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hmin 因子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74期53
投稿邮箱:zuixinyixue@
·临床研究·
Stathmin 因子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顾春斌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0 引言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Stathmin 因子在3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推测实验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某些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收集近一年射阳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并经病理证实为胃腺癌标本共计30例。

每一例标本包含癌旁3 cm 正常组织作为与癌组织的对照。

癌旁对照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正常的癌旁组织。

各个标本均经两名以上有经验病理科医师确诊。

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其中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各10例,而不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发生部位。

1.2 结果判定。

免疫组化检测Stathmin 阳性细胞染色定位于细胞质,以胞质中有淡黄色、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者为染色阳性。

定义判定标准如下:将每张完整切片在高倍镜下随机观察10个视野,并采用较为准确的双评分半定量法对阳性细胞的染色深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判断,其中染色深度的评分方法是未见染色定为0分,轻度染色定为1分,中度染色定为2分,出现深度染色则定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率的评分方法是,若细胞着色百分比﹤5%为0分,细胞着色百分比在5%-25%为1分,细胞着色在26%-50%为2分,出现51%-75%细胞着色为3分,倘有﹥75%细胞着色则定为4分,最后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和染色强度计分之和所得总分进行结果判定。

判定标准:计分的分数在0-1分定义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5分为阳性(++),﹥6分为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取检验水准α=0.05,计数资料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来进行数据的统计检验,并且以概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 大于或等于0.05则认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tathmin 蛋白在低分化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按前述评判标准,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若某细胞胞浆内出现棕褐色颗粒则为阳性细胞。

按前述方法确定Stathmin
据可得为80.0%,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偏低,为50.0%,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比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tathmin 表达强度,可得出结论,两组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146,P >0.05)。

2.2 中分化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 蛋白的表达。

光学显微镜观察,胞浆内出现棕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

按前
实验数据表明,Stathmin 在中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低分化癌组织低,为60.0%,且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比低分化癌旁正常组织低,为30.0%,同样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中的Stathmin 阳性表达强度,发现在中分化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比较中,其差异同样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150,P >0.05)。

2.3 高分化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 蛋白的表达。

光学显微镜观察,胞浆内出现棕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

按前述方法确定Stathmin 阳性强度,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3。

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分化的这一组数据中,Stathmin 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最低,为20.0%,并且在癌旁正常组织

要:目的 探讨小样本数目为30例的胃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Stathmin 因子的阳性表达率,以及其阳性表达而反映出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从而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寻找新的指标。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Stathmin 因子在3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推测实验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的某些关系。

结果 Stathmin 蛋白在分化程度较低的胃癌组织,即高度恶性的胃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在中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

经Fisher 确切概率法P >0.05,取α=0.05检验水准,Stathmin 因子在各级别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Stathm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一定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存在联系,单就实验标本的肿瘤分化程度来看,Stathmin 蛋白在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较高,与肿瘤恶性度呈正相关,但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考虑本实验由于标本数量较小,没有充分的说明性,且实验过程中不免存在人为和技术等各种误差,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另Stathmin 因子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标志物,虽有研究证实其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广泛存在,但在胃癌组织中的研究尚少,本实验数据及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Stathmin 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4.030
本文引用格式:顾春斌.Stathmin 因子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53-5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74
54投稿邮箱:
zuixinyixue@
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比低分化和中分化癌旁组织低,为10.0%。

最后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这一组高分化的癌和癌旁组织中的Stathmin 表达强度,发现概率P =0.79,P>0.05,则说明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对象Stathmin 蛋白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因子,经相关研究证实,Stathmin 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中都有高水平表达[1-2],如白血病、肺癌、肝癌等。

大家熟知的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最多的一种组织学类型是腺癌,大约占到所有组织类型中的90%,因此可以说,胃腺癌是胃癌研究的一类主要组织学对象。

本实验中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腺癌组织中的Stathmin 蛋白呈现一定的阳性表达,根据实验数据,Stathmin 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即分化程度越低,Stathmin 因子表达强度越高,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越明显,但是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但是本实验中样本含量较小,且不排除各种实验误差,在理论性说明上不如大样本具备更强说服力。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Stathmin 蛋白表达在胃腺癌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Stathmin 可能通过促进恶性细胞增殖,发挥其相应的致癌作用。

有研究证实Stathmin 蛋白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预后、治疗转归密切相关。

一项在宫颈癌的研究中发现[3],Stathmin 的阳性表达率相当的高,竟达到81.1%(120/148),且Stathmin 的表达直接与某些研究因素相关,如淋巴结、血行转移,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生存时间。

也有研究发现,Stathmin 与胃癌TNM 分期,淋巴结及血道转移相关。

但是关于Stathmin 的研究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某些理论还难有真实完善的立论依据,例如有研究表明Stathmin 蛋白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没有明确的相关性,这种蛋白或许只是参与了肿瘤的发展。

一项在乳腺癌的研究中发现,Stathmin 蛋白的阳性表达确实很高,但其表达与乳腺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明显相关。

另外,一项对大肠癌的队列研究也显示,Stathmin 与患者的生存率无关。

另外也有在食管癌和大肠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均显示Stathmin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特征之间无明确关系。

这些结果提示,在各种不同种类的肿瘤中,虽然都有Stathmin 的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但并非都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一致,因此也提示我们,对于Stathmin 蛋白能不能作为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 高萍,林芳.stathmin 基因SiRNA 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J].现代肿瘤医学,2006(02):210-212.
[2] 张志伟,师建国,闫露,等.Stathmin 基因反义核酸对人肝癌细胞
系的生长抑制作用[J].肿瘤防治杂志,2004(04):372-374.[3] 曹兰琴,林秋华,黎欣,等.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CEl 影响的
蛋白质组学[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6):512-517.
(上接第50页)
0复时间,发生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机率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对比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 <0.05,说明研究组制定的手术方案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还可加速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另外,通过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得出,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6.67%高于研究组的6.67%,P <0.05,再次验证研究组手术方法安全可靠,能使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保证手术疗效,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与杨永成[5]研究结论一致。

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如下:其一、符合医学美术要求。

腹腔镜术式具有微创性,术后切口较小,能使患者对自身身体的要求得到满足;其二、减少误诊。

腹腔镜阑尾切除诊断时,术野清晰,能避免出现误诊,可保证手术操作的精准度。

其三、恢复更快。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无需广泛剥离软组织,通过腹腔镜的辅助作用,能保
证精细操作,对脏器与腹腔组织干扰小,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加速痊愈。

总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运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建议深入普及。

参考文献
[1] 杜嘉原,汪富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术
后并发症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2):179-182+207.[2] 林桂宇,刘美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
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3):108-110.
[3] 曾玉斌,方琼.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阑尾炎
的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4):497-498.
[4] 姚雄,付成龙,鲁晓华,等.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
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76+78.
[5] 杨永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
比[J].中国农村卫生,2018(18):9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