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高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高桥中学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含解
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4年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
但“认知地图”的概念,究竟如何在大脑内形成,还需要探索。
这说明()
①科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生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科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A
2.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时常讲这样一句话:“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
这句话体现了
A.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D.人可以适当地脱离实际
参考答案:
C
3. 每推进一项改革,往往涉及多方的利益调整;每化解一种矛盾,很可能要触及许多其他矛盾。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
B.矛盾存在的特殊性
C.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D
4. 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包容性
D.一脉相承
参考答案:
C
5. 生活在长江领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2009年4月,我国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
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参考答案:
B
6. 一天,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第一次参加对村委会主任的投票。
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
这种选举方式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参考答案:
A
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8.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额猛增,并以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表明()
A.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龙头产业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我们鼓励支持一切文化产业的发展
D.网络游戏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参考答案:
B
9.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由此可见( )
A.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C.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参考答案:
D
11. 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
这就是说( )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A
12. 2011年10月11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认为,纪念辛亥革命要继承发扬民族精神。
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3.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从政体结构看,两国存在差异的主要表现
是
①两国议会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②两国的元首具有的权力不同
③两国的政党制度不同④两国行政机关的首脑权力不同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14. 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道德②教育③艺术④法规⑤制度⑥信念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B
1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一篇新闻述评认为,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选择。
这表明
①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③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④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
C
16. 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A
17. 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乙商品与丙商品是互补商品。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的是()
①生产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生产丙商品的成本增加③乙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④丙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参考答案:
C
18.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参考答案:
B
19. .根据经济生活知识,下列选项中成反比的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B.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
C.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D.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
参考答案:
A
20. 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沉思
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
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
参考答案:
B
21. 当前,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践行绿色消费原则。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可持续性消
费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
参考答案:
B
22. 只需一个按钮,家里的空调、热水器就可启动迎接您的到来;家里房门刚打开一条缝,您马上就会收到短信:有人进您家了……这些科幻电影里的场面如今成为现实,物联网充分应用新一代IT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条件性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B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①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④说法错误;这些科幻电影里的场面如今成为现实,体现了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它是()
A.源于实践的科学
B.认识世界的科学
C.改造世界的科学
D.变化发展的科学
参考答案:
C
24.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
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B
25.
参考答案:
C
略
26.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在收入分配中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B.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C.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D.分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参考答案:
C
27. 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
这段材料说明: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C
28.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注意吸收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B必须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C要注意用先进民族的文化逐步替代本民族文化
D要注意运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去影响教育其他民族
参考答案:
B
二、材料论述题(共3题,共44分)
29.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
识。
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13分)
参考答案:
分析: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
(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
(3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
(3分)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分)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分)
[评分说明]须准确展开原理,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
30. 材料一 20世纪初,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材料二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办好奥运,办好国庆,无不显示出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至关重要。
(1)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
参考答案:
31. 2013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8周年的日子。
48年来,自治区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藏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出台了不少法规和规定,对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保护,使其重放光彩。
今天,藏族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封闭、停滞状态,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的态势,同时西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被抛弃,藏族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藏族传统优秀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并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
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
参考答案:
(1)解放后西藏文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4分)
(2)一些与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东西被逐步抛弃,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3)“藏族传统优秀文化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体现要努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