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二)》导学案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 理解《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 探讨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导学内容:
1.《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
2. 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 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导学步骤:
一、导入
1.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了解和印象。

2. 引导学生回顾《牛郎织女(一)》的内容,复习故事的基本情节。

二、学习活动
1. 学习《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
a. 牛郎织女相爱,但被天神阻挠,被迫分隔两岸;
b. 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但仅有一年一次的机会;
c. 牛郎织女相见后,被迫再次分开,只能在天河对岸眺望;
d. 牛郎织女的爱情感动了天神,最终获准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a. 牛郎:善良勤劳,心地善良,愿意为了爱情克服困难;
b. 织女:美丽聪明,心地善良,坚定地表达对牛郎的爱;
c. 天神:干涉人间事务,试图阻挠牛郎织女的爱情;
d. 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体现了爱情的坚定、勇敢与力量。

3. 探讨故事反映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a. 以爱情为主题,体现了坚定、真诚和勇敢的爱情观;
b. 社会意义在于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珍视,以及对爱情坚持的信念和勇气。

三、总结反思
1. 学生对《牛郎织女》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对爱情、坚持和勇气的认识和体会。

四、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分组表演《牛郎织女》故事情节;
2. 鼓励学生撰写《牛郎织女》的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对《牛郎织女》的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爱情故事,分析其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体会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愿每个人都能在爱情中坚持勇敢、珍惜拥有。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前阅读《牛郎织女(一)》故事,以便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材《牛郎织女(二)》、音响设备和相关的教学PPT。

二、导入
1. 讲述故事情节:回顾《牛郎织女(一)》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激发兴趣: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对《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内容
1. 听故事:让学生先听一遍《牛郎织女(二)》的故事,掌握大意。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和故事的主题。

3. 教师讲解: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人物性格。

4. 学生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阅读理解:让学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测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创作习作:让学生以《牛郎织女(二)》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或绘画作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探讨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如爱情、牺牲等,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五、课堂总结
1. 总结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作或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牛郎织女(二)》导学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更好地掌握故事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祝大家学习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