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运行作业风险辨识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站运行操作
作业风险防范和辨识手册吉林省吉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两江水力发电公司
目录
一、风险评估通用部分 (1)
二、操作风险防范(通用部分) (18)
2.1. 操作前的风险防范 (18)
2.2. 作业变更风险防范 (19)
2.3. 完工前的风险防范 (19)
1. SFC输入变压器由备用转检修 (21)
2. SFC输入变压器由检修转备用 (23)
3. 保护从跳闸改为信号 (25)
4. 保护从信号改为跳闸 (26)
5. 厂高变复役(空载运行) (27)
6. 厂高变停役 (28)
7. 厂用电方式倒换 (30)
8. 厂用电系统母线从检修改为运行 (32)
9. 厂用电系统母线从运行改为检修 (34)
10. 电缆线从检修改为冷备用 (36)
11. 电缆线从冷备用改为检修 (37)
12. 合上电缆线闸刀 (38)
13. 机组断路器由备用转开关检修 (39)
14. 机组断路器由开关检修转备用 (41)
15. 机组停役(电气部分) (42)
16. 机组复役(电气部分) (44)
17. 机组停役(风洞工作) (45)
18. 机组复役(风洞工作) (47)
19. 机组自用变及自用盘I母复役 (49)
20. 机组自用变及自用盘I母停役 (50)
21. 机组自用盘II母复役 (51)
22. 机组自用盘II母停役 (52)
23. 开关从开关检修改为冷备用 (53)
24. 开关从冷备用改为开关检修 (54)
25. 开关从冷备用改为热备用 (55)
26. 开关从热备用改为冷备用 (56)
27. 开关从热备用改为运行 (57)
28. 开关从运行改为热备用 (58)
29. 开关重合闸从投入改为退出 (59)
30. 开关重合闸从退出改为投入 (60)
31. 拉开电缆线闸刀 (61)
32. 励磁通道切换 (62)
33. 母线(或桥引线)从检修改为冷备用 (63)
34. 母线(或桥引线)从冷备用改为检修 (64)
35. 线路从检修改为冷备用 (65)
36. 线路从冷备用改为检修 (66)
37. 主变复役 (68)
38. 主变冷却器启动优先级切换 (69)
39. 主变停役 (70)
40. 低压气机由备用改检修 (71)
41. 低压气机由检修转备用 (72)
42. 调速器压力油泵主备用切换 (73)
43. 高压气机由备用改检修 (74)
44. 高压气机由检修转备用 (75)
45. 机组调速器复役(压力油罐建压) (76)
46. 机组调速器停役(压力油罐泄压) (77)
47. 机组调相压水气罐复役 (78)
48. 机组调相压水气罐停役 (79)
49. 机组停役(机械部分) (80)
50. 机组复役(机械部分) (82)
51. 机组球阀复役(压力油罐建压) (84)
52. 机组球阀停役 (85)
53. 机组球阀停役(压力油罐排油) (86)
54. 技术供水泵主备用切换 (87)
55. 球阀压力油泵主备用切换 (88)
56. 投入机组导叶液压锁锭 (89)
57. 退出机组导叶液压锁锭 (90)
58. 尾闸复役 (91)
59. 尾闸停役 (93)
60. 主轴密封增压泵主备用切换 (95)
61. 机组复役(尾水充水前检查) (96)
62. 机组复役检查 (97)
63. 黑启动 (98)
64. 机组水道系统充水 (100)
65. 机组水道系统排水 (102)
66. 机组(蜗壳)尾水管充水 (104)
67. 机组(蜗壳)尾水管排水 (106)
一、风险评估通用部分
类别风险要素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种类应对措施责任方人员
作业人员(运
行)
基本技能
1)专业技能不合格上岗作业
2)作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1)责任风险
2)事故风险
1)严格执行专业上岗考核和评价制度,严禁不合格的上岗作业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和评价工作,对专业技能不足的加
强现场指导和监督力度;
1)部门;
2)部门;
定岗定职
运行人员:
1)未获得企业内部运行上岗证操作;
2)未获得调度许可的调度资质接发令;
3)运行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
1)责任风险
1)制定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运行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要
求;
2)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强化运行人员在岗操作意识;
3)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规范岗位资质的时效性管理;
1)部门
2)部门
3)公司与部门身心健康
