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地理)2015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图1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A.150m B.100m C.50m D.10m
3.假设甲、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50米高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发射塔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表1。
据此完成4~6题。
4.与黄淮海相比,青藏区无霜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少
5.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较少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6.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
这一变化可能
A.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过冬
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
图2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色”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之间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此完成7~9题。
7.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8.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
9.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图3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由图可判断出
A.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
B.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近,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
C.大多数相距600—700km的城市,彼此通航
D.城市距离在300—500km时,同行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
11.关于国内某两城市彼此未通航的原因,下列解释不可信的是
A.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B.彼此相距太近
C.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D.彼此相距太远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
该岛河网稠密,中部地势险峻,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该岛目前已知有127种哺乳动物,期中62%是本岛特有种。
图4为苏拉威西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8分)
(2)分析该岛河流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6分)
(3)有人建议在该岛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8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是指甘肃省西北部的狭长高平地,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
该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蒸发强烈,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珍贵文化遗产。
图5是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示意图。
(1)指出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灌溉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8分)
(2)分析河西走廊众多石窟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
(4分)
(3)阐述河西走廊地区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自然条件。
(6分)
(4)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农业模式逐渐消失,以基塘农业为主题的城郊观光旅游逐步兴起。
图6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乡村旅游景区平面布置图。
分析该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泥石流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物质条件(积累足够的碎屑物质)、能量条件(具有
一定的势能和转换为动能的条件)和触发条件
(降水等)。
图7为某地坡面泥石流数量与斜坡坡度的关系统计图。
分析坡度大于42度泥石流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简述为减少泥石流灾害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44.(10分)环境保护
2014年4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分析我国南放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B A C D B C A D D
序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D B B A D B B A C A C
序号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A C C A B D C D B A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
(1)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4分)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
富;(2分)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
(2分)
(2)河流短小;(2分)落差大,水流急;(2分)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
(2分)
(3)赞成。
理由: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
反对。
理由: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理由和观点相符,
观点2分,理由每点3分。
只有观点或者理由与观点不符,不给分)
37.(24分)
(1)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2分)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2分)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2分)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
(2分)
(2)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2分)气候干燥,自然风化破坏较小。
(2分)
(3)靠近高压中心,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2分)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狭管效应);(2分)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
(2分)
(4)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2分)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分)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节水型农产品加工业。
(2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优势条件:接近客源地,旅游市场广阔;(3分)传统基塘农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与美学价值;(3分)基塘农业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3分)水热充足,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好或交通便利。
(1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原因:坡度大于42度之后,碎屑物质无法长期积累,不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物质条件。
(4分)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灾害预警;(2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2分)兴建护坡工程。
(2分)
44.(10分)环境保护
人为原因: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等排放固体废弃物造成土壤污染;(3分)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土壤污染;(3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2分)交通运输工具排放有害气体沉降造成土壤污染。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