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粽子的作文800字(精选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粽子的作文1
一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
因为在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
别急,你听我慢慢道来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
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
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
你也要亲自动手。
”
听完爸爸的说教后,我就忙乎开了。
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
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
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
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
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包过呀!
外婆先给我示范了一遍如何包,我就手忙脚乱地做了起来,先把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接着折成漏斗型,然后装入糯米,可是困难来了,我把糯米放进去之后,这些淘气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来了。
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外婆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连忙说道:“小枫,你的漏斗尖角有一个小洞,糯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
”我赶紧把漏斗尖角捏紧,这下糯米娃娃就老实多了,全部呆在了粽叶里。
我自言自语地说:“外婆真不愧是粽子专家。
”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币。
谁吃到了我包的这个粽子,就能够财源滚滚、好运连连,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
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
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
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
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
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
我告诉了他们真相,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粽子的作文2
“粽子粽子我爱你,爱的好想吃掉你。
”我很满意地坐在卖粽子的小摊上,期待美味、香甜粽子的到来。
我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摊主端过来一个洁白清亮的盘子,盘子里盛有两个粽子,摊主聪明的把黑白粽子按照八卦的布局排列开来。
更有趣的是摊主在白粽子上加一个黑蜜饯,在黑粽子上加一个浑身亮丽的白山药,整个粽子便栩栩如生了,使得我都不愿吃掉它了。
或许这就是粽子店如此红火的原因吧!
拿起叉子,卯足了劲儿地刺去,锋利的叉子虽刺穿了粽子的身体,但提起时粽子并没有跟着一同起身,仍高贵地躺在盘子上,对于我这个吃东西从未用过叉子的乡巴佬来说,这可是我有始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大灾难。
一次、两次、三次……都未成功。
失望的我正准搬师回朝的时候,突然想起中午吃饭时无意间拿了把勺子还放在裤兜的事了。
连忙坐下来,把手伸向热乎乎的口袋里,掏出了“大救星”———勺子星君。
轻轻地挥动着勺子,挖走一小块黑米粽子,塞进嘴里,闭上眼,像个美食家,细细地品味着喷香的黑粽子,为它的“另一番美味”不注的点头,紧接着又挖了一块白粽子,吃了一口,但不知怎的,可惜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吃了起来,中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或许是默认了对此物的判断。
回到家时,天早已黑下来。
吃了晚饭,躺在床上,回想了那盘粽子的“味道”,不禁半喜半优,像是一个疯魔。
那块黑粽子,吃到一口:虽为米粒,咬起来却并不软弱,反而多多少少有一些刚强,阿,等吃到的第二口:“黑粽子上撒了把糖籽,加上糖籽之后,反而甜而不腻,吸收了糖籽甜分的黑粽子变得更加庞大,团结。
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吃掉了它。
白粽子与黑粽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一口白粽子:咬了一口才发现它软塌塌的,多少有一些像那一辈子屈服的懦夫,而这种屈服有点出乎了我的想象。
第二口:白粽子上也撒了些糖籽,吃起来又软又腻,使得我不太情愿地吃掉了它。
这黑白两种粽子,他们像人一样,一个刚定坚毅,有着不屈的信念;另一个则软弱而胆小怕事,只会一畏逃避。
在这里我愿做第一种人,像黑粽子一样,不屈不挠。
请问,如果是你,你选择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呢?