1)身体状况(疲劳、患病,身体状态欠佳),
不适合作业要求;
2)心理状况(精神异常、情绪波动)不适合
作业要求;
1)事故风险
1)根据员工体检结果和身体状态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2)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对作业人员的身心状况进行检查;
3)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自我确认是否可从事相关的作业;
4)按照国家用工时间的规定,合理安排作业人员作业强度和时
间,避免疲劳作业;
5)对心理状况异常的人员,应进行心理疏导,合理安排工作;
1)部门
2)班组
3)个人
4)部门
5)部门与班组
个人防护用
品检查和使

1)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或未使用;1)事故风险
1)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使用前应确认个人防护用
品是否合格;
2)进入工作现场前,工作班成员应自我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
满足工作要求;
3)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加强对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流动监督。

1)部门
2)个人
3)班组
作业工具
携带型接地线外观检查1)未经外观检查使用接地线;
2)使用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地线;
1)事故风险
2)触电
1)使用前应检查接地线的合格标识中的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
有效期内;
2)除了对合格标识进行检查外,使用前应对接地线外观进行检
1)班组
1
查,禁止使用接地线散股或断股、绝缘护套破损、护套与接地线固定螺丝松动、操作杆破损、接地夹、导线夹接触不良的接地线,严禁带缺陷使用;
绝缘性能1)使用接地线绝缘性能不佳的接地线;漏电
保护;
1)事故风险
2)触电
1)使用前应检查接地线的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内;
1)班组
接地性能1) 接地线线卡无法正确接地,造成触电伤
害;
1)事故风险
2)触电
1)使用前应对接地线夹与接地点接触面的吻合和可靠性进行检
查;
1)班组
接地位置1)接地点接地性能不良;
2)接地点位置错误;
1)事故风险
2)触电
1)挂接接地线前应检查接地点是否有锈蚀、断裂等,发现上述
情况应及时调整到合格的接地点;
2)接地前对接地点位置进行核实确认;
3)定期对接地点的接地性能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
1)班组
2)班组
挂接1)未经验电进行挂接作业,造成触电伤害;
2)接地线挂接或拆除顺序出错;
1)事故风险
2)触电
1)接地线的挂接需在验电确认无电后进行;
2)挂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拆地线应先拆导体端,
再拆接地端;
1)班组
2)班组
规格种类1)使用与作业要求不符的规格种类接地线;
2)使用无规格总类标识(编号)或标识(编
号)不清的接地线;
1)事故风险
2)触电
1)规范作业指导书中对接地线(户内、户外、母排、三相合相、
单相、电压等级)的规格种类;
2)加强作业人员有关接地线规格种类的培训,了解不同规格种
类的接地线使用对象、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
3)使用前应对接地环境、设备要求进行检查,确认是否采用的
合适的接地线;
4)加强接地线管理,严禁使用无规格总类标识(编号)的接地
线,对标识(编号)模糊的应及时刷新;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4)部门
作业防护1)装拆接地线防护不当,造成触电伤害;1)事故风险
2)触电
1)装拆接地线应使用绝缘杆和绝缘手套;
2)装拆接地线必须有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作业人员在进行接地作业时应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1)班组
2)班组
绝缘用具外观检查1)未经外观检查使用绝缘用具;1)事故风险1)使用前应检查绝缘工具合格标识中的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1)班组
2
2)使用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绝缘用具;2)触电有效期内;
2)除了对合格标识进行检查外,使用前应对绝缘用具外观进行
检查,禁止使用绝缘用具破损、有裂纹、老化、绝缘手杆松动
的绝缘用具,严禁带缺陷使用;
2)班组
