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素质等。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药品质量 合格药品
合格(或)不合格药品
用法用量 正常用法、正常剂 不强调与用法、剂量的
量使用
关系
反应性质 有害且非期望的反 不利的临床事件,部分
应,不可避免
可避免
用药行为 排除了意向性和意 包括药物常规使用、滥
外性用药不当的行 用、误用、故意使用、
为
药物互相作用等
、肺—咳嗽、肺炎、窒息。 ▪ 将胶囊拆开服用:药物的气、味导致恶
心、呕吐、腹痛,或被胃酸破坏。 ▪ 将控释片、缓释片掰开服药:失去控释
对ADR/ADE严重性关注不足
药害威胁遍及全球 2002年10月WHO 药品安全会议通报提出: 在欧洲,所有住院病人中有15%是药物不良 事件(选药不当、剂量不当、药品质量低劣) 而住院。
美国
1966-1996年30年积累的电子数据库中 ,入选39份前瞻性研究的汇总分析,住院 病人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响占6.7%、致 死的不良反响占0.32%,药物致死占社会 人口死亡的第4位〔均值〕或第6位〔下限 〕,占社会人口的1/2200。
▪ 以美国药监水平,死于ADR人数为社会人 口的1/2200推算,我国应为59万人/年, 加上ADR:ADE=6:4,ADE致死人数约23.6 万。再加上治疗缺乏,误诊,漏诊及该用 药而未用药的病死人数,WHO指出全球病 人中,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对我国应该认 为大致符合真相。
药物不良反响分类
▪ 反响是否符合该药的不良反响类型? ▪ 停药或减量后,反响/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响/事
件? ▪ 反响/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
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
1234 5
肯定
+ +++—
很可能
+ + +?—
可能
+ — ±? ? ±?
可能无关 — — ±? ? ±?
《用药指导》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主要内容
1、合理用药原那么 2、TDM 3、药物不良反响监测 4、用药方法 5、高血压用药问题 6、抗菌药用药问题
一、合理用药原那么
平安 有效 经济 适当
二、治疗药物监测
1600~
疗效或 中毒
镇痛
抗风湿 抗炎
轻度中毒 致死
靶器官药浓度与血药浓度的动态平衡 地戈辛 血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心肌浓度=1:40~50
哪些情况,哪些药物需要TDM
(1) 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 (2) 常量有毒性,诊断处理过量中毒。 (3) 疑心患者药物中毒 (4) 同一剂量有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 (5) 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药 (6) 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 个体差异很大〔遗传因素〕 患者低血浆蛋白,需要测定血游离药 (9) 肝肾功能不全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
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时;胃 肠道功能不良口服某些药物时。 (10) 长期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
采血时间和方法
(1)多剂量达稳态后,在下一次给药前采样,其浓 度接近谷浓度,称偏谷浓度
(2)设计给药方案,须按照要求采血 (3)疑心中毒反响或急救时,随时采血
本卷须知: (1)准确记录 (2)立即送检 (3)试管不可随意代用
药物不良反响预防原那么
1、熟悉并向患者说明药物不良反响; 2、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3、把握皮试及禁忌关; 4、掌握药物适应症、剂量;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6、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及,及时调整剂量或
更换药物。
四、给药方法
1、错误的口服用药方法
▪ 干吞强咽药物:损伤食道粘膜、出血。 ▪ 躺在床上服药:局部药物滞留食道。 ▪ 捏鼻子服药:小儿呛药入气管、支气管
与剂量关系 可预见性 发生率 死亡率 肝、肾功能障碍 预防 治疗 临床表现
A型
B型
相关
无关
可
不可
高 低 毒性增加 调整剂量 调整剂量
低 高 无影响 避免使用 停用
副作用、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
继发作用、后遗作用、 应、致畸、致癌、致
撤药反应
突变
药物不良反响的识别
▪ 用药与不良反响/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 系?
▪ 我国的ADR致死人数估计过低
▪ 朱永珙教授〔1991〕曾估算我国每年死于 ADR人数至少19.2万。
▪ 因为, 5000万人/年入院者含5%因ADR而 入院〔250万人/年〕。
▪ ADR中,重症占20%〔50万人/年〕
▪ 重症ADR死亡率38.42%〔19.2万人/年〕
▪ 以上统计未包括住院中发生ADR及门诊 ADR,还有自我药疗发生ADR的人数,也不含 不合理用药引起ADE的人数…
药物不良反响概念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 中心
药物不良反响是指在疾 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 人承受正常剂量药物时 出现的有害且非期望的 反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 〔SFDA〕
药物不良反响是指合格 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 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 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变态反响 、继发反响、特异性遗
关于血药浓度的解释
1.年龄 2.体重、身高 体重与药量药动学参数的关系 3.合并用药 4.剂量、服药时间、采血时间 5.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含量 还须考虑下述因素: 1.浓度范围在具体情况下可能发生变化〔长期服药
〕 2.依从性 3.疾病的影响 4.合并用药的影响〔酶促或酶抑〕
三、药物不良反响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 测定血液或体液药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评价 与指导。
同一药物,不同疗效、毒性的因素:
个体差异 药物差异 疾病状况 合并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水杨酸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性关系
血药浓度 50~100 >250 350~400 550~850 μg/ml
因果关系 有因果关系
未必有因果关系
风险责任 不属医疗纠纷
部分属医疗纠纷
药源性疾病
▪ 又称药物诱发的疾病,简称“药物病〞 ▪ 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或治疗用药过程
中,因药物本身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响,致使机体某 一或某些器官或某一或某些组织产生功能 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病症和体征 。 ▪ 药源性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产生的 急性中毒。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药品质量 合格药品