粽子的作文3
我从小就爱吃奶奶用糯米做的各式小吃:糯米饭、糯米糍、粽子……总之,只要是奶奶做的我都爱吃。
其中,我对奶奶做的粽子情有独钟。
在我的家乡,粽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深绿色的苇叶中包着雪白的糯米,馅儿是肥猪肉、芝麻、花生等,吃起来黏而不沾牙,肉香扑鼻;另一种比较特别,也是我的最爱,不知奶奶用什么方法使里面的糯米变成了棕色,馅儿可以随便加自己喜爱的,可以醮糖或醋吃。
奶奶称它为碱水籺。
每逢端午节或者在广州的姨妈回来探亲时,奶奶就会马不停蹄地准备包粽子的材料:苇叶、糯米、馅料等。
一大早,奶奶就带着我去摘苇叶,新鲜的苇叶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呢。
十多斤苇叶被奶奶一张张洗干净,用开水煮软后,整齐地晾在一旁。
而包粽子的糯米是奶奶亲手栽种的,她说自己种的糯米做粽子才够黏,才够香。
馅儿有花生米、绿豆、红豆、芝麻……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奶奶昨晚经过民主“投票”,才准备这些馅儿的。
我最佩服她有满足我们不同口味的能耐。
包粽子前,奶奶一个人包揽所有的准备工作:洗粽叶、洗糯米、剁馅、炒馅……从不用别人插手。
奶奶在厨房一个人忙前忙后,一会儿工夫,屋子里便弥漫着粽子馅料的浓浓香味。
“包粽子啰!”奶奶、姑姑、妈妈等围着一盘热腾腾的冒着香气的馅料,开始包粽子,嘴上还不停地谈孩子,说趣闻。
说一回笑一阵,这
时笑得最开心的是——累得满头大汗的.奶奶。
外公去世得早,奶奶含辛茹苦把四个儿女拉扯大。
如今,儿女们各奔东西,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回家看看,现在能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奶奶能不高兴吗?
我也凑过去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苇叶围成一个“小船”,轻轻铺上一层泡得洁白的糯米,用手指在糯米床中间挖一条长沟,在沟里放上一条亮晶晶的肥猪肉,撒上一些自己爱吃的豆子,再盖上一层糯米把它们藏起来,然后小心地给粽子穿上绿衣裳,用力缚上长腰带。
这样,一条有款有型的粽子便诞生了。
我还特意给它留下一条“长尾巴”作记号,等煮熟后好好享受自己的杰作。
奶奶又一阵忙碌之后,桌子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粽子。
一家老小或是狼吞虎咽,或是细嚼慢咽,不时对奶奶的手艺啧啧称赞。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在一边忙着给将要回家的儿女摘青菜、装粽子。
她说:“你们大城市里,哪能常吃到家里这么正宗的粽子?……”
我突然明白了:奶奶所包的粽子如此美味,是因为里面浸透了奶奶对儿女的浓浓的爱。
粽子的作文4
端午节放假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
本来想去超市里买些粽子回来,忽然想到妹妹说过的一句话:“每年的端午节节、元宵节都是自己在家里做些粽子,汤圆来吃。
”何不自己也来做些粽子来吃呢?
可是怎么做呢?没有人来教。
“网上”办法有了,我从网上在“百度”中搜索“粽子的做法”,然后打开相关的视频,先看了好几个人做粽子的方法,然后开始准备做粽子。
首先我先去菜市场买了一些包粽子的真空包装的竹叶,颜色是深绿色,然后又买了些江米,已经中午了,可是竹叶买回来了,到底怎么做呢?不知道。
于是又开始从网上搜索,当看到网上写的真空包装的竹叶深绿色的不太好时,又跑到菜市场把竹叶换成了干的竹叶,干竹叶怎么包呢?接着从网上查,先把竹叶泡在水里从第一天下午4点一直到第二天,在一个小盆里放了两碗江米,用水泡上,再在碗里分别泡上一些绿豆、红豆、花生。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6点开始在锅里煮竹叶,大概在水开后煮了5分钟,然后捞出来,一片一片地清冼了
一遍,我找了一些白洋线,这时,江米,绿豆、红豆、花生都已经泡好了,然后开始包粽子。
看看网上视频上别人包的那么顺利,我也想一会儿都包完了,谁知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
先拿了一片竹叶,把宽的一头握成了一个漏斗型,然后拿小勺舀了一勺米,放在底部,然后又舀了一些绿豆、红豆、花生放在上面,最后又舀了许多米把“漏斗”填平,把竹叶折过来,围着“漏斗”的形状开始缠,最后开始用线围着“漏斗”的形状缠了一圈,系上了一个活结,这样子一个粽子就包成了,我把它放在了一个盆里,接着开始包第二个粽子,一直包了2个半小时,才包了24个粽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煮粽子。
我把包的粽子放在了锅里,添了超过粽子的水,开火煮,水烧开后,小火煮了30分钟,把粽子捞了出来,以及是上午10点多了。
端午节中午带回了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吃,他们说“还行”。
看着自己两天来的劳动成果,心里开心极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想着容易做时难,平时看着简单的东西,只有自己尝试了才知道。
也只有自己劳动所得才很开心。
朋友,如果有空,你也试试?
