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中考新课标中考复习专题教学案第八章机械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中考新课标中考复习专题教学案第八章机械运动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第二部分考点精练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如图甲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运动的描述
3.(2017·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4.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实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如图为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的情景,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_______的,以舰载机上运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5.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不变 D.先减小再变大
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7.(2017·武汉)2017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下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 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 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8.小韩从家中出发去学校,其中一段路程步行,一段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小韩骑车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____段;小韩步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第三部分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2.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如图所示是组合飞行体在绕地飞行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__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重难点2 速度的相关计算
3.甲、乙、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1)丙同学是做________(填“静止”“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判断________同学运动最快,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
(3)开始运动时甲、乙同学相距________m,图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6 s末,甲、乙同学相距________m.
4.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速度匀速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需要多少小时?
第四部分跟踪训练
1.(2017·乐山改编)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教室高约为10 m
B.正常人1 min的脉搏数约为200次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 km/h
D.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光年
2.(2017·武汉)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3.(2017·黄石)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2017年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2.5 m/s B.3.3 m/s
C.7.0 m/s D.11.1 m/s
4.(2017·咸宁)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5 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 m
B.整个20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 m/s
C.物体在20 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 s内的速度比10~20 s内的速度大
5.(2016·滨州改编)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图C中,停表读数为________.
6.(教材变式)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考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________(填“西”或“东”)行驶.
7.(2017·邵阳)邵阳市区即将竣工的雪峰大桥,是一座翼型斜拉桥,其翼型伸展度居全国首位,大桥全长约为951 m,设计时速60 km/h.若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时间为________s.
8.(2016·北京)如图所示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该水滴在下落过程中做________(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9.(教材变式)暑假,家住聊城的小明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h.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站的路程约为490 km,则小明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
10.(2017·潍坊)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让小车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停止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20 cm刻度处,用时1.00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是________.
11.(2017·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2.(2017·荆州)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A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小车运动的距离.根据图象可以计算出小车A在0~1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如果在小车A开始运动的同时,在A后方0.9 m处释放一同向匀速运动的小车B,当小车B的速度为1 m/s时,经过足够长时间,两车可相遇________次.当小车B 的速度小于________时,两车不可能相遇.
13.(2017·德阳)小明家离学校2 km,他以5 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2018年新课标物理中考复习专题教学案第八章机械运动
第二部分考点精练
1.D 2.B 2.45 307.5 3.C 4.运动静止 5.C 6.B 7.5 8.OA 1.2
第三部分重难点突破
1.A 2.静止地球 3.(1)匀速直线(2)甲 5 18 (3)10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2 4.(1)由图可知该车的行驶速度为v车=60 km/h
(2)“南国桃园9 km”表示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路程为s=9 km
因为v =s t ,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的时间:t =s v 车=9 km 60 km/h
=0.15 h 第四部分 跟踪训练
1.C 2.B 3.C 4.C 5.2.65 cm(2.61~2.69 cm 均可) 22.5 1 min39.8 s
6.船 东
7.63.4
8.20.0 1 变速直线
9.3.5 140
10.(1)0.2 (2)①
②s =0.2t 2
11.B 12.0.1 2 0.6 m/s 13.(1)由v =s t
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 1=v 1(t 0+t) 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 2=s 1=v 2t ②
由①②可得,v 1(t 0+t)=v 2t ,5 km/h ×(5×160
h +t)=10 km/h ×t 解得:t =112
h =5 min (2)由v =s t 可得,出发5 min 小明通过的路程,s =v 1t 0=5 km/h ×5×160 h =512
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v =v 1+v 2=5 km/h +10 km/h =15 km/h
由v =s t 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 ′=s v =512 km 15 km/h =136
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 2′=v 2t ′=10 km/h ×136 h =518
km ≈0.28 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 ′=s 总-s 2′=2 km -0.28 km =1.72 km
二、电磁学综合题
2.(3)6天内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量相当于燃烧44.810t ⨯煤。
(2019·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款家用电火锅,容量4L ,额定电压220V ,它能实现发热电阻丝R 1在160W —1210W 之间无极调温,图乙是它的电路简化图.
(1)为了保护发热电阻丝,开关刚刚闭合时,电火锅处于保温状态,滑片应位于电阻丝R 2的_____端.(选填“A ”或“B ”)
(2)当滑片从R 2的最右端移到最左端时能够实现R 1电功率从160W —1210W 的无极调温,则R 1的阻值为多大,R 2的最大阻值为多大?_____
(3)电火锅以最大功率加热时,求电路中的电流._____
【答案】B 40Ω;70Ω 5.5A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R 2串联,为了保护发热电阻丝,开关刚刚闭合时,电火锅处于保温状态,即电阻最大,此时滑片应位于R 2的B 端;
(2)当滑片位于R 2最左端时,只有R 1接入电路,R 1消耗的功率最大是1210W ,根据P =2U R 得R 1=2U P =()2220V 1210Ω
=40Ω,当滑片位于R 2最右端时,R 2接入阻值最大,此时总电阻最大,R 1功率最小是160W ,根据P =I 2R 得此时电路电流I
,电路总电阻R 总=U I =220V 2A
=110Ω,R 2=R 总-R 1=110Ω-40Ω=70Ω;
3.(4)A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因为滑动变阻器功率和A 灯功率相等,且电流相等,根据P =UI 得到灯A 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相等,U A ′=U R =12
×6V=3V ,由图象得到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7A ,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功率为:P R =U R I =3V×0.7A=2.1W 。
(2019·江苏中考模拟)如图1是美的电器生产的一款饮水机,其加热水箱部分工作原理电路图可简化成如下图2所示,其中S 是一个自动温控开关,R 1为电加热管,当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迅速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S 自动切换到另一处于保温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B 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如果用红色表示正在对水加热,绿色表示保温,则电路图中可标明________为红色指示灯.