绝缘性能使用绝缘(耐压)性能不佳的绝缘用具;1)事故风险
触电
1)使用前应检查绝缘用具的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内;
2)绝缘性能不符的用具应立即更换,严禁降电压使用;
1)班组
2)班组
规格总类1)作业前未对绝缘器具的规格种类进行核
查;
2) 使用无规格总类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绝缘
器具;
1)事故风险
2)触电
1)规范作业指导书中对绝缘用具(绝缘手套、绝缘杆、绝缘靴、
绝缘垫)的规格种类;
2)使用前应对作业环境、设备要求进行检查和确认,选择规格
种类符合要求的绝缘用具;
3)加强作业人员有关绝缘用具规格总类的培训,了解不同规格
种类的绝缘用具使用对象、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
4)加强绝缘用具管理,严禁使用无规格总类标识(编号)的绝
缘用具,对标识(编号)模糊的应及时刷新;;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4)部门
验电器外观检查1)未经外观检查使用验电器;
2)使用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验电器;
1)事故风险
2)触电
1)使用前应检查验电器合格标识中的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有
效期内;
2)除了对合格标识进行检查外,使用前应确认验电器连接部分
牢固、指示器密封、验电器表面光滑、绝缘杆表面清洁、自检
功能正常,严禁带缺陷使用;
1)班组
2)班组
绝缘性能1)绝缘等级不符合规格种类要求;1)事故风险
2)触电
1)使用前应按照作业设备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验电器,禁止
使用与电压等级不符的验电器;
2)绝缘性能不符的验电器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严禁降电压
使用;
1)班组
2)班组
规格种类1)使用前未对验电器的规格种类进行核查;
2)使用规格种类不符合被测设备电压等级的
验电器,造成触电伤害;
1)事故风险
2)触电
1)规范作业指导书中对验电器的规格种类;
2)使用前应检查验电器的规格种类是否正确;
3)加强作业人员有关验电器规格种类的培训,了解不同规格种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3
类的验电器使用对象、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
4)加强验电器管理,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验电器;
4)部门
验电报警1)验电报警不正确或失效;1)事故风险
2)触电
1)验电器在操作前应进行相应等级电压的有电报警验证,对验
电不正确或失效的应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1)班组
作业防护1)作业防护不当,造成触电伤害1)事故风险
2)触电
1)高压验电必须有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在前,
监护在后;
2)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绝缘等级相当),防止
跨步电压或接触电压对人体伤害;
1)班组
2)班组
安全带安全绳安全性和完
整性
1)未经外观检查使用安全带、安全绳;
2)使用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安全带、安全绳;
3)防坠器功能失效;
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1)使用前首先应检查安全带和安全绳是否有合格证,合格证是
否在有效期内;
2)除了检查合格标识外,使用前应对作业防护工具外观进行检
查,严禁使用:
-组件伤残破损
-绳索、编带脆裂、断股、扭结
-金属配件、焊接有裂纹、锈蚀
-钟钉偏位、不平整
-钩舌咬口错位,不平整
-保险装置有缺陷的安全带,严禁带缺陷使用;
3)安全带超过3米的应加缓冲器;
1)班组
2)班组防坠性能
1)使用未定期检查的安全带和安全绳;
2)安全防护固定条件不符;
3)安全带防坠性能不符;
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1)使用前应检查安全带、安全绳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使
用期内(3-5年);
2) 安全带合格标识应包括每六个月一次的安全带的静荷重试
验(225KG/5分钟);
3)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对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器本身进行检
