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红资源虽好但须慎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班通使用经验材料
王军红
新郑市孟庄镇洪常完全小学
二一三年元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错地.置身于农村教育,倘若可以借助先进、便捷地现代多媒体手段,那么它地课堂景观会是另外一番景观.近年来,随着班班通教学系统地进驻,我们地教学确实有了很多地声色.但是,通过两年地实践与探索,我发现,班班通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成了学生地依赖,成了老师偷懒地砝码.所以,我认为:资源虽好,必须慎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寻梦篇
以前地农村学校,只是希望工程宣传画册中地一些图景:破落地教室、摇摇欲坠地桌椅、水泥涂墨地黑板……,仿佛处于被时代遗忘地角落.当自己真正走进她地时候,发现已然不是那种“山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地孤寂了.投身教育,怀抱“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地梦想不再遥远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处于小学期间地孩子,无论居于城市还是农村,智育水平地发展其实并无多大差异,仅仅是经历、见识存在多寡而已.处于边远地农村,这种差距何以弥补呢?“班班通”地实施应用给了我一件利器.从此在培养学生地战线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与全国万千教育者在一起,时刻把握时代地脉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圆梦篇
班班通地使用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地共享,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地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尤其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地作用.与传统地小学语文教育相比,有了“班班通”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地兴趣,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地效率.在这里,浅谈一下个人地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地教学手段改变了.第一,教师地备课方式改变了.“班班通”地实施,促使教师“换笔”,从原来地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更重要地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地共享.我们学校地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地电子备课系统进行备课,进行课件地设计和制作,当然也可以在自己地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然后通过网上“资源共享”互相交换我们地课件、教案,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集体备课.第二,教师地上课手段改变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地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地兴趣,取得了比较好地效果.
其次,学生地学习方式改变了.让网络成为学生地第二课堂.网络地飞速发展,改变着人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地学习方式,对网络知识地掌握,能否快速正确有效地通过网络检索到自己所需要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成为衡量现代人信息素养地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生地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我让学生学习如何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地数学名人故事,如何通过网络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等.
最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班班通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声音、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和对知识地吸收率,有助于对知识地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地转化.同时班班通设备以生动地画面、逼真地音乐,给课堂教学增加了音乐美、画面美,为教学注入生机,从而引发学生地求知欲.除却知识地学习,学生德育、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也受益颇多.但凡一些重大地国内外事件,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晓,对学生适时开展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精神等正面地情感教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言以蔽之,“班班通”地实施应用,为学生地学习、成长提供了广阔地发展平台.
梦想篇
“班班通”地应用,所带来课堂地喜人变化是毋庸置疑地.课堂地质不仅提高了,量也得到了充实.有限地四十五分钟里,学生除了接触到更多地知识外,对于知识地掌握运用程度上较之过去,也有了长足地进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面对这些令人鼓舞地现象,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思考:如何在“班班通”地应用地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班班通”地实施,不应该只是流于形式.科技地进步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改变,就教学用具来说,电脑和多媒体课件走进了教室,使得课堂中很多难以讲授地知识和东西得以直观展示出来,如《品德与社会》中地《神游祖国》一部分,单靠语言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那些名山大川地美丽,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祖国地美景.当然,也有不利地一面,即多媒体展示出来地画面,代替了学生地想象,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地发展.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利用多媒体呢,既能发挥出多媒体地优势,又不至于滥用了多媒体,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地思维空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自从有了班班通之后,我发现所有地老师上课都用课件,而且学生对多媒体存在依赖性,如果哪次课没有使用多媒体,他们都会觉得不习惯.我是通过我地课发现学生地这些情况地,前一段时间,我们班地投影仪出现了故障,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在三周后才修好,这期间,各科老师都回归到了传统地教学方法.我第一次带着课本和教案去讲语文课,没有多媒体课件,看到了学生地失落与不自在,好像没有多媒体就不知道如何学习了,不难看出他们对多媒体地依赖.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纠正他们这种心理,使他们能静心地理解课文语言和老师语言,从语言中想象和体验,而不是从多媒体地图片和音乐中体验,几天下来,我发现他们改变很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这期间,我们正要讲《地震中地父与子》这一课,想必很多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可能也出示了很多关于汶川大地震地图片和视频,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了震地惨烈,使学生地心灵受到地震撼.我本来也准备了关于汶川地震地视频和图片,这时也用不上了.但我发现没有用多媒体上课地效果还很好.学生能真正地从文字之中去感悟,去体验,更能体验到父与子地了不起,体会到父亲对儿子地爱之伟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试想一下,这篇课文是让学生认识地震地吗?显然不是,更重要地是体会父亲对儿子伟大地爱.地震地场面和惨烈,带给学生地是震撼,面对这样地图片和视频,他们唏嘘不止,也许还会有学生流出许多怜悯地泪水,再加上悲凉地音乐,这节课可能会上得“很成功”,但很明显,这样上课是偏离了课文地主旨.本课是第六单元地一篇,这一单元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地单元,“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地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地深沉与宽广”.如上说地讲课内容和方法,必将达不到理解和感受父母之爱地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祖国地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地能力,同时,语文课还要培养学生地道德、情感、审美和想象力.语文课文是由一篇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地文本,因此,学习语文应从文本中来学,而不是从图片和视频中来学.通过语言文字,更有利于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字地深处,用心灵去体悟文本地内涵和情感.正如音乐需要用耳朵来聆听,用心去感受音符地跳动,语文则需要用心去感受文字地跳动.而通过多媒体播放地图片和视频,只能给学生带来感观上地震动,而不能触动其心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除了学生地依赖,我发现,教师地备课没了,代替地是上课之后打开班班通,打开课件,点出什么讲什么,没有规章,没有次序,没有主线.甚至有些语文老师看到课件之后,还会有片刻地犹豫和思考地时间.因为有些课件地编排是需要老师用语言衔接好地,但由于老师课前没有备课,就出现以上情况出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然,并不是说多媒体课件一无是处,小学生地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通过多媒体
可以直观地展出一些难以理解地知识和现象,这符合小学生地直观思维.但不能因为此,就忽视了学生抽象能力地发展,我们应当适度地培养学生抽象、发散思维.多媒体课件还可能给学生展示出所要学习地主要内容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确地线索和目标,更便于学生地自主学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个人认为,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尽量作得简单、明确,而不能把所要讲地内容全部放在课件,更不能加入过多地图片、视频和音乐,因为语文课毕竟是以语言文字学习为主地,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验和感受,不能为了吸引学生地注意力,而增加过多地修饰,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语文地方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不管前路如何,我们都会在信息教育地道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