粽子的作文5
每年春节奶奶总会准备很多美食招待客人,比如饺子,年糕,春卷等等。
我最爱吃的粽子肯定也是少不了的,以前奶奶总在我回老家之前就已经包好了。
今年春节对我来说和往年不一样,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知道和之前学的包饺子、春卷比起来,包粽子是最讲究技巧的。
一进厨房,我就见到桌上摆着一大盘有肥有瘦的猪肉和放好酱油的糯米、一捆细长的粽绳、以及一堆大小不一的粽叶。
由于是第一次包粽子,心里无比激动,在奶奶教的过程中,我在厨房里蹦来蹦去,根本没有仔细看。
奶奶教完后,问我要不要再重包一遍。
我实在太想快点自己动手包,想都没想就说:“不用了,我已经会了”。
说着,拿起粽叶胸有成竹地折起来,放进米和四块肉,可是粽叶没折好,米不停地漏,绳子还没绑,米撒了一桌子。
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
奶奶想来帮我,我却不耐烦地打断她:“我自己来!”她只
好讪讪地在旁边看着。
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做完前面每一步,粽叶折得还行,米和肉放的差不多。
可绑粽子时,我却忘了怎么绑。
我想问奶奶,但想起刚才的态度又不好意思开口。
没办法,只能装样子包下去。
我十根手指头全用上,连牙齿都出动了,才勉强绑好了绳子,但是米还是漏光了。
我只好再向奶奶请教,她耐心地把整个过程重复了一遍。
只见她拿起一大一小两张粽叶,半叠放在一起,再抓住小粽叶的一头从三分之一处一折,做成了一个三角形容器。
接着她舀了半勺糯米,放了两块肉,再撒点米盖住。
最后她将大粽叶余下的部分往上一折,盖住米和下面的粽叶,然后娴熟地用粽绳把粽子绑得结结实实,一个既美观又牢固的大肉粽就包好了!这次我非常仔细地看,也不再骄傲得像只了不起的大公鸡。
最终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下,掌握了技巧,成功地包出了第一个像样的粽子。
我长舒了一口气,像完成了一项大工程,奶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我一鼓作气又包了好几个。
看着这些大肉粽,虽然样子很一般,但想着来拜年的亲戚能美滋滋地吃着我包的粽子,我心里十分满足。
这次包粽子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希望明年还能学习制作新的美食。
粽子的作文6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和家里的大人们一起来到酒楼包粽子,迎接新年。
包粽子是我们家的习俗,每年在即将到新年的那一天,带着芭蕉叶,糯米,香料,竹绳来到酒楼、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们早早的就洗好了粽叶,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酒楼了。
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们把叶子放好,在门外淘好了米,放在一个大盆里,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饭用的米,而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上等香糯,我们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绿豆,但它依然散发出香味,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包在粽子里的,是一种香料,这种香料,平时种在奶奶家的阳台里,一到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的叶子摘下来,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撕的时候,可以闻到清新的香味。
当我们小孩已经把叶子撕好的时候,就会把它交给大人们,放在一个小小的用砖制成的小罐子里,大人们拿着一个小棒
子,把它捣碎成粉,捣碎后,再放到锅里抄一抄,绿色变成了黑色时候,香料就做好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准备竹绳。
这种竹绳,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种竹子做成的,并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绳的。
做成竹绳的竹子,必须是节长眼少,不嫩不老,长得匀称。
选好竹子以后还要把它撕成一条一条的。
当一切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坐在沙发上,开始包粽子了。
姑丈、爷爷、爸爸、妈妈负责绑粽子,姑妈、奶奶、姨婆则负责包粽子,我呢,在旁边观察,帮帮忙什么的……
只见奶奶拿起两张叶子,叠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叶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块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间,再舀起一小碗米盖住肉,然后把叶子和起来呈长方形状,再把多余出来的叶子折起来,交给负责绑的人。
绑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绳绕在粽子头上,绕两圈,再在粽子的斜侧面绕个小结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绳,接着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粽子尾,大概一个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绳,一个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绳。
接下来,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经放满了箱子,桌子。
我大概的数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个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帮什么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绳嘞红了。
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因为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团结合作的结果!