查,严禁使用安全钩无法可靠锁定的安全带、制动失效的防坠
器;
1)班组
2)部门
3)班组
4
悬挂物1) 安全带、安全绳使用不当;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1)应按照规范悬挂安全带、安全绳、防坠器;
2)作业前应对安全带、绳悬挂处的坚固性、悬挂的可靠性进行
检查,严禁悬挂在有锋利菱角、有锈蚀、有裂痕、松动的固定
物上;
3)安全带固定处应高于或平行作业点,严禁安全带、防坠器低
挂高用;
4)对固定的高空作业点应设置固定且牢固的防坠设置,并定期
检查;
5)对无法有效防坠的应采用其他梯子、升降台、脚手架等高空
作业安全防护手段;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4)班组
5)班组
移动梯子外观检查1)未经外观检查使用;
2)使用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梯子;
3)梯子无最大承重标识;
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1)使用前首先应检查梯子是否有合格证,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
内;
2)除了检查梯子的合格标识外,使用前应对检查梯子外观进行
检查,禁止使用梯子活动部件连接松动、结构松动、梯阶是否
有易滑物、防滑橡胶垫破损、无限开设施或设施失效的梯子;
软梯应检查固定部分是否坚固,绳索是否有断股、裂痕、梯阶
是否牢固;
3)发现梯子无最大承重标识或标识不清应立即更换;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防坠性能1)梯子安放不当;
2)梯子开限失效或铝合金梯子锁定失效;
3)软梯使用不当;
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1)使用前应对梯子安放地进行检查,对地面高低不平、湿滑、
地面松软的应采取特殊的加垫、防滑措施,并采取专人防护措
施;
2)严禁使用开限或锁定失效的梯子;
3)使用软梯应按照供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软梯使用人员
应携带安全绳和防坠器;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作业防护1)作业防护不当;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1)登梯前应检查是否穿着防滑鞋,作业人员及工具是否超过梯
子的最大承重;
1)班组
2)班组
5
2)登梯作业必须有两人进行,一人登梯作业,一人监护;
3)金属梯应避免靠近带电场所使用;
3)班组
移动电源外观安全性
和完整性检

1)未检查合格标识使用;
2)未作外观检查使用;
1)事故风险
1)使用前应检查确认低压临时电源是否有合格标识,合格标识
是否在有效期内;
2) 除了合格标识外,使用低压临时电源前必须对电源线、插头、
插座、MCB开关以及电源信号指示进行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
的应及时更换,严禁带缺陷使用;
1)班组
2)班组接地和保护
1) 低压临时电源箱(盒)接地和保护性能不
良;
2) 临时电压接地方式(接零)不符合;
3) 临时电源漏电保护及过流保护失效;
1)事故风险
1) 使用前必须对低压临时电源接地及保护进行检查,禁止使用
接地方式(接零)不符合要求、外壳未接地、无漏电保护的电
源;
2) 禁止使用随意拆接和更改临时电源进线或出线、接地线和漏
电保护的低压临时电源;
3) 禁止使用随意更换部件,擅自提高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能力
的低压临时电源;
4) 对长期搁置、存放在潮湿环境的、未经检验、检验超期或使
用过程中受到任何机械或电气损伤的低压临时电源应立即予以
标识,重新进行检验,严禁带缺陷使用;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4)部门
常用工具(机械工具)外观安全性
和完整性检

1)未作外观检查使用;
1)事故风险
1) 使用前应对手持工具的外观进行检查,对手持工具手柄松
动、有明显机械损伤等应停止使用,特别是在受限区域作业及
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应使用和佩戴工具袋装置工具;
3)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应更换新的工具;
1)部门
2)个人
3)班组
常用工具(万用表及电笔)外观安全性
和完整性检

1)未作外观检查使用;
1)事故风险
1)使用前应检查电笔和万用表外表完整与否;
2)使用前可利用现成电源对电笔和万用表的验电性能进行检
查;
发现有问题应立即封存使用;
1)班组
2)班组
6
电动工具外观安全性
和完整性检

1)未检查合格标识使用;
2)未经外观检查使用;
3)转动卡件无法牢固卡紧;
4)未检查电动工具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在有
