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的作用_现代金融学_[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69险就越大,导致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大;而从借者角度看,融资期限越长,使用借入资金经营获得的利润就可能越多,所应支付的利息就应越多。
八、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时约定向存款人支付利息时适用的利率;贷款利率则是发放贷款时约定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所适用的利率。
存贷款利率之间存在一个利差,这个利差就是金融机构弥补业务成本费用并形成合理利润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利率的作用和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利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不仅对宏观经济发挥调节作用,也对微观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聚集和积累资金是利率最主要的作用。
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提高了银行聚集借贷资本的能力,合适的利率可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和社会各阶层闲置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形成巨大的社会资金,通过信贷资金的分配,满足生产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调节借贷资金的供求
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影响着利率的确定,而利率一旦确定后又会对借贷资金供求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当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时,中央银行会调高再贷款或再贴现利率,商业银行在借入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为保持其利润,会同时提高其存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的高低与企业收益率成反比,贷款利率的提高必然使企业收益减少,进而导致企业的投资兴趣减小,贷款规模随之收缩。
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则会使存款增加。
这样,在资金需求减少的同时,资金供给却在增加,从而资金供求就会趋于平衡;当资金供给大于资金需求时,情况则正好相反。
由于利率具有调节借贷资金供求的作用,所以银行总是不失时机地运用利率杠杆,把它作为扩张和收缩借贷资金规模的调节器。
3.调节投资,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只有当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利息率,企业投资才有实际意义。
因此,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自发地引导资金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国。