(2)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_____?电阻R 2的阻值是多大_____?(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且不计指示灯的阻值).
(3)饮水机正常工作时,加热管放出的热量90%被水吸收,将加热水箱中的水从初温20℃加热到92℃,试计算出需要多少加热时间_______?(c 水=4.2×103J/(kg•℃)) 【答案】A 4A 825Ω 420s 【解析】 【详解】
(1)当S 接左面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 1,总电阻最小,电流路中电流最大,发热管功率就会最大,处于加热状态,因此A 灯为红色灯,B 为绿色; (2)加热时加热管的电功率P 1=880W ,电阻()
2
2
11
220V =55Ω880W
U
R P =
= ,保温时,电功
率P 2=55W ,根据公式2P I R =
可知,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 ;保温状态下,电路的总电阻()2
2
2220V =880Ω55W
U R P ==
,R 2=R −R 1=880Ω−55Ω=825Ω;
4.I =P
U
电=200W 75%48V
=5.56A 。
(2019·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中考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在
科技创新大赛中设计的一个火警报警装置的简易电路图。
R 为可变电阻,过压报警器检测到AB 间电压高于警戒值时,会触发蜂鸣器报警.R t 为热敏电阻,当R t 阻值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时,A 、B 之间电压升高,报警器响起。
热敏电阻一般有两种: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和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警时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则 R t 必须是_______(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了提高它的灵敏度即在更低的温度报警器报警,应适当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可变电阻R 的阻值。
【答案】减小 负 增大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R 与R t 串联, 过压报警器检测到AB 间电压,即检测R 两端的电压,当R t 阻值减小时,分压减小,则R 两端的电压升高,即A 、B 之间电压升高,报警器响起。
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警时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即高温时R t 阻值减小,分压减小,则R t 必须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5.(3)由于潜水艇时封闭的环境,看不到外部的光线,不能根据外部的亮度来判定白天和黑夜,而潜艇用的钟表是24小时的刻度,能方便判断白天和黑夜。
(2019·江苏南京一中中考模拟)某兴趣小组在阅读了半导体材料相关信息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现想将电流表(选用0-0.6A 的量程)改为温度表盘,其中R 2为多种半导体材料混合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现将R 2置于
25℃的某温箱中,电流表示数恰为0.2A ;若设计的此电路所能测量的最高温为75℃。
(1)求出该兴趣小组选用的电源电压大小和定值电阻R 1的阻值______ _______. (2)当R 2的温度为28℃时,电阻R 2的电功率为多少______________。
(3)写出通过R 2的电流I 2与其两端电压U 2变化关系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4)改装成的温度表盘的刻度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5)若在R 1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随着温箱温度的改变,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选填“成”或“不成”)正比。
【答案】4.5V 5Ω 0.9W I 2=2
4.5V 5Ω
U 不均匀 成 【解析】 【详解】
(1)如图甲所示, R 1和R 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知,25℃时:R 2的阻值为17.5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环境温度越高,R 2阻值越小,电路电流越小,据题意此电路所能测量的最高温为75℃,由图乙知,75℃时:R 2的阻值为2.5Ω,电流表选用
0-0.6A 的量程,即当R 2=2.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 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等于:
U=I (R 1+R 2)=0.2A ×(R 1+17.5Ω)=0.6A(R 1+2.5Ω),解得:R 1=5Ω, 电源电压U=0.2A ×(5Ω+17.5Ω)=4.5V;
(2)当温度为28℃时,R ′2=10Ω,电路中电流为I ′='21U R R += 4.5V
10Ω5Ω
+=0.3A ,
电阻R 2的电功率为:P 2=(I ′)2R 2=(0.3A)2
×10Ω=0.9W 。
(3)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通过R 2的电流I 2=I 1=
11U R =25ΩU U -=2
4.5V 5Ω
U -: (4)由题知,当电流表示数为0.2A ,对应的温度为25℃,当电流表示数为0.3A ,对应的温度为28℃,当电流表示数为0.6A ,对应的温度为75℃,因此改装成的温度表盘的刻度不均匀;
6.使电流表A 1与A 示数的比值最小,所以选择标有“60Ω 3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
(2019·上海中考模拟)某小组在学习了地磁场知识后,查阅资料发现地球的磁极并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地磁S 极的位置已从100年前的加拿大移到了北冰洋俄罗斯境内,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磁极移动速度加快,正在从原来的每年约15公里上升到了每年约55公里,科学家对地磁S 极的预测轨迹如图所示。
下表记录了1994年、2001年、2007年地磁S 极的实际经纬坐标。
(1)甲同学认为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在北极点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
(2)下面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资料所预测的2021年地磁S极的经纬度,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166°W;87°N B.166°E;87°N C.166°W;85°N D.166°E;85°N
【答案】详见解析B
【解析】
【详解】
(1)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导致北极点的地磁场发生变化,在该处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方向会改变,甲同学的观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