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王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心得体会
黑堡小学王静
有人说: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阅读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阅读正是
一种很好的培养能力的实践方式。

在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必须构建富有个性的、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改变以前呆板的教学方式和以绝对权威的角色主宰
课堂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发展,语文能
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注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朗读能
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
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实践经验也告
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
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
重音。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
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

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
之情。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
情味。

因此掌握朗读的方法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重点。

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更有助于
审美教育,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我经常通过以下方
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启发学生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使他
们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画面。

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许多是写景状物,描绘水光
山色的。

教学时,特别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诗中的画面,才能领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杜甫的《绝句》,在指导学生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告诉
学生诗人杜甫在写此诗时的背景和心情,又告诉学生,此诗每句就是一幅画,
四句组合起来又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让学生根据诗句中的“色”、“物”,读一句,想象一幅画面。

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景
色就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从而也体会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象
为刻画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总是要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些词句,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闪现在
学生的脑海里。

如在《少年闰土》第一节中,鲁迅先生虽然只用了廖廖几笔描
写了闰土月下刺猹的情景,却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

通过想象,闰土这样一
个机智勇敢,勤劳朴实的农村少年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是发展的主题。

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
正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要逐步克服重写轻说的倾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广开言语,让
思路畅通,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在书声琅琅,各抒意见,议论
纷纷的环境中养成多语善言,熟读精思的习惯,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
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