上,所以,在集体中,她感觉自己没有“位置”,所以情绪低落,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欲望。
家长开放日,妈妈的到来,她就有了“忠实的崇拜者”,就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
⑵对家长过于依恋。
有的小朋友在家里深受父母的宠爱,但是家长对其又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这品种型的小朋友平常家长都以一种高姿态在和他们相处,需要父母的“呵护”,也就尤其对父母依恋,。
就拿我们班的陈宇星小朋友来说,平常父母对他要求很高,在家每天都要听故事、画画、做数学、还要认识字,并且已经过早地开始学写字。
在家长开放日上,妈妈的到来使他感觉到了妈妈对他的关注,对妈妈产生了依恋,而忘记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展自己以往的风采。
从这两种反常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家长开放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价值,但是由于不同的孩子具备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的不同,给我们的家长开放日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阴影,对我们今后开展家长开放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