合格(或)不合格药品
用法用量 正常用法、正常剂 不强调与用法、剂量的
量使用
关系
反应性质 有害且非期望的反 不利的临床事件,部分
应,不可避免
可避免
用药行为 排除了意向性和意 包括药物常规使用、滥
外性用药不当的行 用、误用、故意使用、
为
药物互相作用等
、肺—咳嗽、肺炎、窒息。 ▪ 将胶囊拆开服用:药物的气、味导致恶
心、呕吐、腹痛,或被胃酸破坏。 ▪ 将控释片、缓释片掰开服药:失去控释
对ADR/ADE严重性关注不足
药害威胁遍及全球 2002年10月WHO 药品安全会议通报提出: 在欧洲,所有住院病人中有15%是药物不良 事件(选药不当、剂量不当、药品质量低劣) 而住院。
美国
1966-1996年30年积累的电子数据库中 ,入选39份前瞻性研究的汇总分析,住院 病人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响占6.7%、致 死的不良反响占0.32%,药物致死占社会 人口死亡的第4位〔均值〕或第6位〔下限 〕,占社会人口的1/2200。
▪ 以美国药监水平,死于ADR人数为社会人 口的1/2200推算,我国应为59万人/年, 加上ADR:ADE=6:4,ADE致死人数约23.6 万。再加上治疗缺乏,误诊,漏诊及该用 药而未用药的病死人数,WHO指出全球病 人中,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对我国应该认 为大致符合真相。
药物不良反响分类
▪ 反响是否符合该药的不良反响类型? ▪ 停药或减量后,反响/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响/事
件? ▪ 反响/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
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
1234 5
肯定
+ +++—
很可能
+ + +?—
可能
+ — ±? ? ±?
可能无关 — — ±? ? ±?
《用药指导》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主要内容
1、合理用药原那么 2、TDM 3、药物不良反响监测 4、用药方法 5、高血压用药问题 6、抗菌药用药问题
一、合理用药原那么
平安 有效 经济 适当
二、治疗药物监测
1600~
疗效或 中毒
镇痛
抗风湿 抗炎
轻度中毒 致死
靶器官药浓度与血药浓度的动态平衡 地戈辛 血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心肌浓度=1:40~50
哪些情况,哪些药物需要TDM
(1) 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 (2) 常量有毒性,诊断处理过量中毒。 (3) 疑心患者药物中毒 (4) 同一剂量有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 (5) 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药 (6) 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 个体差异很大〔遗传因素〕 患者低血浆蛋白,需要测定血游离药 (9) 肝肾功能不全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
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时;胃 肠道功能不良口服某些药物时。 (10) 长期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
采血时间和方法
(1)多剂量达稳态后,在下一次给药前采样,其浓 度接近谷浓度,称偏谷浓度
(2)设计给药方案,须按照要求采血 (3)疑心中毒反响或急救时,随时采血
本卷须知: (1)准确记录 (2)立即送检 (3)试管不可随意代用
药物不良反响预防原那么
1、熟悉并向患者说明药物不良反响; 2、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史、过敏史; 3、把握皮试及禁忌关; 4、掌握药物适应症、剂量;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6、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及,及时调整剂量或
更换药物。
四、给药方法
1、错误的口服用药方法
▪ 干吞强咽药物:损伤食道粘膜、出血。 ▪ 躺在床上服药:局部药物滞留食道。 ▪ 捏鼻子服药:小儿呛药入气管、支气管
与剂量关系 可预见性 发生率 死亡率 肝、肾功能障碍 预防 治疗 临床表现
A型
B型
相关
无关
可
不可
高 低 毒性增加 调整剂量 调整剂量
低 高 无影响 避免使用 停用
副作用、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
继发作用、后遗作用、 应、致畸、致癌、致
撤药反应
突变
药物不良反响的识别
▪ 用药与不良反响/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 系?
▪ 我国的ADR致死人数估计过低
▪ 朱永珙教授〔1991〕曾估算我国每年死于 ADR人数至少19.2万。
▪ 因为, 5000万人/年入院者含5%因ADR而 入院〔250万人/年〕。
▪ ADR中,重症占20%〔50万人/年〕
▪ 重症ADR死亡率38.42%〔19.2万人/年〕
▪ 以上统计未包括住院中发生ADR及门诊 ADR,还有自我药疗发生ADR的人数,也不含 不合理用药引起ADE的人数…
药物不良反响概念
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 中心
药物不良反响是指在疾 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 人承受正常剂量药物时 出现的有害且非期望的 反响。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 〔SFDA〕
药物不良反响是指合格 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 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 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变态反响 、继发反响、特异性遗
关于血药浓度的解释
1.年龄 2.体重、身高 体重与药量药动学参数的关系 3.合并用药 4.剂量、服药时间、采血时间 5.病史、用药史、诊断、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含量 还须考虑下述因素: 1.浓度范围在具体情况下可能发生变化〔长期服药
〕 2.依从性 3.疾病的影响 4.合并用药的影响〔酶促或酶抑〕
三、药物不良反响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 测定血液或体液药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评价 与指导。
同一药物,不同疗效、毒性的因素:
个体差异 药物差异 疾病状况 合并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水杨酸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性关系
血药浓度 50~100 >250 350~400 550~850 μg/ml
因果关系 有因果关系
未必有因果关系
风险责任 不属医疗纠纷
部分属医疗纠纷
药源性疾病
▪ 又称药物诱发的疾病,简称“药物病〞 ▪ 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或治疗用药过程
中,因药物本身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响,致使机体某 一或某些器官或某一或某些组织产生功能 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病症和体征 。 ▪ 药源性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产生的 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