效期内使用;
1)事故风险
1) 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电动工具是否有合格标识,合格标识是否
在有效期内;
2) 除了合格标识外,使用前应对电动工具的外观进行检查,禁
止使用电源线、电源插头、外壳破损、裸露的电动工具,禁止
使用手柄、机械部分松动、裂纹、转动卡件无法卡紧的电动工
具,严禁带缺陷使用;
1)班组
2)班组通电测试
1) 电动工具未经通电测试或通电测试性能
不良使用;
1)事故风险
1) 作业前可对工具进行通电测试,发现转动部分有阻滞、卡涩、
晃动缺陷应立即检查,严禁带缺陷使用;
1)班组接地和保护1) 电动工具的接地和漏电保护性能不良;
1)事故风险
2)触电
1) 使用前对电动工具接地及保护进行检查,禁止使用工具接地
方式(接零)不符合要求、外壳未接地、无漏电保护的电动工
具;
2)禁止随意拆接和更改电动工具的接地和保护设施;
3) 禁止使用漏电保护失效的电动工具,特别是在潮湿和金属容
器环境;
1)班组
2)班组
3)班组作业防护1)使用电动工具防护不当;
1)事故风险
2)触电
1)用金属外壳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并在绝缘
板上进行操作;
1)班组
物资
耗材属性及有效
性检查
1)未检查耗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2)未了解耗材属性使用1)事故风险
1)使用前应检查所使用的耗材有无有效保质要求,保质是否有
效,发现过期应封存使用;
2)加强对耗材使用前检查的培训,强化对质量、安全标识、危
险须知、有效期的检查意识;
3)使用人员应在使用前了解不同的耗材特性,对金属部件,尽
可能放置在专用的盒子中,避免随意滚动,误入转动部分;对
易挥发有毒性的耗材,使用前应加强区域的通风;对易燃易爆
的耗材应远离火源和高温,并酌情配备消防器材;
1)部门与班组
2)部门
3)班组
备品备件规格编号及1)备品备件分类标识不全或缺失、存放与规1)事故风险1)规范备品备件的管理,确定各类备品备件分类和存放位置;1)部门
7
分类标识格编号不符;2)领取前应检查确认规格编号是否正确;
3)使用前应与替换的备品备件进行对比检查;2)班组3)班组
环境
带电区域防触电1)带电区域工作安全防护不慎,造成触电事
故;
-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
-验电、接地条件不佳;
-金属构架未接地;
2)设备不具备做安全隔离措施;
1)事故风险
2)触电
1)采取固定护栏等来限定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
2)按照电气一次设备停电可能发生状态,规范并确定验电和接
地地点;
3)定期对电气一次设备、金属构架接地进行检查和维护;
4)对现场设备不具备做安全隔离措施的应采取其他辅助防护
(五防锁)以及操作限制措施加以防护;
5)加强对进入带电区域工作的工器具大小和长度监管,避免使
用可能导致带电安全距离不足的工器具;
1)部门
2)部门
3)部门和班组
4)部门
5)班组
设备误碰1)二次设备、回路、元件误碰;
2)防止误碰措施不完善;
1)事故风险
2)设备故障
1)在带电区域工作,应观察周围的环境,对作业活动位置和范
围进行调整;
2)对可能引发误碰的设备、元件应设防护带和悬挂警示牌;
3)对容易误碰的设备应加装防护罩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接地性能1)带电区域接地性能不良;
2)地面开关站、高压设备防雷引线锈蚀、断
股;
1)事故风险
2)触电
1)定期对地面开关站接地网、高压设备接地性能进行测试和检
查,对由于接地线(点)锈蚀、断股等导致的接地性能下降应
采取措施;对接地网接地电阻升高应采取补救措施;
2)定期对开关站、电缆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查;
3)加强对带点区域接地性能的监管,对发现问题应进行处理过
程跟踪和闭环管理;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电气试验1)电气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安全隔离不完
善;
2)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电气试验;
1)责任风险
1)制定标准的电气试验操作管理流程,规范作业人员安全隔离
措施实施和检查;
2)在开始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隔离措施进行检查;
3)试验完成后,应首先断开电源,并对被试设备逐个放电;
4)电气试验区域应设置安全围栏和警示,防止人员误入;
1)部门
2)班组
3)班组
4)班组
5)班组
5)电气试验应按规程要求制定操作指导书,操作者在试验前应检查作业指导是否正确;
自然因素1)自然因素对带电区域工作可能造成;
-地震、台风、冰冻、泥石流等突发的自然灾
害造成结构倒塌、绝缘子断裂、设备掩埋;
-雨天、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电气设备进水、