粽子的作文7
“嗯……真香!”煮粽子的香气又飘进我的鼻子里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前后,艾叶的清香,粽子的浓香,都会让我忍不住流口水。
往年过端午节,我家都是到超市买粽子,回家直接煮着吃。
今年我感觉节日气氛更浓,因为端午节包粽子这个重要的环节,是我们一家子共同完成的,想想就非常有意思。
生活如一首奏不完的乐曲。
过节是一首美妙的歌,当然也不能缺少伴奏,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我们便开始包粽子。
首先,先把本次环节的材料准备就绪:盆子、细线,浓绿欲滴的粽叶、白里通红的花生、甜甜蜜蜜的大枣、浓香正宗的八宝,还有咸而不腻的腊肠,当然
还有雪白的糯米。
把这些分别倒在盆子里,放在桌面上摆放整齐就OK了!
音乐渐渐进入高潮,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就要大展身手了!先拿一片墨绿色的粽叶,展开,把粗的那头往斜前方一折。
再把另一头在旁边绕半圈,形成一个绿色的“漏斗”,要注意下方不能有缝隙。
之后在“漏斗”里放入自己喜欢的馅,再用小勺子把馅填平。
把正上方余下的粽叶往下一折,沿折下去的方向把粽子包紧,一个美味的粽子就新鲜出炉了!
一开始我觉得挺容易,没有什么难度,可是没想到我遇到了困难——漏馅、破粽叶。
唉!又漏馅了!我便开始抱怨。
原来,是我在缠粽绳时没缠紧。
这些粽子不是这里破个洞,就是那儿漏点米。
还有几撮糯米落在地上,有的米粒滚到盆子后。
再说,自从给糯米们“泡完澡”后,它们身上滑溜溜的,十分难捡。
哎,加油捡吧!粒粒皆辛苦,就算是给我自己减肥了!
在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只包了几个粽子,但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因为我给自己定制了一个小目标:只要包紧就行。
所以,我包的粽子奇形异状、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墨绿色的硬袋子,有的像一个个长有苔藓的石头,还有的像一个个绿色的立体的爱心……可奇怪了!
傍晚,我也有点饿意了。
看着那一个个裹在绿毯子里的“宝贝”,好肥美哦!之后,我就把它们下了锅。
打开火,它们泡在锅中水里,开始窃窃私语,慢慢的越聊越欢,越聊越欢,隔着锅盖我都能听见。
煮粽子的香气飘开来,我听到了自己“咕咚咕咚”咽口水的声音……
粽子的作文8
老师经常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需要在创新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
这不我们年年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我的脑袋风暴中使我受益匪浅。
每逢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
三角形吗?而且馅料也是万变不离其中。
通常是要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和红的枣子花生肉之类。
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乳白色的米团里嵌着几颗红深红油亮的玛瑙似的东西,很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它特有的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消除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吃粽子。
每次吃粽子时,我总会想,粽子为何总是一成不变,为什么不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去做呢?可以在粽子里面加入对他们身体有益适合的配料呢?形状是不是可以多种多样?各种想法从我头脑里蹦出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年端午节我决定自己动手试试看。
我先做薄荷味的粽子,首先采集来几片薄荷叶,洗净后捣碎成末。
第二,把洗净的芦叶大致弄个圆锥形后就把事前准备好的馅钻进去,再把薄荷末放进去,最后用绳子捆好了就放进锅内蒸。
过了一会儿,薄荷味的粽子出锅了,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面而来,剥开芦叶,轻轻咬了一口,这味道甜而不腻,掺夹着薄荷凉凉的味道。
这种口味的粽子,我建议喉咙不好,痰多经常咳嗽的人多吃,他们吃完都说比吃药效果还好,又解了嘴馋。
每个人都是赞不绝口啊!
