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一下·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

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

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

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

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的收益。

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 .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 .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 .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 .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 . 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 . 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炙手可热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B . 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C . 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D . 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

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

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

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

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

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

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

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

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

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

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类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任何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

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

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

想象空间则不同了。

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

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

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

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

《红楼
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

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 . 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

C . 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D . 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 . 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

C . 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 . 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B .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

C . 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 . 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3. (9分) (2019高二下·鞍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

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

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

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如果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就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

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

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

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

”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收效甚微。

“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

处理力度不够,会导致他们之后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防治校园欺凌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
材料二:
说到底,频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显示了儿童社会化进栏中某一环节的缺失,对此,父母难辞其咎。

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发嗲、装嫩,拒绝让孩子成长、断奶,另一方面又笃信圆滑市侩、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

他们从小就对孩子诱之以利,而不是晓之以理,道破利害而不是申明原则。

他们追求华而不实的表象,早早地把孩子训练出流利的成人腔,却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

这种看似离谱的错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家庭教育失败导致的校园霸凌事件,很多最终只能以“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为结局。

一个大学生,其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差不多已完成。

大学的思想工作做得再好,也替代不了中小学在未成年人品德培育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从源头的疏浚与治理,也涉及更多教育主体的协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的学生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当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
材料三: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校园霸凌中校方责任刍议》)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近年来,众多校园欺凌案频频曝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B . 欺凌事件发生在课间、校外,未能引起老师的重视,是校园欺凌现象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C . 起侮辱性绰号属欺凌的一种表现形式,危害不容小觑。

受害者在遭受语言欺凌时,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D . 口头批评教育的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校园欺凌事件,有效法律手段的缺失,使霸凌者变本加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分析了校园霸凌案发生的原因,但材料一主要从学校的角度加以分析;材料二则主要从家庭的角度进行探究。

B . 材料二认为,校园霸凌是成人社会权势地位问题的“投射”。

“强权即公理、摆平即水平”这种处世态度,会使孩子将暴力奉为真理。

C . 因为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一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性情的塑型基本在未成年时完成。

D . 外国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应对校园霸凌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伴而行;二是不跟霸凌者去偏僻的地方;三是勇敢机智应对霸凌者;四是事后要寻求帮助。

(3)如何才能预防校园暴力?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

4. (12分) (2019高三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行,”爸爸说,“等咱们回到卡塔赫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可是,”妈妈开口了,“要想在这儿航海,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头放水了。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

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

而在马德里,他们全家挤在卡斯特拉纳街47号的五楼公寓里。

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孩子们做到了。

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小艇在车库里。

”午饭时爸爸说,“问题是车库也没多大地方了,而且没法拿上来,走电梯或者楼梯都不行。

可是第二个礼拜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在房间里,現在已经放进来啦。


又一个礼拜三。

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

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个亮着的灯泡。

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神奇的冒险是我参加一期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

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

“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

”我说。

于是他们每礼拜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

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裝,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和压缩空气枪。

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

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

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

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

于是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深远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

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

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个开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旧楼流泻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

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

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

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

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1)概括小说中兄弟俩的形象。

(2)解释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礼拜三”的含义,简析其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及作用。

(3)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4)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结合小说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二下·常州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其自为词诚夐乎弗可及;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

后人习闻其说,奉为金科玉律,绝无独具只眼,得其真正佳胜者。

流弊所及,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人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
(2)北宋词人中,《小山词》的作者是________,《清真词》的作者是________。

(3)“手高眼低”在文中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判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中用“多”字写出“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和诗人沉重的心情;用“独”字写出环境的险恶,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B . 颔联正面呼应题目“对雪”,暗示了诗人独坐斗室,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积雪风回,借这样的景写出了混乱而又充满危机的社会现状。

C . “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借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D .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2)本诗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7高一上·西安月考) 请补出下列横线上的诗句
(1)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2) 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________。

(4)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百舸争流。

(5)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________。

(6)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

(7) 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8)高渐离击筑,________,为变徵之声,世皆垂泪涕泣。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8. (2分) (2019高三下·桂林模拟) 下面是某校一次羽毛球邀请赛关于仲裁申诉的规定,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仲裁委员会受理各队对比赛过程中各种判罚的申诉。

申诉程序:①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由参赛队领队赶快向裁判长提出申诉。

②其他观赛同学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在比赛结束后一天内写出书面申诉材料,并放上证明材料,当事双方写上姓名后,拿给仲裁委员会裁决。

9. (5分) (2015高一上·株洲期中) 下面是一份《“对联”问卷调查表》,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20高二下·福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
材料二:
宁儿:我的好儿子,你最近学习可好?爸爸我在前线为你担忧着,你要记住邹家的祖训——勤奋读书,学有成就,做事要立志向上,竞争优胜。

爸爸我是一个军人,战场就在眼前,如果我不幸以身殉战,那是我作为军人的神圣天职。

宁儿,我的好儿子,你要记住爸爸的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宁儿,作为中华的热血男儿,一定要担当起报效国家的大任。

牵挂着你的爷爷、奶奶和全家人,盼望着早日与你们团聚在一起。

(抗日战争烈士邹绍孟写于1938年3月11日的“烽火家书”)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用于本校校刊“青春·修身”专栏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4-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