受潮、绝缘下降、短路;
-接地性能不良,由雷击造成过电压;
1)事故风险
1)加强对异常天气的作业警示,应可能避免在冰冻、台风、强
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作业;
2)对抢修作业应有应对预案,并加强人员现场监测和预告;
3)在进入汛期前,应对设备结构、防护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
维护;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防落物1)开关站工作高空落物防护不慎引发人员伤
害或设备损坏事故风险
-设备、构架等锈蚀,瓷瓶碎裂;
-道路、边坡碎石跌落;
-高处物品固定不牢固;
1)事故风险
2)物体打击
1)在生产区域工作必须佩戴安全帽;
2)在有碎石跌落区域工作应采取安全网或其他防护措施;
3)加强室外高压设备的巡视工作;
4)对需要悬挂在高处的物品应检查是否已牢固固定;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4)班组
防坠落1)带点区域高空作业防护不当;1)事故风险
2)高空坠落
3)设备损坏
1)高处作业人员要做好防止人员和物件跌落的安全措施,必须
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
构件上;
2)在带电区域高空作业人员常用工具应放置在随身跨带的工具
袋中或固定在构件上,防止跌落造成电气短路或设备损坏;
1)班组
2)班组
防SF6泄露1)SF6气体泄漏,造成中毒窒息;
2)泄露检测装置失效、故障;
1)事故风险
2)中毒窒息
1)加强对SF6泄漏检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发现有异常告警应
立即着手处理;
2)在有异常告警的区域工作时应佩戴防毒面罩;
3)加强区域作业时的通风和人员监护;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防坠设施1)防坠设施不齐全;
1)责任风险
1)规范区域安全设施的配备和维护管理,定期对带电区域的构
架梯子、平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处理跟踪和闭环
管理;
1)部门
防坠设施1)带电区域工作防坠措施不当;1)事故风险1)加强对带点区域防坠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对存在的暂无法解1)部门
-钢梯、直梯锈蚀、松动;
-金属平台锈蚀、欠牢固;
孔洞盖板安放不平或缺失;
2)高空坠落决的坠落隐患的应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消防设施1)带电区域消防设备设施未配置或配置不符
合要求;
1)法律风险
1)加强对带电区域消防设备配备、功能验收管理,不符合的应
要求立即整改;
1)公司
消防设施1)消防设备设施过期;
2)无消防设施标识;
1)责任风险
1)定期对消防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更换;
2)定期对消防设施标识进行检查和刷新;
1)部门
2)部门
安全标识1)带电区域无安全工作标识;
2)带电区域工作安全标识不符合要求;
3)电气一次设备相位色标、设备接地标识不
符合要求;
1)责任风险
1)加强对带电区域安全标识的布置、维护和管理;
2)定期对安全标识进行合理性评价;
3)电气一次设备除了相位标识外,必须有相位色标;
4)设备接地应有明晰的黄绿标识;
1)部门
2)部门
3)部门
4)部门
压力设备区防异常泄压1)压力设备区域不当泄压造成人员伤害、机
械损坏;
-高压、中压气体压力容器、管道易损部件故
障;
-高压、中压设备排气口、安全阀压力出口位
置错误;
-高压、中压气系统或压力容器自动化元件或
安全阀故障;
-安全阀校验超期、不合格、未校验
输水系统管道、阀门连接易损部件故障,造
成水淹设备或厂房;
1)事故风险
2)异常泄压
1)加强对压力设备、管道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设备状态信息的
监测和评判;
2)在压力设备区域工作,应对有压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确认
无误后方才作业;
3)作业前应确认作业区域的安全性;
4)作业时发现异常声响应及时逃离,并警示告知;
5)避免在任何容易发生泄压的地方工作,作业应尽可能在设备
泄压后进行;
6)定期对水淹厂房保护进行检测和校验;
1)部门
2)班组
3)班组
4)班组
5)班组
6)部门与班组
防泄漏1)油系统渗漏造成滑跌或燃爆:
-油压系统和管道渗漏或作业不当,造成周围
地面油滑;
1)事故风险
2)滑跌
3)燃爆
1)一旦发现渗漏应及时采取措施;
2)对可能发生渗漏区域作业,应采取安全措施,作业前铺设砂
子或其他吸附材料,并设置临时消防器材;
1)班组
2)班组
3)班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