于是我又把粽子的形状改为圆柱形、正方形、椭圆形。
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粽子,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一声声赞扬声。
于是我信心百倍,又设计了糖尿病人吃的南瓜种子,适合老人吃的降压粽子,小朋友吃的增高粽子……
端午节前,我特地推出了我的“创新粽子“,送亲戚送朋友,还有卖给有需要的人。
看着络绎不绝来前来购买的人和亲朋好友赞许的目光心里美滋滋的。
我想,我们要像老师说的那样不能总是墨守成规,要学会改变,学会创新!真是,创新改变生活创新,创新改变世界!
粽子的作文9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
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
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
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
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
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
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
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
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
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
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花生像个大地主,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箬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箬叶上,有的沿边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孔底钻下去。
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满以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妈妈问我:“然然,饿不饿?”我大声回答:饿!于是妈妈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厨房,开始煮粽子。
不到一小时,粽子煮熟了,剥开箬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通通的花生和红豆。
随着箬叶的清香,伴着民俗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品尝到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丝丝的。
粽子的作文10
端午节快来了,我和外婆在家里包起了粽子。
先得做包粽子的准备。
我们先去采粽叶,到了草坪旁边的河边,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芦叶。
微风吹来,一片片芦叶轻轻摇曳。
外婆指
着一片大芦叶对我说,乐乐,摘芦叶要摘那种宽宽的、长长的,这样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才能大。
外婆又指了指旁边的小棕叶说,不要睬这种小的粽叶,也不要踩那种被虫子咬了的粽叶,这样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既小又容易破。
我点了点头,仔细观察粽叶,专拣大的采,采了一片又一片,凑近闻一闻,还有粽叶的清香呢!
听外婆说,包粽子最讲究的就是里面的糯米和配料。
我们先将糯米洗净,又把粽叶放在水里煮,剪去棕叶的根,浸泡在凉水中。
最激动人心的包粽子开始了。
外婆是包粽子的好手,她从容地拿起了四张粽叶,把粽叶从高往低排列在手心,然后外婆用右手拎住棕叶的一角往里一绕,一个倒圆锥形就出现了。
外婆用勺子舀起了一大勺糯米,倒进了圆锥形里,用手指压了压,又夹起腌渍过的两块五花肉铺在糯米上。
我想,一个粽子是不是就快包好了?谁知外婆又舀了一勺米放在肉上。
我问外婆为什么要让肉在糯米中间,外婆笑着说:肉在中间,可以让肉香在糯米中弥漫开来,粽子才好吃。
哦,原来是这样。
到了我一试身手的时候了。
我先拿起一片粽叶,照着外婆的样子,顺势一绕,出现了一个三角形,放米,放肉,虽步骤跟外婆一样,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包了几遍都没成功。
外婆对我说:乐乐,我来给你示范一下,你跟着我学。
接着外婆做一个动作,我就做一个动作:外婆用手绕,我就用手绕;外婆放米,我就放米;外婆放肉,我就放肉;外婆折角,我就折角;外婆捆线,我就捆线。
我看着手中的粽子跟外婆的比了一比,发现我包的粽子只有三个角,外婆包的粽子却有四个角。
外婆拿过了我的粽子,看了看,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说:乐乐,你第一次包就包得这么好,下次一定会超过我的。
你再包一个试试。
我又拿起一片粽叶,按照刚才的步骤,又包了一个小粽子。
这一次,我很顺利地包好了一个粽子。
最后外婆包了很多大粽子,而我却包了很多小粽子。
粽子煮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小粽子,味道还真不错。
糯米的香软和五花肉的肉香,让我满嘴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